三棱火针后外用氯碘羟喹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观察

2021-05-26 02:40田忠新李德平纪岩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火针乳膏马拉

田忠新 李德平 纪岩文

1 盐山阜德医院,河北省沧州市 061300;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方式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普遍增多,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马拉色菌毛囊炎往往需要系统治疗,且存在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费用昂贵等问题[2]。本文采用三棱火针后外用氯碘羟喹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在本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经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1周内没用任何外用药物者,1个月内没系统应用任何抗真菌药物者。排除标准:(1)有心脑肝肾等器官严重疾患者,有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者;(2)近期有应用激素者(包括系统应用和外用);(3)对氯碘羟喹乳膏过敏及过敏体质者;(4)精神过于紧张、饥饿、劳累以及大醉者;(5)瘢痕体质者;(6)精神疾病患者;(7)病灶破损、糜烂有渗出者;(8)孕妇及哺乳期者。入组患者均签知情同意书。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26.32±1.62)岁,病程4~14个月,平均病程(4.35±1.54)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6~37岁,平均年龄(26.15±1.61)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4.46±1.4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前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皮损处直接涂抹氯碘羟喹乳膏(珂艾林,生产企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3次/d,连续4周。

1.2.2 实验组:术前准备:操作者双手及患处皮损常规碘伏消毒1次。取小号三棱针1根,用持针器或血管钳夹持,在酒精灯外焰燃烧,从针体至针尖烧透变通红或发白时,迅速点刺毛囊炎尖端脓疱,深度约1mm(感觉至毛囊基底即可),刺入迅疾拔出,每次烧红针尖可以点刺约2~3个皮损,按此操作至所有皮损都治疗完毕。然后皮损处再碘伏消毒1次,待碘伏晾干涂抹氯碘羟喹乳膏1次。嘱患者回家继续自行涂抹药膏,3次/d,连续4周。三棱火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嘱患者24h内禁止出汗及沾水以免感染。

1.2.3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宣教:嘱其避免滥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清淡、作息规律、保证休息、心态乐观。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疗效:所有患者治疗2周和4周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疗效分4个级别: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痊愈:皮疹症状完全消失,真菌镜检为阴性;显效:皮疹消退范围70%以上,真菌镜检为阴性;好转:皮疹消退范围为30%~70%,真菌镜检仍显示阳性;无效:皮疹无消退或加重,且真菌镜检为阳性。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有1例出现轻度皮肤红肿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在三棱针火针治疗过程中,对疼痛均能耐受。对照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损害,多累及中青年,好发于颈部、前胸、肩背等部位[3]。马拉色菌是皮肤正常菌群之一,皮肤表面以及毛囊里均存在,属于共生菌群,只有在特殊的条件,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局部多汗、潮湿闷热、皮肤油腻、免疫力低下等才会出现过度繁殖进而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一般无明显感觉,部分患者可有瘙痒、灼热或刺痛感,出汗后会更明显。该病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寻常痤疮、细菌性毛囊炎等病[4]。马拉色菌可引起多种皮肤病,常见的有脂溢性皮炎、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异位性皮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瘢痕疙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马拉色菌位于毛囊漏斗部,侵犯毛囊部位较深,抗真菌药膏不易达到治病的相应深度,因此单纯外用抗真菌药物效果较差[5]。本文旨在探索一种非系统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有效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马拉色菌毛囊炎属于“肺风粉刺”范畴,肺为娇脏,在体合皮,其华在毛,通于卫气,主一身之表,故治疗时要注意调节肺气和卫气,既要注重局部治疗又要重视整体调节。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燔针”“粹针”,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疗法的作用机理可概括为借火助阳、开门祛邪及以热引热。火热之力直达病所,助人体阳气以祛邪散结[6]。三棱火针属于火针的一种,其集三棱针、针刺和艾灸三大优势于一体。三棱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能够完全使马拉色菌的生物酶活性丧失、造就超高温的环境温度而达到杀灭马拉色菌的目的。三棱火针能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重新恢复,促进慢性炎症吸收。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发病部位是毛囊漏斗部,亦是大多皮脂腺的开口位置,火针浅刺即可到达该部位,能够达到治疗所需的深度。火针治疗后,皮损部位干燥结痂,可改善毛囊局部的油腻环境,从而改善病情[6]。三棱火针较毫火针粗、温度高,治疗时毛囊开口相对较大,利于毛囊角栓排出,利于病毒被杀死及排出体外,同时减轻了毛囊导管阻塞,减轻了毛囊及其周围的炎症。由于三棱火针较毫火针粗,所以散热较慢,可以使针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烧针一次可以治疗数个皮损,便于操作,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三棱火针可以引导抗真菌药物直达病灶深处,发挥药物应有的治疗作用。

火针操作时注意以下事项:(1)针刺部位与体位:针刺部位主要指病灶局部。嘱患者取舒适体位,不要随意改动,因为火针是一个速进疾出的操作,突然变动体位导致针刺部位改变,对健康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消毒:①术者双手消毒:以流动肥皂水冲洗双手两遍后以75%酒精或碘伏消毒一遍。②针刺部位皮肤消毒:定位后,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两遍。③火针针具消毒:选一次性小号三棱针一根,点燃酒精灯,从根部延针体到针尖连续移动烧红,对针具进行操作前消毒。(3)烧针:针烧至通红再操作,《针灸大成·火针》曰:“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操作者左手持酒精灯(灯内酒精装1/3以下即可),点火后尽量靠近所需针刺部位,右手握笔式持针,针尖及针体前部与火焰成锐角在外焰上加热。由于针体过热,可用持针器或血管钳夹持三棱针,以免烫伤。(4)进针:“针有深浅,烙有割熨”为火针针法的高度概括。烧针完成后,手腕用力迅速点刺病灶部位。进针深度需要依赖疾病皮损特点决定,过深则破坏正常组织,过浅则未达病灶处。《针灸大成·火针》中提到“切忌大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7]。

氯碘羟喹乳膏化学名是5-氯-7-碘-8-羟基喹啉,为卤代-8羟喹啉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为局部外用药,可有效杀灭真菌及细菌,另外还有消毒、防腐、促进肉芽组织新生、修复上皮等作用[8]。氯碘羟喹可能通过干扰酵母—菌丝转换,抑制生物膜,干扰能量代谢和金属离子稳态而发挥抗菌作用。氯碘羟喹在三棱火针的引导下直达病所,且二者皆有杀真菌作用,相互协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由于胸背部是本病及瘢痕疙瘩好发部位,三棱火针是有创操作,有继发感染导致瘢痕疙瘩之可能,氯碘羟喹的杀灭细菌作用,能明显减少此不良反应。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4周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时间和次数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总之,三棱火针和氯碘羟喹乳膏联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既没有系统用药的副作用,又不用高昂的费用。此法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安全经济,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火针乳膏马拉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谜地(小说)
行星偏爱未知的引力(诗歌)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