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2021-06-11 10:55何开达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实施策略作文教学

何开达

摘 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和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彼此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科。因此,“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可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用理解得不够透彻,将写作和阅读变成两个不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只能留着等到作文课上才能得到解答,这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体上说,要想写出出色的文章,必须要以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而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决定学生能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在“以读促写”理念当中,“读”是途径,而“写”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就要首先从“写”入手,找尋自身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并就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文章主要就学生的观察力、语言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深刻对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策略进行广泛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读促写;实施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其中阅读是学生获取文字知识,感受周围世界的最基础的办法,它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写作则是学生将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记录下来的办法,它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新课标改革中也明确对这两方面的配合教学做出了积极肯定。阅读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写作灵感。但是结合中国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真实状况来看,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的实际教学,都将这二者无意识地分割开来,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索。

二、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机构调查,有近一半的学生觉得写作难,甚至有百分之二十多学生认为写作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困扰,由此可见,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他们都很难将写作当成个人爱好,极为缺乏写作兴趣。不光如此,现在初中生的写作素材几乎很少取材于周围生活,缺乏观察力,也是如今初中生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多数学生只会将那些自己死记硬背下来的优秀词句生搬硬套在写作当中,这俨然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当代初中生并不具备锤炼自己字词的意识,仅仅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会注意这点,剩下的学生只会重复使用自己已经用了很多遍的东西,不少学生都认为使得词语句子变得丰富生动对自己来说太困难,抱怨写作课堂太过枯燥,很难保持整节课的高度集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就逐渐放弃了。学生要想时刻保持自己写作词汇的丰富性,一定数量的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而阅读积累的过程往往又是极其考验学生耐力的,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坚持下来,也意识不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教师在对班级内部的优秀写作作品进行赏析和讲解时,不少学生只是“听过且过”,丝毫不会去反复揣摩范文的语境和用词,更不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写作体系和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对初中教学来说也同样适用,写作是一种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另类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从现有的教材和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可以看出写作一直都占据着可有可无的位置,正因为这样,写作也很自然地成了大多数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也做出过一定的努力,可依旧败给了写作积累所需要的时间,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不光对学生,就连教师都会对写作教学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教师就会选择性地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上,进而造成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失衡。除此之外,还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关联性,直接将二者的教学分离,彼此分开时间进行教学。而且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所布置的课堂写作练习过于形式化,没有遵循“以读促写”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更好的实质性作用。由于当前并没有一套完全讲述写作的教材,所以教师基本都是依照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指导学生写作,这就很容易导致写作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且教师通常只是相对笼统地讲解议论文、说明文或者记叙文等问题的写法,并没有带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造成学生对写作一知半解,很难精通。

三、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读促写的策略

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观察力是一切知识接受过程的基础,也是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绝佳助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当中明确强调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这四者是紧密相关的,想要提升写作能力,绝不单单只是锻炼文字功底,过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这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文章以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学为例,从提升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深刻论证“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教学心理学中说过:观察是对周围世界或事物的感知,它是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对既得知识进行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它不光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师还可以按照每个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正确观察方法的引导和教学。为了使写作变得更加有条理,逻辑顺序更加清晰,学生在观察时必须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来进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有目的性地总结出相应的观察规律,并将其以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倡导学生学习范文作者对待事物的观察方法,进而灵活地运用到自身写作当中。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从整体到细节,从时间的发展进度以及事件的逻辑发展顺序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诗歌里所描写的场景具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细致地讲述一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同时还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以读促写真正的目的。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实施策略作文教学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