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2021-06-11 10:58陈小伟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农村

陈小伟

摘 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因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乏一定的关爱和教育,和同龄人相比,在思想上以及心理上都出现很大缺失。这类社会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想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關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

一、 引言

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关系到中国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成长问题,关系到新一代的国民素质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当前时期,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因而农村出现了很多隔代教育的现象,隔代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长辈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生活情况,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在成长时期,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就会变成问题儿童,所以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做起。

二、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困境

(一)家庭教育的弱化

一般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的就是家庭这个环境,同时家庭也是儿童最重要的归属,因此,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就成了孩子最主要的阵地,并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受到教育的场所,家庭也是孩子情感的栖息地,家庭教育的完整与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农村,家庭教育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结构,母亲主要承担孩子的情感和生活问题,而父亲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主要承担着负责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然而随着父母外出去城里打工,这种教育结构被打破,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出现了很严重的教育缺失问题。

(二)学校教育出现弱化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拿留守儿童来说,正是由于缺失了家庭教育,所以他们非常渴望在校园当中找到情感的归宿,因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很多儿童道德教育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孩子在情感方面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在校园中就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爱,然而学校的教育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文化知识的讲述上,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不到促进的作用。部分学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会将教师放到主导地位,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对学生开展引导教育,因而使学校道德教育出现弱化。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一些地区,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对留守儿童设立专项管理资金,并且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尤其是村民组织和村支部缺乏积极的帮扶管理;加上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黄赌毒问题,容易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报道虽然很多,但是常常冠以问题儿童,所以新闻媒体的正面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难以使留守儿童形成一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孩子从出生之后受到的首先就是家庭教育,其次是校园教育,再就是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关注,然而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机构和教育机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的关注度不高,孩子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得不到社会方面的正确引导,最终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最终无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

三、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一)重视亲情关怀,做好儿童思想品德基础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也是孩子第一位启蒙老师,因此,家长的角色对孩子身心发展以及人格形成可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要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思想观念下单纯重视物质的思想,要更重视儿童的智育与德育发展。从家庭教育方面就要首先重视亲情关怀,父母外出务工的时候也要注重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比如说通过一些社交软件,重视亲情关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同时也要增加家长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平时家长也可以采取电话或者是书面交流的形式,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且给予一定的正面引导。从而使孩子能在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得到更多关注,促进其全方面发展。其次,父母要重视和学校的沟通,做好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在实际管理中,父母外出打工,要利用电话、视频等形式与教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

1. 农村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渐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办学条件,建立更多农村图书馆,增加儿童读物的数量,提升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学习到更多知识。学校方面就要加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要通过多个方面将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纳入课程的评价体系之中,同时学校也要增加硬件设施上的完善性,为孩子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提供给孩子一个倾诉的通道,同时也要对教师做出一定的要求,学校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让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中能够将爱心教育的观念体现在课程之中,这样就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且教师也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通过学校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实现改善留守儿童思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

2. 全面整顿学校周边环境,加强治安管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学校方面也要通过各种努力,营造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和当地的政府就要联手起来,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工作,学校方面也要维护校园周边的环境秩序,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也要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具体来说就是校园周边禁止摆摊设点,禁止周边的商家向孩子出售暴力恐怖等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外部环境的稳定能使留守儿童免遭不良社会行为的侵害,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