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怎么过元宵节

2021-06-20 03:56
新晨 2021年2期
关键词:灯会正月十五汪伦

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夜晚,神都洛阳。

时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苏味道,便服乘马,陪着坐在马车上的夫人等家眷,离开位于宣风坊的府邸,准备去看元宵节的花灯。

置身“盛饰灯影之会”的星津桥上,目睹灯光、月光、星光交相辉映于水天之际的苏味道,写下了“古今元宵诗第一”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佳节,洛水河边,树上、桥上挂满了花灯,与天上的星月之光交相辉映,平日夜晚不让通行的星津桥、天津桥、黄道桥三座桥上的铁锁也打开了。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街上人潮涌动,马蹄掀起的尘土飞扬;元宵之夜的月光洒遍了灯市的每一个角落,好像在追赶着人们一样。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街上的歌伎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边观灯,一边踏歌而行,唱着“落梅”这样的流行曲调。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今晚的洛阳城取消了宵禁,所以计时的玉漏你也就不要催人回家了,就让他们尽情享受这元宵佳节的夜晚吧。

苏味道此时的官职相当于大唐帝国的宰相,那么,大唐帝国的宰相,怎么会在元宵节的晚上以“便服乘马”的模样赏灯呢?

“便服乘马”自然是有依据的。

首先,唐朝宰相在都城之中的日常出行,就是骑马而行。当然,不会骑马也可以乘车,身边也往往只有三五随从。宰相們要搞前呼后拥,享用公派卫队的排场,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初三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之后的事情了。

隋唐时期,不仅宰相们元宵观灯穿便服,就是皇帝在这天观灯,也穿便服。

在大业六年正月元宵节,“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身穿便服的隋炀帝杨广,去了一次还不够,还去过数次。

据元稹《灯影》一诗我们还可以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也曾身穿便服在洛阳城观灯:“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划重点:原来隆基与环环真的有如此浪漫的时候呢!

其实,皇帝宰相们在元宵节的晚上穿便服赏灯,并不难理解。想想看,在这种“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的拥堵交通状况中,皇帝宰相们穿着便服出门,既是方便自己,也是方便别人。大家都是观灯去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个穿官服或是穿精美龙图服饰的人,哟!宰相来了、皇帝来了,无论如何得磕个头、打个招呼,如此一来,你还看灯不看?

唐朝人的元宵节:真会玩儿!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又叫“元宵节”“元夕节”“元夜节”。

正月十五,是新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也是一个道教极为重视的节日。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合称“三元”。于是,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上元节的夜晚,就是“元宵节”。

在隋唐以前,元宵节的张灯活动主要是供皇帝及后宫观赏,时间不固定,节俗也不固定,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节日。

记录表明,我们今天能过上元宵节,得感谢传说中的那位昏君——隋炀帝杨广。正是他以折腾至死的折腾精神,折腾修洛阳城,折腾挖大运河,折腾打高丽,捎带手的,他还折腾出了一个元宵节来。

记录来自《资治通鉴》: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丁丑日,“于端门街盛称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这个正月丁丑日,就是正月十五日。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此处注释说:“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

胡三省的“盖始盛于此”,再加上司马光的那句“自是岁以为常”,非常关键。这说明元宵节的节俗形成,我们应归功于隋炀帝杨广。

但元宵节得到进一步提倡和兴盛,并最终形成国家级的公众节日,那就要感谢另外几位唐朝皇帝了,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哦,还包括他的三伯父唐中宗李显和他的亲爹唐睿宗李旦。

隋唐的皇帝们,还真会玩儿。

唐朝元宵节最重要的节俗,当然是看花灯了。唐朝元宵节看花灯有多热闹,从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可见一斑。其实,白居易也有描述:“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与我们现在看的花灯全是电灯不同,古代的花灯都是点燃火把或点燃蜡烛来制作花灯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呢?还在原始社会时,最早的夜间照明工具是火把。火,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帮助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食年代。所以,从远古以来,人们一直保持着对火的敬畏和崇拜。

到了春秋时期,天子或诸侯在讨论国家大事或接待重要使节时,就要在宫廷之中点燃火炬,谓之“燃庭燎”。这在当时,是最高规格的礼仪,《诗经》里就有“庭燎”一篇。

到了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燃灯更是以其供养佛祖的功用而得到朝野上下的欢迎。此时,燃灯已是四项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

唐朝元宵节的大规模燃灯,正是来自佛僧的请求。《旧唐书》记载,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

要感谢这位胡僧,正是出自他的请求,得到了唐睿宗李旦的许可,从而开了唐朝官方正月十五燃灯的先河,也带动了元宵节灯会的节日气氛。

其实,这个胡僧的请求是两项。一项是燃灯,另一项是“夜开门”。后者对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则显得更为关键。这里的“夜开门”,就是指苏味道诗中的“金吾不禁夜”。当时的灯会,分为官方灯会和民间灯会两种。

唐朝官方灯会,极为奢侈盛大,“昼夜不息,阅月未止”“白鹭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可见灯型繁多,各具特色。

当时,还出现了利用热动力学催动花灯转动的“影灯”:“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娃,剪纸而成,尤为精妙。”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的宫廷灯会更为大手笔:“上元灯节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花服花釵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三日两夜,20丈高的灯轮,50000盏灯,1000名宫女,1000名长安和万年两县的少女和少妇,10000钱/花冠的服装费用,那场面,那家伙,那是相当宏大。这样奢侈,不怕大臣们劝谏?果然,右拾遗严挺之站了出来,他不解风情地要求唐睿宗李旦,“昼则欢娱,暮令休息”,不要太过分,不要日以继夜地折腾。

史称“上纳其言而止”。其实,哪儿止了?根本没止。真要止了,哪儿还有下面李旦儿子李隆基更加豪华的折腾?哪儿还有我们今天的元宵节?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20丈高的灯轮、灯树已经不够用了,直接上“灯楼”!

李隆基“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乃以灯为龙凤虎腾豹跃之状,似非人力”。上行下效。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达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宰相杨国忠家“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红烛,围于左右”。

民间灯会的热闹程度,也丝毫不逊色于宫廷和高官家的花灯:“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大街上的人多到了什么程度?有的人甚至被人潮挤得双脚悬空而走,“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

唐朝的元宵佳节,可不止长安一个城市在狂欢。在苏味道写诗的东都洛阳,“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可见洛阳连城门都没有关;在扬州,“灯烛华丽,百戏陈设,士女争妍,粉黛相染”;在偏远的甘肃凉州,“灯影连旦数十里,车马骈阗,士女纷杂”。

可见全国人民都动起来了,都在看花灯,过元宵佳节。

唐朝元宵节,还有“踏歌”、拔河的节俗。

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面,李白提到的友人汪伦,是“踏歌”而来。按照我们的简单理解,汪伦那是边走边唱,是汪伦心情愉悦、随性而为的一种偶然行为而已。

然而,史料显示,汪伦在此处的“踏歌”,正如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提及的游伎们“行歌尽落梅”一样,并不是简单、随意地边走边唱。踏歌,其实是我国原始歌舞的一种。《吕氏春秋》卷五《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其中的“投足以歌”,就是按照音乐的节奏,用脚踏地为节拍,边歌边舞。

史书上关于踏歌的最早记载,见于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的宫女曾“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在这里,宫女们是上身连臂,踏足而歌。唐朝的踏歌,又叫踏谣,是由官方组织宫女或教坊女集体参与表演的大型歌舞活动,并且唐朝首创将这种踏歌运用于元宵节的节日助兴。

在宫廷中,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喜爱音乐的人,自然要率先垂范了,他在元宵节“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跳歌舞以娱乐之”。他还曾于东都洛阳,召见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县令刺史,命他们携带歌舞队前来比赛,大搞文艺会演,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

为了让元宵节的踏歌更加丰富多彩,李隆基还让自己手下的大才子、宰相张说亲自出马撰写歌词——“玄宗尝命张说撰元夕御前踏歌词”,也就是现在留下来的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最叫人惊奇的是,他们还拔河!唐人封演写的《封氏闻见记》记录:“玄宗数御楼设此戏,挽着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而且“进士河东薛胜为拔河赋,其辞甚美,时人竞传之”。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拔河”这个名称。而直到2016年春节前,笔者所在的单位还在组织精壮人士参加拔河比赛,由此可见文化习俗的传承威力,着实惊人。

这个拔河,怎么算,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唐朝元宵节,吃什么节日食物?

元宵节吃什么?吃元宵啊。

现在是,古代不是,至少苏味道所在的唐朝就不是。

事实上,在唐朝以前,元宵节没有专用的节日食物。到了唐朝才有的,但也不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元宵。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元宵,而是白粥或肉粥。《唐六典》记载:“又有节日食料……正月十五日、晦日膏糜。”“膏糜”就是肉粥。

第二是面茧。《开元天宝遗事》:“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面茧,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蚕茧形食品,也可以用于祭祀蚕神。这当然也不是元宵。

第三是丝笼。《文昌杂录》:“唐代岁时节物……上元则有丝笼。”据考证,丝笼不是竹子做的竹笼,而是一种用麦面制作的饼状食品。饼状的食品,当然不是元宵。

第四是火蛾儿、玉梁糕。《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儿,食玉梁糕。”据考证,火蛾儿应该是一种油炸食品,玉梁糕可能是由米粉或麦粉制成的糕点。这两个食品与元宵的距离,也不小。

第五是焦塠。《膳夫录》:“汴中节食,上元油塠。”从《太平广记》所记的这种食品的制作方法来看,它的造型是圆形的,主要用面制成,而且面中有南枣做成的馅儿,经油炸之后,“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像不像我们今天的油炸元宵?反正,这个焦塠,是唐朝最像元宵的食品。

焦塠,到了宋朝还是元宵节的当家食品,只是当时已出现了“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的“汤圆”雏形。不过,这种“圆子”肯定没有馅儿,因为它还要蘸上糖臛(糖浆)才好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藏在节日里的古诗词》)

猜你喜欢
灯会正月十五汪伦
宋朝的灯会
灯会
找不同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泪别汪伦
party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