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全科规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

2021-05-26 02:40孙绍武李阳阳张真真王艳丽石泽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规培全科

孙绍武 李阳阳 张真真 张 艳 邢 光 王艳丽 王 雨 石泽民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医患沟通能力是每位全科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医学知识而轻沟通能力的现象[1],为了能让全科规培医生在实践中领悟人文精神,彰显人文关怀,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我院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2],即医方示善、医方倾听、医患交流、医患合作,制定适宜的培训方案,有利于全科医生与患者建立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培养全科规培医师的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提高全科医生自信心,为基层医院培养大批优秀的全科医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在我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规培医生5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26名,男13名,女13名,年龄22~28岁,平均年龄(28.3± 7.3)岁。试验组26名,男10名,女16名,年龄 22~28岁,平均年龄(29.3±6.3)岁。两组规培医生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规培医生均同意本次调查研究。

1.2 方法 进入规培轮转9个月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医患沟通培养,设置医患沟通培养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6次培训,1次/周,1h/次,先通过临床具体案例讲述因医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患矛盾,进行案例分析,再讲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的艺术、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最后通过临床带教时独立接诊病人进行医患沟通的训练。试验组进行医患沟通理论培训时着重进行GLTC医患沟通模式的理论培训,然后采用情景模拟教学与临床案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最后在临床轮转单独接诊患者时加强医方示善、医方倾听、医患交流、医患合作的训练。具体如下:(1)在GLTC医患沟通模式理论培训时,设置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6次培训,1次/周,1h/次,首先讲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什么是GLTC医患沟通模式,再通过临床具体案例讲述因医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患矛盾,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将医方示善、医方倾听、医患交流、医患合作分开具体讲解。结合临床实践巧妙地讲述GLTC的核心要义,医方示善主要强调医生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主动向患者表达善意,同时应尊重患者及家属的反馈,将温暖传递给患者;医方倾听主张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保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听取患者的有效信息,不打断患者诉说,提取重点信息,适时地使用肢体语言及温暖的词汇做出反馈;医患交流是沟通的重要环节,应能灵活地对沟通重点进行及时反馈、采用适当的专业性语言及鼓励性语言等技巧与患者交流;医患合作是指经过充分沟通后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达到共同满意的效果。(2)采用情景模拟教学[3]的方式将GLTC医患沟通模式与临床案例相融合进行系统训练,提前准备8个全科医生常见的典型案例,结合常见难沟通问题,由经验丰富的全科带教老师组成编写小组,经过反复讨论和选择,最终制定典型案例剧本,剧本中详细设定事件背景、地点场景、人物身份、现场气氛、特定语言语气等因素。见表1。(3)规培医生在临床轮转单独接诊患者时反复进行GLTC医患沟通的训练,进行示善、倾听、交流、合作的强化,带教老师给予必要的补充问诊和建议。

1.3 评价指标

1.3.1 规培医生自我评价[4]:评价内容具体见表2。

1.3.2 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采用徐婷等[5]编制的中文版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其优点是在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译和回译,形成中文预测版,再利用Delphi专家讨论法,修改了其中2个条目,构成了符合中国医疗环境的修订版。该量表共11个条目,可分为4个维度,包括基本沟通能力、尊重与同理心、提问问题能力、给出信息能力,评分采用4个等级,0(不可接受)、1(较差)、2(可接受)、3(很好),总分越高越好。在经过培训后,招集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5例,每位规培医生与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接诊病人,拟选3名基地带教老师使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对每位规培医生进行评分,每位规培医生的分数为3名带教老师所打分值的平均值。

表1 具体病例与常见难沟通问题融合安排

表2 两组自我评价等级及具体内容

1.3.3 调查问卷及量表情况:对规培医生说明本研究目的,所有规培医生均同意本次调查,所有调查问卷及量表均由研究人员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发放的调查问卷和量表共208份,其中包括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156份、规培医生自我评价量表5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2 结果

2.1 两组规培医生自我评价结果比较 通过该培养方案的实施,试验组自我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8,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规培医生自我评价结果比较[n(%)]

2.2 两组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医患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两组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结果比较分)

3 讨论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的健康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连续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服务融为一体[6]。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应具备综合的知识储备、崇高的人文素质、超群的医患沟通能力。邵建文等[7]就中外医患沟通模式中医学与人文要素及融合进行了研究,其中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适用性和可应用性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刘玉荣等[2]指出,将GLTC医患沟通模式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其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本文将GLTC医患沟通模式引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训后应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基本沟通能力、尊重与同理心、提问能力、给出信息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全科规培医师自我评价优良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在GLTC医患沟通模式的理论培训后,使用与具体临床案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临床模拟教学,提高了规培医生对临床常见难沟通问题的解决能力,由此可见,通过GLTC医患沟通模式培养后,全科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和自信心均有所提升。

研究表明,进行GLTC医患沟通模式培训的全科规培医师更加注重非语言沟通的运用,善于与患者进行目光接触。此外,对患者的同理心感受更加准确,对问题的敏感性把握更加灵活。GLTC医患沟通模式强调的是人文与医学相融合,将其引入全科规培医生的教学中,既有利于带教老师规范自己的沟通行为,也有利于全面培养规培医师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提高全科规培医生的自信心,和谐医患关系。因此,在培养全科医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临床理论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医患沟通等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规培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规培医师教学中应用EBM联合PBL的效果分析
岗位胜任力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表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