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小学一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2021-05-26 05:18范鸣轩
考试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一年级小学德育

范鸣轩

摘 要: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不断扩大规模以及乡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结合部这一大中城市边缘区段与乡村之间的结合区域开始设置更多的中小学学校。文章从德育教育队伍质量偏低、城乡文化差异、互联网时代小学道德教育的挑战三个方面分析城乡结合部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小学思想教育;一年级

一、 引言

当前德育教育研究领域中,尽管小学德育研究的成果很多,但针对城乡结合部,特别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德育的研究并不多见。小学阶段是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这一阶段教育的核心。

二、 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德育教育队伍质量偏低

改革开放后,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短时间内人们的经济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教育问题却尚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激增,但师资力量尚未跟上快速发展的脚步,部分思政教师为下岗工人、退休教师,学历和自身素质较低,并且教育观念落后,甚至存在一些变相体罚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家长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家长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小农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学生家长缺少城市中的公民意识,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家庭教育与思想道德方面的良性表率与引导。加之很多家长双双进城务工,留守儿童问题也较为突出。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空巢老人生活一起,空巢老人本身所形成的一些长期不良行为也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不好的影响,再加上这些空巢老人往往难以跟上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从而造成的隔代教育问题也会突显。长此以往,如不加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难以有效纠正,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城乡文化差异提升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难度

城乡结合部往往位于乡村与城市之间,往往会承受来自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双重洗礼,两种文化也在此地产生冲突与融合,这是城乡结合部所特有的文化現象。但这一文化交融会导致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思想意识上的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教育观念以及环保观念等方面。以教育观念为例,城市居民已经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并且在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往往对于学校教育的依赖性也较强。上述一系列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道德教育的障碍。

(三)互联网时代为小学道德教育带来挑战

互联网的兴起虽然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但网络空间中的不健康信息容易对小学生,特别是对于来自城乡结合部的,缺少家庭基本教育,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一年级小学生容易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尤以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突出。例如,近几年在小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的“王者荣耀”“极地求生”等网络游戏,游戏中充斥着大量不文明用语和穿着暴露的游戏形象,严重影响着广大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德育教育带来挑战。

三、 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革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

1. 通过自然课程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目前,部分小学生往往会对周围的生命熟视无睹,普遍缺乏对于生命情感的体验与感恩教育,学校可以依据国家教育政策,积极开展自然类的研学教育,利用自身靠近田野、山林的地理位置优势,安排一系列自然课程(例如手绘笔记、植物拼贴等),让刚刚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建立亲近自然,从自然中学习成长的德育方式。例如,开展围绕“我身边的花花世界”为主题的自然趣味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花草等植物拼贴成各种图案,并进行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创作内容。学校还可以邀请本地知名的植物学专家进校开展讲座,为学生们讲解植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学会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2. 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德育教材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坚持,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与家长的特点,研发适合于本校学生与家长的《一年级学生道德教育课本》与《家长必读手册》等德育教材。其中,《一年级学生道德教育课本》中可以包括:礼貌用语、文明用餐、排队礼仪、团结友爱、热爱劳动、文明如厕、安全回家等内容。而《家长必读手册》中可以包括:校园漫步、一年级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家庭教育的五部曲——准备、培养、分享、启迪以及积累等内容。以此积极吸纳家长这一重要教育力量,使得城乡结合部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学生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壮大德育的教育队伍,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利用少年宫和文化节活动消除网络游戏带来的隐患

针对部分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一现象,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少年宫合作,在少年宫志愿者以及本校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例如象棋、曲艺、围棋、武术、足球、轮滑等活动项目,特别是带领学生参加地方特色曲艺活动(包括相声、双簧、快板等),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城乡结合部的其他小学合作,共同举办适合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种类丰富的文化节活动,主题设置可以包括艺术、科技、读书、表演,以及体育、音乐等等。其中,体育文化节可以适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树立并强化体育积极的拼搏精神。艺术文化节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培养高尚情操。科技文化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固有思维的制约。学生通过参加少年宫的活动,准备并提交相关文化节的参赛作品,并以此鼓励自信心,以及提升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逐渐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一年级小学德育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