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FIB及DD对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分析

2021-05-26 02:4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纤溶血栓研究组

赵 勇

天津红桥医院检验科,天津市 301131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的重要疾病,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恶性肿瘤常存在高凝、纤溶亢进等凝血功能异常,促进患者病情进展、转移。有数据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恶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2],故如何早期预测血栓风险、早期预防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FIB、DD的检测常作为评估凝血、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真实、全部的反映凝血功能[3-4]。而TEG利用检测的图像动态描述整个凝血过程,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估患者凝血因子变化、血小板功能、纤溶功能等,并与常规凝血功能存在良好的相关性[5-6]。本文选取20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探讨TEG、FIB、DD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05例(其中包括肿瘤复发者104例,缓解者10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5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118例,女8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6.95±7.22)岁。研究组中肿瘤复发组男56例,女4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7.13±7.45)岁,肺癌45例,消化道肿瘤33例,内分泌肿瘤15例,其他11例;肿瘤缓解组男54例,女4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88±7.51)岁,肺癌46例,消化道肿瘤31例,内分泌肿瘤14例,其他10例。所有参与本观察的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本观察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完善TEG、FIB、DD检查。(1)采用黏度法检测并记录TEG各项指标值,其中包括R值(凝血反应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时间)、Angle角(凝血形成速率)、MA值(最大振幅状态)、CI值(凝血指数);(2)采用阈值法检测并记录FIB值;(3)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记录DD值。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R值、K值水平低于对照组,Angle角、MA值、CI值、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2.2 研究组、对照组间各指标异常率比较 研究组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FIB、DD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对照组间各指标异常率比较[n(%)]

2.3 肿瘤复发组、肿瘤缓解组、对照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肿瘤复发组R值、K值水平低于肿瘤缓解组、对照组,且肿瘤缓解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组Angle角、MA值、CI值、FIB、DD水平均高于肿瘤缓解组、对照组,且肿瘤缓解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肿瘤复发组、肿瘤缓解组、对照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内分泌系统肿瘤为临床发病率高的肿瘤,且肿瘤患者极大比例的出现凝血功能异常[7]。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考虑与肿瘤细胞诱导机体促凝因子产生有关,从而导致机体纤溶亢进,进一步明显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一旦形成将随时危及生命[8]。FIB、DD为纤溶功能、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准确检测可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但其水平易受众多外界因素、疾病的干扰,而无法完整的体现凝血功能状况,具有一定的缺陷。而TEG的检测可动态描述整个凝血过程,并有计算机系统绘制成图像,对凝血功能、纤溶系统可清晰显示,很好地反映机体凝血功能[9]。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凝血功能的检测。本文中选择TEG、FIB、DD监测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以探讨其有效性。

TFG检测包括众多的指标,分别反映凝血过程中的不同结局。R值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K值常表示纤溶功能,Angle角提示血凝块的生成速度,MA值常表示血小板功能及数量,CI值亦表示继发性纤溶功能。同时检测DD反映继发性纤溶功能及凝血酶水平,FIB代表纤溶系统活性。本文结果中,研究组R值、K值水平低于对照组,Angle角、MA值、CI值、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FIB、DD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存在纤溶亢进、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及数值提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国内杜秀娟等[10]对2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并进行TEG、FIB、DD检测,亦发现类似的结果。曾覃平等[11]研究选择45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TEG筛查,结果发现肺癌患者TEG指标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提示肺癌患者机体存在高凝状态。

本文结果还发现,肿瘤复发组R值、K值水平低于肿瘤缓解组、对照组,且肿瘤缓解组低于对照组;肿瘤复发组Angle角、MA值、CI值、FIB、DD水平均高于肿瘤缓解组、对照组,且肿瘤缓解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恶性肿瘤经积极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患者,其机体的高凝状态可得到一定的改善。与国内马平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由此可见,针对恶性肿瘤患者有效地手术、放化疗,可缓解病情,并能改善机体高凝状态,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血栓的风险。故早期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TEG、FIB、DD筛查,可提高患者凝血功能的诊断价值,进行早期干预可最大化的降低血栓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完善TEG、FIB、DD监测临床价值较高,早期进行有效干预可能避免血栓形成,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纤溶血栓研究组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