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血液透析和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对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的影响

2021-06-15 09:26谯显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三醇乘积骨化

谯显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人民医院 血透室,广西 河池 547300)

0 引言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的一种疾病[1]。虽然透析治疗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但是极易在维持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出现高转运骨营养不良等情况[2]。本文则主要针对规律性血液透析和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高转运性骨营养不良的影响进行探讨,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C组与观察L组,每组中各44例患者。对照C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7~68岁,平均(48.36±3.67)岁,病程7个月至3年,平均(1.63±0.51)年。观察L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6~48岁,平均(48.27±3.58)岁,病程8个月至3.5年,平均(1.67±0.58)年。本次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入组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均为自愿参加,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需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血液流速:25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维持性血液透析置换量为3%患者体重,透析频率为每周3次。每次透析完成后,应保证单室尿素清除指数高于1.2。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C组患者规律性血液透析后,需每次给予患者1.0μg骨化三醇,口服,16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血清钙水平进行检测,将患者的血钙水平作为骨化三醇用量调整的依据。若患者血钙水平低于2.1 mmol/L。则应加大骨化三醇用量;若患者血钙水平高于2.54 mmol/L时,应间少骨化三醇用量;若患者血钙水平为2.6 mmol/L时,应停止使用骨化三醇。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L组患者在规律性血液透析后,需每次给予患者0.5μg骨化三醇,口服,16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需要检测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实际血钙情况进行骨化三醇用量的调整,具体同对照C组。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B、BUN、Scr,以及患者的肾性骨营养不良(ROD)评分情况,并计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BUN、Scr、ROD症状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BUN、Scr,以及ROD症状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OD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对照C组与观察L组患者的ALB、BUN、Scr,以及ROD症状评分,经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如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均有所改善,且优于治疗前,观察L组情况好于对照C组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钙水平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详细如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BUN、Scr、ROD症状评分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B、BUN、Scr、ROD症状评分情况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血清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比较(±s)

?

3 讨论

高转运骨营养不良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该病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1,25-二羟维生素含量下降、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3]。临床中常见的病症有骨质疏松、皮肤瘙痒、骨痛等。据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3用量的降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进而对iPTH进行抑制作用并将其清除[4]。长期使用骨化三醇,虽然能够使患者体内的血钙、血磷水平得到改善,但若钙磷乘积继发性增大时,极易导致机体软组织钙化,进而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5]。iPTH水平的降低会加重患者的股转化动力受损,甚至出现继发性病理骨折。虽然骨化三醇治疗高运转骨营养不良效果明显,但却会导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在规律性血液透析基础上,C组使用大剂量骨化三醇,L组使用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BUN、Scr,以及ROD症状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OD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治疗后,对照C组与观察L组患者的ALB、BUN、Scr,以及ROD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iPTH、钙、磷、钙磷乘积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均有所改善,且优于治疗前,观察L组情况好于对照C组情况,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钙水平差异较小(P>0.05)。

综上所述,在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或小剂量骨化三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但小剂量骨化三醇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更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三醇乘积骨化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研究
帕立骨化醇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窄谱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和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乘积最大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探讨分析加用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全脊柱内镜在骨化类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述评
“无限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的乘积不等于零”的一则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