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1-06-15 09:26戴世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受检者小儿肺炎

戴世艺

(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28)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临床疾病,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够完善,防御机制较差,抗菌能力偏弱,因而易患肺炎。现阶段实验室诊断小儿肺炎的主要方法是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等,然而此类检查耗时较长,影响临床工作效率。既往研究强调,如果临床能够早期明确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并积极开展治疗干预,患者预后将会得到极大改善[1]。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蛋白质,一旦身体被细菌或真菌侵入诱发感染,血清PCT就会随之升高。C反应蛋白(CRP)则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同样可用于监测细菌感染、组织损伤等情况,二者都可作为细菌感染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指标[2]。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PCT和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40例,观察组A为非细菌性肺炎患儿,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个月至6岁,平均(2.4±0.1)岁。观察组B为细菌性肺炎患儿,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7个月至5岁,平均(2.3±0.4)岁。入选标准均参照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6版[3]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①入组病例均无其他感染;②无肥胖、超重、风湿病以及肺结核等慢性疾病;③入组病例均为急性期发病,入院前病程不超过1周。另取4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20名,年龄2~9岁,平均(2.7±0.2)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三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集样本:晨起保持空腹,抽取4 mL肘静脉血并分为两份,一份装入5 mL干燥管内保存,主要用于检测血清PCT;另一份装入5 mL促凝管内保存,主要用于检测血清CRP。标本采集完成后到送检时间不超过60 min,其中肺炎组80例患儿于入院后第二天抽取静脉血标本。

1.2.2 检验方法:血清PCT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准备温育箱一个,将温度调至37℃,然后放入静脉血标本,温育10~15 min,然后做离心处理,离心机运转速度为4000 r/min,离心时间为2 min,离心完成后取上清液置于分析仪上检测,等待结果。血清CRP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准备温育箱一个,温度为37℃,放入静脉血标本温育5~10 min,然后做离心处理,离心机运转速度为3000 r/min,离心时间5 min,取上清液置于分析仪上检测,等待结果。三组检测工作均在采集标本完成后2 h内结束,均在采血1~2 h内完成,所有监测工作均由两名专业技术过硬、操作娴熟的检验人员负责,检验过程参考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4]。血清PCT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0.5 ng/mL,PCT浓度超过0.5 ng/mL则提示检验结果为阳性:血清CRP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8.0 mg/L,CRP水平超过8.0 mg/L,则提示检验结果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检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观察组A血清PCT与对照组受检者血清PCT浓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患者CRP浓度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B受检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s)

表1 三组受检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s)

注:a1与对照组相比t=-0.070,P=0.500;a2与对照组相比t=-4.196,P=0.000;b1与观察组A相比,t=-10.355,P=0.000;b2与观察组A相比,t=-19.704,P=0.000。

?

2.2 治疗前后观察组A、B患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A受检者血清PCT和CRP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B受试者血清PCT及CRP浓度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观察组A、B患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观察组A、B患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对比(±s)

?

3 讨论

小儿肺炎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大部分小儿肺炎病例是因为细菌、支原体或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临床研究表明,小儿肺炎病例的预后与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开展治疗干预有密切关联,这需要临床早期明确感染类型,根据检查结果给予针对性治疗[5]。所以,如何明确小儿肺炎性质是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改善的关键。现阶段实验室检查多以细菌培养以及病毒血清学试验为主,这些方法检测效率不高,临床难以根据诊断结果快速做出判断,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所以我们尝试利用一些新的早期炎症指标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6]。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A患者CRP浓度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B受检者血清PCT与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是一种糖蛋白,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前体物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清PCT浓度特别低,对细菌性感染以及非细菌性感染有着极为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表明,细菌感染后人体血清PCT在感染初期迅速升高,特别是全身炎症反应病例早期在2~3 h内血清PCT即可异常升高,而且无法降解为降钙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受激素分泌变化的影响,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病例的血清PCT通常无异常升高表现[7]。CRP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是组织损伤后产生的一种反应产物,也是临床上最具参考价值的一种炎症诊断指标。但CRP水平不仅与细菌感染有关联,同时也会受到创伤和一些免疫性疾病的影响而异常升高,缺乏高特异性。本次研究采用PCT与CRP联合检测的方法,显示治疗后观察组B受试者血清PCT及CRP浓度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检测血清PCT与CRP可明确小儿肺炎诊断,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血清PCT与CRP为小儿肺炎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单项检测可能存在遗漏,二者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分类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受检者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夜盗小儿(下)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