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2021-06-08 01:26陈杰洪玲欧冬秀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陈杰 洪玲 欧冬秀

[摘 要] 新工科对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对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文章以交通运输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环节为例,根据该课程的特點和教学目标,分析了原有实践环节的不足,提出了实践环节的改革思路、项目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其他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相近工程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交通运输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一、引言

为了主动应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强烈需求,教育部于2016年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新工科”是在总结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需要,培养具有更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国内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含物流)各有特色,但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大致相同,主要聚焦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驱动下,很多国内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研究、探索与实践,但大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面向交通运输类专业大二学生的非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思想、技术基础、方法,以及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步骤、解决原则、处理方法和开发工具等,培养学生从工程角度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新工科”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办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于培养符合“新工科”人才要求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交通运输人才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该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作为实践对象,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思路、项目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

二、原有实践环节概况

课程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采用课程设计的方法进行,即在课程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在给定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业务系统,并将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听课。在课程讲解相应的阶段,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规范的方法和工具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报告。通过课程设计,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了实践经验和技能。但由于题目是在教师给定的范围内选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进行系统调研和分析时往往受到束缚,即按照教师设定的要求进行想象和分析,或者通过网络搜索获取所需素材,并不开展真实的调研和分析,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锻炼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专业特点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核心知识点,课程实践改革强调任务驱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实践、自主学习,以下是具体思路说明。

1.强调学生自主实践。从题目选择、团队组建、实践实施乃至最后对实践成果的评价,都由学生自主开展,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

2.项目驱动且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实践内容强调项目驱动和团队协作,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需要选定一位组长,结合确定的题目,组长负责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内容、进行任务分配和协调等事宜,注重在实践过程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工程实践素养。

3.强化综合能力锻炼。在原有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过程的重要性、合理性和系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所用方法、工具的规范性,强化综合能力锻炼。并要求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软件开发的实战能力。

4.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围绕行业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增加工程实践类项目。鼓励学生实地考察、了解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撰写管理信息系统调查报告和规划报告,提升工程实践素养[3]。

5.兼顾科研技能训练。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经常涉及技术方案研究和设计,提炼之后可形成科技论文发表,达到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实践环节通过增加科技论文写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就本人开展的某项工作或感兴趣的某个领域按科技论文撰写规范进行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4]。

6.增强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多关注各类应用系统,尤其是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信息系统。观察了解其管理模式、应用模式、系统功能以及所采用的新技术等,在课程设计环节的技术方案设计及软件设计过程中应有创新性内容,激发学生对本专业方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兴趣,开阔视野,锻炼其创新思维和能力,使其深刻了解交通运输专业领域信息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发展前沿。

7.多形式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形式实践的特点,采用集中指导、小组引导、团队合作、答辩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促进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8.多方面综合考核实践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实践过程中团队合作、实践参与度、分析问题能力、报告质量、开发能力、答辩能力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重视实践,全面发挥实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践项目设计

针对课程现有实践项目及类型不足,根据改革思路,实践项目及类型设计说明如下:

(一)综合设计

综合设计项目是在原有课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调整为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并确定设计题目,由此激发学生关注热点事物的兴趣,提高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综合设计的提交物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报告和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分析报告包括业务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分析、数据量分析、功能分析、安全分析等内容,按结构化方法和工具,提出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要求包括总体布局设计、软件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等内容,要求用规范的结构化设计工具描述相关内容。

(二)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项目要求学生从专业背景和职业角度出发,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相关领域开展。

1.调查报告撰写。考察一个正在运行的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企业、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詳细了解其功能、结构和使用情况,作出调查报告。

2.规划报告撰写。选择所熟悉的交通运输相关的小企业或小部门,按照课程中的方法,作出其信息系统规划。

(三)软件编程

在综合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软件编程实践。软件的开发涉及编程语言、数据库、界面设计等工作,由于学生的编程能力有差异,有些学生甚至没学过编程语言,所以要求小组在选定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后,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学和互助的学习方式,完成编程学习和实战。这样既锻炼了自学和编程能力,也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沟通协作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科技论文撰写

“新工科”培养理念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是管理学、信息技术、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综合运用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个领域,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撰写一篇科技论文,要求文章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形式严谨、重点突出。

五、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与原有实践内容相比,改革后的实践项目在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调整,要求也更高,由于大二的本科生专业知识结构尚不完备,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适时进行引导、指导、建议与监督。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本研究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针对综合设计,指导学生了解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规范结构和内容深度,引导学生在过程中重视案例研究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组织学生对分析和设计报告进行中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对报告提出质疑、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对进度进行监督以保障设计任务顺利完成。这样既突出学生实践的自主性,也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素养[5]。

2.针对工程实践,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集中指导,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引导,鼓励各小组按工程例会的方式开展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从专业背景出发,关注与实践题目关联的交通运输相关延伸内容。

3.针对软件编程,鼓励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要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学习模式,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适时开展实践成果的阶段性评比,除了教师点评,还要求小组间互评,以此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既实现及时引导,也达到稳步推进并高质量完成编程任务的目的。

4.针对科技论文撰写,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规范的科技论文写作,同时对论文的选题给出建议。

六、实践环节的考核机制

实践成果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要求。

(一)综合设计

要求采用规范的工具开展分析与设计,文本格式应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考核要点包括文字表达熟练程度、分析合理性、设计方案科学性,计算方法正确性、图表的正确合理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工程实践

1.管理信息系统调研报告的考核,除了要求结构完整、格式规范、主题突出、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分析合理,还要求体现调查研究全过程,即在报告中应体现调查计划、调查目的、调查内容以及调查提纲设计等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报告的考核,要求综合采用CSF、BSP、SST等规范方法,报告内容应包括发展趋势、规划目标、规划方案、实施计划及资金匡算等,要求文笔流畅、结构合理,图文并茂。

(三)软件编程

要求软件功能符合设计方案,界面美观,程序代码编写格式规范且可读性强。综合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四)科技论文撰写

科技论文撰写目的是训练科技论文写作技能,因此,考核要点包括语言文字质量、标题与内容的一致性、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表达技巧以及文章逻辑结构合理性等。

(五)成果汇报及答辩

针对综合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还需要进行实践成果汇报和答辩。要求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组员均需要随机回答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此督促每个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汇报和答辩主要从报告内容的逻辑性、PPT长短的时间适宜性、页面表达形式的生动性、答辩准确性以及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报告内容要点把握的准确性等角度进行评价。

七、实践效果及建议

将本研究设计的实践项目及其教学模式,在笔者所在学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中进行了初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关系密切,思想上重视,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二是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三是工程实践和编程实战训练使学生更加务实,更重视团队协作,并能从交通运输行业和职业意识等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敢于创新、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强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在具体实践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该课程没有专门实践课时,理论学时数32学时,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来完成实践内容,同时不能占用较多的学时来用于实践过程中的集中指导、分析、点评、答辩和汇报,更多的是采用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来进行小组指导、答疑,这在整体上对实践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对于工程实践类项目,最好是有校外实践基地可以对接,否则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困难,达不到真正的工程实践效果;三是对于大二学生,不少学生没有学过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先修课程,知识的衔接存在一定障碍,影响了实践过程中的融会贯通,尤其是软件开发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去自学相关技术。建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实践要求,比如允许学生设计界面原型的方式来替代实际功能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单独设置实践课时,单独设置实践课时有助于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提升课程实践教学的定位,使学生重视实践,也可以督促教师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丰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结束语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行业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本文提出的交通运输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和设计,比原有实践环节设计更加充分全面,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和尝试,贴近“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也更加切合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可为其他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相近工程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贾厚光.管理信息系统中自主实验的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8(37):116-118.

[2]刘志萍,聂正英,钟雁.独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234.

[3]薛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电子制作,2014(10):143-144.

[4]于倩,廖娅.“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06-207.

[5]陈雪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197-199.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