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2021-06-21 09:19石小磊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边城整本书

石小磊

近年来,教育部在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提出“任务群”概念,鼓励教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任务群融入阅读教学中。但整本书阅读教学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深度阅讀,如何开展科学评价,等等,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教学设计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一、 以专题研习法为统领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一本书走向多本书,建立学习任务群,完成群文阅读。以“专题”为统领,基于语文学科特定领域下的核心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建构解决研究问题、撰写完成研究论文等学习成果,重在培养沟通、协作等跨学科核心素养。

从单篇研读到专题研习,是一条将文本价值转换为教学价值的通道。专题教学法打破了篇章的界限,建立起篇目之间的联系。例如将《呐喊》的单篇研读按照小说要素进行设计:了解背景、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作品主题。 “教学分为三个层级,了解背景是前提,情节、人物、环境是重点,最后一定要到达主题,语段的赏析贯穿始终。”从研究角度划分,《呐喊》的研讨专题可分为环境专题、物象专题、人物专题、语言专题。每一个专题又可再度进行细分,例如从环境角度挖据出夜色、月光、日光、咸亨酒店,从物象角度聚焦黑屋子、药、高墙。

在这《朝花夕拾》部散文集中,鲁迅先生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等。这些人物恰恰组成了一条线,串联起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教师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这条线索,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物,梳理出文中描述这个人物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生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他们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体悟到鲁迅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有些人物在散文集中多次出现,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中都提到了阿长,《阿长与〈山海经〉》专门回忆了长妈妈。教学设计时,可以将“长妈妈”作为阅读整部散文集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打通单篇之间的藩篱,也便于理解鲁迅先生对“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事情的感触,同时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

针一本书的阅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本书的阅读,形成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以朱光潜《谈美》为例,初探学术著作阅读的三种课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专门设置了“学术著作专题研讨”的学习任务群,阅读学术著作已然是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刚性要求。《谈美》是朱光潜在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著作,它在文化、思维、审美、语言等方面均可给予学生饱满丰厚的文化滋养,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上看,阅读《谈美》不但要读懂这本书,还要通过阅读这一本书来学会如何阅读学术著作,掌握研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规范。阅读学术著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对论著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不理解或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运用研读这种阅读方法的介入。研读是一种深入性的、研究性的阅读。学术著作的研读可以分为理解型、质疑型、比较型三大类。理解型研读就是通过集体探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理解学者的观点和主张。质疑型研读针对著作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困惑、质疑,并尝试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解决疑难,或给作者指瑕。比较型研讨是将具有可比点的两三部作品或作家放在一起探讨他们的异同,进而澄清认识误区,如比较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异同。针对《谈美》这本书的特点,理解型研读可以针对书中的美学概念、美学观点、说理技法、语言风格、中西融通、创造的条件等方面进行研读。下面是针对《谈美》中的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进行的理解型研读。《谈美》中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对于没有阅读基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在文字的表面滑行,难以真正走进文本。针对这个现状,可以采用定点钻探的方法进行解决,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进行研读。可以尝试先集体探讨某一个观点,学会理解这类观点的方法,然后再自行或者分组讨论其他概念、观点。

三、以人情风俗解读为抓手,挖掘阅读思维的纵深度

整本书字数多、内容杂,信息量大,需要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阅读。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通盘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除了常见的浏览、速读、精读等方法外,抓住整本书中富有特色的核心内容展开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小说作品中往往会融入人物所在社会人情风俗的描写,它们正是解读作者情怀和作品主题的密码。沈从文在《边城》中也描绘了一群淳朴的边城人的民俗风情。它们让读者领略到独特的湘西文化,感受到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阅读 《边城》时,可以设计“欣赏沈从文笔下‘边城之美”的交流课。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摘抄或梳理风情、民俗等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出批注;逐渐形成自己对“‘边城之美”的认识,领悟“从文之意”。教师要把学生引向深度思考,感受主要人物生活的氛围,理解人情风俗对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看风情就是看民情,观风俗就是观社会。在运用常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核心的特色内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能够促进他们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优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受地“读出来”。适宜的教学方案能够为学生点燃读整本书的热情,给学生创设读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切实地让整本书阅读在日常教学中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边城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熏风四月到天涯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皈依真·善·美
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出版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术著作出版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