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K-2 Compact系统检测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分析

2021-05-26 02:40罗欲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克林葡萄球菌霉素

王 芬 罗欲承 游 琨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25700

葡萄球菌广泛的存在自然界中,是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又因克林霉素在组织中较易渗透,所以临床常用林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治疗葡萄球菌的感染[1],由于临床大量地使用这些药物,从而使得林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还时有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的情况发生,所以药敏试验虽然体外敏感但却往往疗效甚微。日常药敏试验又不能同时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所以实验室需另外进行加做“D”试验以检测是否存在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但此方法耗时,故临床亟须一种能缩短药敏检出时间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从2018年1—12月本院住院病人的临床检出标本中分离出81株克林霉素敏感(RS)、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除去同一病人重复分离株),菌株均经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到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检出12株,标本分别来自痰液、血液、伤口分泌物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检出69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5株,溶血葡萄球菌37株,其他种类的葡萄球菌7株。标本来自血液65株,脓液3株,痰液1株。

1.2 仪器及试剂 郑州安图羊血琼脂、MH 琼脂、阳性球菌鉴定卡(GP卡)、阳性球菌药敏卡(AST-GP67卡),VITEK-2 Compact鉴定仪。克林霉素(DA)(2μg/片)纸片、红霉素(E)(15μg/片)纸片购自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质控菌株 ATCC 29213:D试验阳性株。

1.4 鉴定及药敏试验 挑取培养好的分纯菌落用0.45% NaCl稀释液,调浊度为0.5~0.63McF,再吸取280μl加入另一0.45% Nacl溶液管中以备做药敏。两管分别放入GP鉴定卡片AST-GP67药敏卡,放入VITEK-2 Compact鉴定仪中鉴定,仪器的药敏系统设有高级专家系统,如有诱导耐药则在主界面克林霉素一栏处修正为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及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均由VITEK-2 Compact鉴定仪进行的头孢西丁筛查试验所确定。

1.5 D试验 操作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将分纯的菌株用无菌肉汤配成0.5麦氏单位的菌液,用常规的手工药敏方法涂布于MH 琼脂平板上,然后贴上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纸片轻轻按压,两纸片保持15mm的距离,35℃温箱培养18h后读取结果,相邻红霉素一侧的克林霉素抑菌圈出现“截平”现象,形如“D”字为D试验阳性,提示此株诱导耐药阳性,反之则为D试验阴性。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试验结果比较 81株RS葡萄球菌,D试验诱导率为55.6%(45/81),VITEK-2 Compact仪器显示诱导率为54.3%(44/81),两种检测方法比较没有显著差异(χ2=0.012,P>0.0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见表1。

2.2 SA 、CNS 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比较 检出的12株SA中有11株D试验阳性,诱导率为91.7%(11/12)。CNS中有34株D试验阳性,诱导率为49.3%(34/69)。二者诱导型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VITEK-2 Compact仪器法与D试验检测结果

表2 SA 、CNS 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比较

2.3 MRS、MSS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比较 检出的63株MRS中有36株D试验阳性,诱导率57.1%(36/63)。18株MSS中有9株D试验阳性,诱导率50.0%(9/18)。二者诱导耐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RS、MSS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比较

3 讨论

有关文献报道,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耐药机制有2种:一类是泵出机制,另一类是由于核糖体被甲基化后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从而造成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药物耐药[2-3]。它的耐药性表现为持续性和诱导性耐药[4]。 持续性耐药表型表现为对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类药物都耐药,可用常规纸片扩散法检测,而诱导型耐药用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来。

2004年CLSI建议用标准的双纸片法(即D试验)来检测是否有大环内酯类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现象,来报告药敏结果[5-6]。D试验操作相对容易、无须特殊仪器,其结果与有关文献基因分型法有很高的一致性[7],这种检测耐药表型的传统纸片扩散法,虽然易操作,但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菌液浓度、纸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等,尤其是红霉素与克林霉素纸片之间距离的影响,有报道称检测时纸片间隔15mm的距离准确性较高,距离大可出现诱导表型漏检[8-9]。若两纸片间距过大可导致假阴性[10],因此试验时很难把握细微的距离差别。而VITEK-2 Compact仪器法无须考虑这些人为因素对准确性的影响,只要调好仪器要求的菌液浊度范围即可上机操作,简便易行。

本文中81株克林霉素敏感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中有45株表现为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占55.6%(45/81),显示了很高的水平,与有关研究的结果相似[11],提示对葡萄球菌进行克林霉素耐药诱导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比对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的诱导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VITEK-2 Compact系统检测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与D试验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建议在常规工作中用VITEK-2 Compact仪器法代替纸片扩散法检测,使该检测结果可以与常规药敏一同检出。缩短检测时间,及时为临床提供药敏结果。

本文通过对葡萄球菌属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结果的分析显示,RS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耐药率(91.7%)高于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49.3%),这与有关报道相似[12],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伤口、软组织等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3]。而CNS一般为皮肤表面寄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感,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在组织中浓度高易渗透,故临床上常选其作为治疗金葡菌感染的主要药物,这可能是导致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率增高的原因。另外比较MRS与MSS二者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的产生无明显差异,这说明甲氧西林耐药并不影响葡萄球菌诱导型耐药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VTEK-2 Compact全自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比较和分析,表明V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大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本法简便易行,在常规标本检测药敏的同时就能直接看到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结果,平均时间6h,不需附加另外试验,精简了检验流程,缩短了检验时间。为临床提供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克林葡萄球菌霉素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烫不死的细菌
老鼠克林求学记
新年快乐
不倒的陀螺
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