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豉翘清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及对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1-05-26 02:40李桂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毛细亚群支气管炎

李桂云 赵 柳

江苏省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22130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引起,2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冬春季节高发,喘憋、肺部哮鸣音是其最为重要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口服中药制剂,近年来其在病毒感染中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而且兼具免疫调节作用[1]。我院儿科2017年7月—2019年6月应用小儿豉翘清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2];(2)首次发病;(3)入院时病程<48h。排除标准:(1)合并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中毒性脑病或肝、肾脏器功能严重障碍之一;(2)入治疗前使用过皮质激素治疗;(3)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病史。随机将所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5个月~2岁,平均年龄(0.41±0.32)岁;平均病程(1.12±0.80)d。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2个月~2.5岁,平均年龄(0.45±0.39)岁;平均病程(1.21±0.77)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相关治疗方案告诉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呼吸道管理、退热、氧疗、盐酸氨溴索及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并予α-1b干扰素3万U/(kg·d)加生理盐水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10min,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同贝,国药准字Z20050154,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3岁:2g/次;4~6岁:4g/次;3次/d。

1.3 疗效观察

1.3.1 呼吸功能评分:包括呼吸频率、紫绀、哮鸣音、三凹征四项指标(见表1),分别赋值0~3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患儿呼吸功能评分,分值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重。呼吸功能评分分别由两名主治以上医师独立进行(取平均值),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3d、7d评分记录;评分时除外体温、哭闹和体位因素的干扰[3]。

表1 呼吸功能评分标准

1.3.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治疗7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发热、咳嗽、气促、憋喘)消失;有效:治疗7 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无效:治疗7 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患儿例数]×100%。

1.3.3 T淋巴细胞亚群:在治疗前、治疗后3d、7d分别抽取患儿清晨空腹血2ml,应用离心机离心,留取血清待检,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8+、CD4+)。

2 结果

2.1 临床呼吸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临床呼吸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3d、7d观察组临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表分)

2.2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后3d、7d两组患儿 CD4+/CD8+、CD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升高(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D4+/CD8+、CD4+水平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 05),见表3。

表3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2.3 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P=0.037 2<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其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另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亦为致病源,临床表现大多为喘憋、呼吸急促等症状,区别于一般的气管或支气管炎,病变部位主要在小气道,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对毛细支气管造成阻塞,平滑肌发生痉挛收缩,致小气道的通气阻力明显增加,致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血气分析异常[5],部分重症患儿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或其他脏器损伤而转入重症监护室。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童龄大多在2 岁半以下,多数患儿为2~8个月小儿,由于婴幼儿成长发育、免疫系统不成熟,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失调表现[6]。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 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儿童,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T细胞比值则均高于正常儿童,而 T 细胞亚群的分布与机体的免疫 平衡密切相关,提示T 细胞的异常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 RSV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7]。

目前临床毛细支气管炎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施以吸氧、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的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而临床采用较多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是利巴韦林,由于婴幼儿各器官功能不成熟,易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或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不容忽视[8]。干扰素α-1b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雾化气泵驱动产生细小的微颗粒,可直达毛细支气管,覆盖呼吸道黏膜表面,增强呼吸道屏障功能、发挥抗病毒[9],局部用药,全身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行[10]。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是中成药制剂,组成有: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炒栀子、厚朴、黄芩、甘草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主要成分是连翘酯苷,对金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具有抑制作用[11]。黄芩、薄荷、厚朴、甘草等提取物能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和促炎因子产生,从而达到其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对呼吸道病毒及手足口等肠道病毒均具有较好效果[12-14]。本文结果显示,两者连用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3d、7d时间点上观察组临床呼吸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在3d、7d时间点上CD4+/CD8+、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呼吸功能评分改善一致,说明在小儿豉翘清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更有效地调解T细胞亚群,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效果,改善临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方便,患儿依从性较好,也弥补了干扰素单一用药的缺陷,两者联合可以更为有效地增强临床效果,同时也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毛细亚群支气管炎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