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6-15 09:26梁秀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动力学

梁秀兰

(江门市中心医院 麻醉手术中心,广东 江门 529030)

0 引言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瘢痕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的优点,其在外科领域应用广泛[1]。靶控输注是指在进行静脉麻醉时应用药效动力学原理与药代动力学原理,通过对目标的麻醉药物浓度的调节来实现需要的麻醉深度的一种新的静脉输注方式,其具有能持续显示所计算的血药浓度、操作简单、可控性好、精确的优点[2-3]。腹腔镜手术中建立气腹及麻醉过程会进一步损伤患者身体,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4]。如何在实现良好的麻醉效果与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麻醉与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临床重点关注内容之一[5]。为此,本研究中本院将46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探讨分析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46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需行腹腔镜手术;②ASA分级为I-Ⅱ级;③研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子宫腺肌病、恶性肿瘤;②有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③中途退出本次研究;④有本次麻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23),对照组(n=23)。试验组中,年龄24~46岁,平均(33.85±4.26)岁;卵巢囊肿6例,子宫肌瘤11例,异位妊娠2例,不孕症4例。对照组中,年龄23~48岁,平均(34.12±4.63)岁;卵巢囊肿7例,子宫肌瘤12例,异位妊娠1例,不孕症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 研究方法。试验组行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具体如下:肌注5 mg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704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为2 mL:10 mg)进行麻醉诱导;连接靶控输注装置,录入患者一般资料及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药物浓度,通过微机控制给药,靶控输注3 mg/L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0368,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L:100 mg)与4μg/mL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43315,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2 mg(以瑞芬太尼计)),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浓度;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输注丙泊酚。对照组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肌注5 mg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吸入1%~2.5%吸入用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70172,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规格为120 mL)。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在麻醉前及手术结束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0.0行t或χ2检验分析,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麻醉前的HR、SpO2、MAP比较(P>0.05)。和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HR、MAP有所下降,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在手术后的SpO2有所下降(P<0.05),见表1。

表1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和麻醉前相比,★P<0.05。

?

2.2 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起效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患者麻醉效果比较(±s,min)

表2 患者麻醉效果比较(±s,min)

?

2.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手术麻醉不仅要保证麻醉效果、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还需要尽量提高代谢速度与麻醉诱导速度,提高麻醉可控性,降低麻醉及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6]。SpO2、HR、MAP是临床常见血流动力学指标,常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上指标在麻醉前与术后的差异越大,说明麻醉对患者HR、血压等指标影响越大,麻醉效果越不稳定与不可控,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大[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HR、MAP有所下降,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在手术后的SpO2有所下降(P<0.05)。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七氟醚与瑞芬太复合麻醉相比,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麻醉起效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时间分别反映了麻醉药物起效速度、药物代谢速度及患者恢复速度的快慢,以上指标时间越短,说明药物起效速度越快,药物代谢速度越快,药物清除率越高,麻醉效果越好。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的可控性强,其麻醉速度更快,患者身体恢复效果更好,麻醉效果显著更好。丙泊酚与七氟醚是常用麻醉镇静药物,七氟醚诱导快速,对呼吸道刺激较小,但其对自主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丙泊酚的半衰期短、起效快、定向力与可控性较强,其能使患者快速进行麻醉状态,同时,其有利于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使心肌产生负性变力。有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七氟醚麻醉维持小(6% vs 18%,P<0.05),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35% vs 26.09%,χ2=4.212,P=0.040<0.05),与有研究者研究结果一致,即和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其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