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厂房火灾损伤鉴定研究

2021-06-21 03:26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钢柱钢梁厂房

钱 健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 合肥 230031)

1 引言

由于钢结构在自重、抗震性能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常被应用于房屋建筑当中,但是因温度对于钢结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导致钢架结构遭到破坏,甚至造成房屋倒塌。因此需要对建筑进行火灾损伤鉴定,为后续厂房维修、加固提供可靠依据。

2 案例概况

2020年4月1日合肥市某建设科技有限公司C厂房发生火灾,该厂房采用的是单层四联跨门钢结构,整体建筑面积为13356㎡。该钢结构厂房于2020年4月1日,由于建筑物20-21/C-D轴区域着火引发火灾。火灾持续时间约20分钟左右,于当日上午8时左右完成灭火,灭火方式为冷水浇灭。现对该钢结构C厂房16-21/A-E轴区域进行火灾损伤鉴定。过火区域平面示意图,见下图所示。

过火区域平面示意图

3 检测依据

本次鉴定检测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以及《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并结合工程设计图纸。

4 检测结果及鉴定评级

4.1 火灾现场情况及高温判定

经现场勘查及鉴定可知,C厂房中主要过火区域为18-21/A-E轴,主要燃烧物是该区域内存放的泡沫材料及其他可燃物。整个18-21/A-E轴区域内部,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是钢梁以及C轴钢柱,并且该区域内门窗等部分全部烧毁,玻璃碎裂,屋面保温棉局部烧毁,檩条、水平支撑、拉条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物体烧毁和变形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出火灾发生时火场最高温度约为700℃。

4.2 工程结构概况

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可知,该厂房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主钢构件采用Q345B,檩条、支承、拉条均采用Q235B,外墙标高1.2m以下为煤矸石砌块,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以上墙面采用彩钢板。结合实际构件损伤情况将火灾现场划分为受损严重一类区域,位于生产区域18-21/A-E轴处,以及受影响轻微的二类区域。

4.3 火灾后结构构件初步鉴定评级

火灾后结构构件初步鉴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构件的损坏、变形、开裂程度等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等级评定,等级越高说明破坏程度越深。

现场对车间火灾影响区域内钢梁、钢柱、檩条等构件损伤情况进行了普查,并对火灾后钢结构构件损伤状态等级进行评定,评级结果见表1~表3所示。

表1 火灾后钢柱初步鉴定评级结果汇总表

表2 火灾后钢梁初步鉴定评级结果汇总表

表3 火灾后檩条等次钢构件初步鉴定评级结果汇总表

火灾后主钢构件连接初步鉴定评级。19-21/B-D轴区域钢梁与钢梁之间连接板及钢梁与钢柱连接板的防锈漆基本脱落,连接板存在残余变形及撕裂现象,高强螺栓有松动现象,因此火灾后19-21/B-D轴区域钢梁连接初步鉴定可评为Ⅲ级;其他区域钢梁连接鉴定可评为Ⅱ级。

4.4 火灾后结构构件详细鉴定评级

结合我国火灾损伤鉴定相关标准,检测鉴定结果分为b、c、d三个等级。结合火灾后检测分析结果,对钢梁、钢柱、檩条等构件进行详细鉴定,评级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钢构件详细鉴定评级结果汇总表

5 检测结论及适修性建议

经对本次钢结构厂房进行火灾后损伤鉴定得到具体结论如下:

①本次火灾持续时间为20分钟,火场内最高温度约700℃,对钢结构材料性能及使用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过火区域钢柱、钢梁及檩条等受损情况较为严重,整体结构承载力有所下降。

②在初步鉴定结果中被评为Ⅱ级,详细鉴定中被评为b级的构件需要适当进行修复,并在修复除锈操作之后,涂刷防腐层;对于评定结果为c级的钢构件由于承载力有所降低,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对于评定为d级的构件由于受损严重,丧失了承载力,因此为确保建筑使用安全,建议进行更换。

③经检测评定,一类区域钢结构连接节点受高温影响较大且存在松动现象,建议予以更换。

6 结语

由于钢结构建筑耐火性能较低,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极易遭受影响,因此在火灾发生之后需要及时其进行损伤鉴定,并针对鉴定结果提出适修性建议,通过加固处理确保厂房的安全使用。

猜你喜欢
钢柱钢梁厂房
浅谈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以宝武集团某项目为例
工业厂房大型钢结构屋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城市建设者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便于安装的钢梁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探究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把甜蜜带进厂房
钢柱为什么倒下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双榀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