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15 09:26陈晓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切牙种植体牙齿

陈晓敏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给予了口腔健康以日益充分的重视。门牙突出、牙齿拥挤、错颌一方面对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对患者的颜面美观造成了不良影响[1]。而正畸治疗能够将牙齿错位有效纠正过来,对患者的颜面美观进行改善。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支抗材料进行应用,直丝弓是临床采用的传统正畸治疗材料,会促进患者口腔不适感的增加。同时,如果患者为三度以上牙列拥挤或双颌前突,那么直丝弓正畸治疗就很难使支抗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本文研究了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番禺中心医院口腔科口腔正畸治疗患者60例,依据矫正方法分为常规方法组(n=30)、微型种植体组(n=30)两组。微型种植体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4~34岁,平均(24.2±4.3)岁,年龄14~17岁12例(40.0%),18~34岁18例(60.0%);双牙弓严重前突17例(56.7%),牙前区牙列三级以上拥挤13例(43.3%);常规方法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4~34岁,平均(23.8±4.1)岁,年龄14~17岁11例(36.7%),18~34岁19例(63.3%);在临床表现方面,双牙弓严重前突18例(60.0%),牙前区牙列三级以上拥挤12例(4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①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条件;②均具有较轻的面型前突;③均有口腔正畸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②合并牙周炎等其他口腔疾病;③有正畸治疗史。

1.2 方法

1.2.1 常规方法组:首先让患者用2/1000氯已定溶液对口腔进行清洗,做好手术准备。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此过程中将盐酸利多卡因利用起来。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通过口外弓强支抗给予患者正畸矫正治疗。术后督促患者对清洁的口腔进行保持,对进食坚硬食物的现象进行严格避免,从而对正畸效果进行有效改善。

1.2.2 微型种植体组:首先让患者用2/1000氯已定溶液对口腔进行清洗,做好手术准备。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此过程中将盐酸利多卡因利用起来。之后在X线引导下对需置入种植体的黏膜进行剥离,使种植体垂直于牙齿骨面,将钛钉打入,旋转植入。评估其位置,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对根尖X线片进行拍摄。判断患者牙齿移动、骨质情况,定期复查,每月1次,对正畸矫正效果进行判断。成功矫正6个月后取出种植体。术后督促患者对清洁的口腔进行保持,对进食坚硬食物的现象进行严格避免,从而对正畸效果进行有效改善。

1.3 观察指标。随访1年。①口腔参数。包括上中切牙倾角、凸距、磨牙移位;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治疗满意度。将满意度评价量表自行制作出来,内容包括咀嚼功能、美观度两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表示低~高[3]。

1.4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具有良好的牙齿复位效果,基本无临床症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牙齿基本复位,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未复位,临床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4]。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口腔参数、治疗满意度比较。微型种植体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凸距均显著大于常规方法组(P<0.05),磨牙移位显著小于常规方法组(P<0.05),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口腔参数、治疗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口腔参数、治疗满意度比较(±s)

?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微型种植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76.7%(23/3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微型种植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常规方法组20.0%(6/3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临床采用的一种新型支抗材料,大部分为微型钛钉种植体,具有螺旋状的骨内部结构,对植入部位具有较低的要求,植入后能够机械契合骨组织[5]。同时,由于微型种植体具有较小的结构,因此通常情况下,临床不需要其他设备的辅助就能够在5~10 min完成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植入部位的骨质结构也不会骨性结合微型种植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安全性[6]。相关医学研究表明[7],微型种植体能够促进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治疗稳定性的提升,且具有较为简便的操作,临床应用价值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型种植体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凸距均显著大于常规方法组,磨牙移位显著小于常规方法组,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微型种植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较小的直径,将骨内螺纹植入能够对微型种植体结合骨性结构的现象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抵抗矫治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增强,进而促进正畸治疗舒适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对磨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大幅度移位的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对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进行调整。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微型种植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方法组,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微型种植体具有方便的取出操作,取出时不需要麻醉,患者几乎不会有痛感产生,取出后血凝块会填充遗留空间,促进了创口感染发生的减少,为创口黏膜表面自行愈合提供有利条件,对疤痕组织形成于创面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8]。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方法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切牙种植体牙齿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