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021-06-22 04:57吴斯琴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关键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阶段性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59-08

在统编教材之下,如何理解与把握新教材想必是每位一线教师的必修课。笔者在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时注意到,与以往相比,新教材增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篇幅。其中包括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统编教材以时序为基本线索,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脉络。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为殖民体系的建构,而两次世界大战又与殖民地问题密切相关。教材扩充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影响现代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学中厘清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尝试从单课教学首寻突破,为今后探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的专题教学抛砖引玉。

一、寻找问题,突破难点

前文提到,《中外历史纲要(下)》以时序为基本线索,通过第13课、第16课及第21课的相关内容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始末铺陈道来。笔者之所以选择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进行课例分析,是因为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可视为亚非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开端;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是亚非拉成功摆脱殖民压迫的终点,这两个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鲜明,较为容易把握。相比而言,第16课呈现的是两次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作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长河中的一个阶段,阶段性特点较难把握,这也正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与阶段性特点相比,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区域性特点更难把握。第16课共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斗争方式、斗争对象、阶段性任务、阶段性成果均有不同。既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又不可以偏概全,忽略整体。如何整合碎片化内容,在重构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推论出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区域性特点,此为本课的难题之二。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第16课的标题中有“高涨”二字,但是教材呈现出的这一阶段的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大多以失败告终或陷入低谷,如此看来教材的叙述逻辑似乎与标题中的“高涨”二字相悖,那么“高涨”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体现?此为本课的难题之三。

综上,笔者在学术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设计思路: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脉络视为一条基本线索,想要充分认识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就必须明晰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只有明确阶段性特点,学生才能清楚地区分不同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既如此,如何明确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单元视域给予了我们突破口。教材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涵盖4课,其中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分别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十月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深刻影响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阶段性特点。笔者认为,若简单地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作为背景直接分析过于泛泛,不利于学生理解。笔者在兼顾宏观视角的同时,聚焦威尔逊主义中民族自决权的提出对亚非拉民族自决意识觉醒的影响,分析并推论出阶段性特点一;借助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的成立给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带来的新面貌,归纳出阶段性特点二。后文将详细阐释两个阶段性特点的由来,此处略述。

在区域性特点的把握上,笔者尝试重点分析“亚非拉”三大区域中的典型国家,从典型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中找到能够代表所属区域的共性,再结合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概况推论出亚非拉各自的区域性特点。区域性特点的得出,既能帮助学生把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各自发展状况,又可以比较出不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观察这一阶段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多样性。

笔者在突破上述难题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基于时代特征从阶段性特点——区域性特点——阶段性历史作用,形成一条从时间到空间再到时间的逻辑链,教学中彰显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

二、教学目标

基于时空,了解两次世界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基于史料,多角度解读不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概况和典型案例,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呈现更为广泛和深入、与国际共运相结合的阶段性特点及区域性特点;理解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环节

导入:

材料1:1919年,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与民族解放相关的事件(图1)。

提问:始于18世纪末19世紀初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掀起新的高潮?

设计意图:借助地图,聚焦1919年,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时空背景,由时代特征生发问题、切入课题。

探究1:探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和阶段性特点。

设计意图:此为教学重点。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战前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不断扩大。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构建战后国际秩序时多次提议要给予殖民地主权和自治权,也就是所谓的“民族自决”。无论威尔逊目的是何,不可否认的是,“民族自决”的提出与亚非拉人民的夙愿不谋而合,亚非拉在争取民族自治甚至是独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民族自决”的口号,“民族自决”也成为战后亚非拉人民最关注的政治权益。然而当“民族自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彻底落空之际,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之势被彻底激发。尽管动机和后果不一致,“民族自决”的提出仍可看作是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基于上述认识,教学中可借助相关的图文史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阶段性特点一。

事实上,阶段性特点一在延续以往民族解放运动特点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特点,但体现更多的仍是民族解放运动延续性的一面。因此,仅凭阶段性特点一还不足以宏观的认识这一阶段的民族民主运动,阶段性特点二的补充十分必要。十月革命后,列宁有意识将世界革命的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与东方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的20世纪的“世界革命”运动。因此,十月革命开创的世界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非殖民化运动的进程和方向,在一定时期内使相当一部分新兴国家走上了类似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①笔者认为,借助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引申出的阶段性特点二,不仅能充分体现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与以往相比的独特之处,更有益于学生此后理解殖民体系瓦解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相关问题。在设计本环节两个阶段性特点时遵循了一定的逻辑递进关系,力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代特征生发阶段性特点的唯物史观。

材料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一战期间和战后欧洲政治版图(详见图2、图3)。

提問:传统帝国崩溃后的欧洲政治版图有何显著变化?

设计意图:之所以出示这两幅地图,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战后欧洲新兴民主国家的出现。观察图2并结合所学,可了解传统帝国控制下的欧洲政治版图;比较图3,可看到战后欧洲政治版图的明显变化。在设问方面,如果不明确问题指向,学生会得出很多结论,也许会与设计意图相偏离,因此在设问时教师应明确问题指向,引导学生将关注点置于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战前的四大帝国在战后被图中所示的新兴民族国家取代。

材料3:1918年1月8日,他(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和平“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恢复各国领土,实现民族自决。①

提问:新兴民族国家享有的权利是什么?

基于回答追问:“民族自决”对于尚未完成独立的地区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处理战后欧洲领土问题的准则,认识“民族自决”的内涵,理解“民族自决”作为民族国家享有的重要政治权利,对尚未独立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材料4:一战也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②

设计意图:补充史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一原则的提出并非是为了真正意义上解决战后殖民地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欧洲以外地区的呼声高涨,“民族自决”正逐步发展为战后世界公认的普遍性权利。

提问:“民族自决”是否真正应用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

基于回答追问:这对翘首盼望独立的亚非拉人民将产生何种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战争将亚非拉广大地区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受民族自决原则的影响,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增强。而“民族自决”的破灭不仅激化了亚非拉人民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又成为推动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重要因素。

材料5:出示图片,聚焦延续与变迁。在电子课件展示时,此图的动态演进,形象地展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到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变迁,限于纸媒,此处省略。

提问:对比可知,两次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从某种程度而言,“民族自决”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是学生对此阶段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情况尚无清晰认识,无法精准推断出两次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因此,笔者力图借助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两次大战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通过对比可知,两次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比此前涉及的国家更多、范围更广。简述前一阶段未完成独立诉求的国家在这一阶段仍继续深入斗争。进而可引导学生理解,两次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呈现出更为广泛深入的特点,并明确“广泛深入”为阶段性特点一。

再次出示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教师讲述正值亚非拉人民深受一战荼毒之际,远东的俄国正在发生剧变。

材料6:同时,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对内力求以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且对外摒弃沙皇俄的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殖民奴役,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取消沙皇政府与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订立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③

提问: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基于对十月革命世界影响力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鼓舞作用。讲述十月革命后,列宁有意将世界革命的重心转向东方。1919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其工作重心即为支持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材料7:出示中共一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图片(略)。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未提及相关内容,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借助出席中共一大的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和马林,引导学生认识,在1921年至1927年,特别是在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曾经在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伟大的胜利。讲述共产国际帮助亚洲和拉美多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并支持由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史事。引导学生认识在共产国际的引领下,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转而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结合,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被纳入世界革命的浪潮之中,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引导学生认识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并逐渐成长为领导本国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力量。

基于上述分析追问: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另一阶段性特点可归纳为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并归纳,这一阶段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了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新领导力量。教师应明确指出“新领导力量”为阶段性特点二。呼应前文所述,阶段性特点二突显了时代特征。

材料8:出示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分布示意图(图略)。

设计意图:简述由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社会状况不同,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特点,明确此为特点三。如果说阶段性特点是基于时代特征,那么区域性特点就是基于空间特征。如此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时空观念整体把握这一阶段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提问:不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究竟呈现何种面貌?借问促思,过渡到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回顾本环节,笔者借助图文史料,解释两次世界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特定时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体会历史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归纳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阶段性特点。

探究2:亚洲运动何以走向高潮?

学生在掌握阶段性特点和区域性特点的基础上,对两次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有了一定把握,自然会进一步追问各个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如何进行的。若一味追求详尽,学生最终接收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无联系、无重点的碎片化知识,这显然不符合高中历史课堂应达成的学科素养。课标对于本课的内容要求是: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①因此,后续教学重点应力求透过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各自表现及发展程度,勾勒出这一阶段运动的整体趋势,回应核心问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历史洪流究竟给战后世界带来何种影响。基于此,笔者在选取典型事例并进行描述时有所取舍,教学始终紧扣内容主旨,逐一达成目标素养。

亚非拉三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由于亚洲所涉国家最多、范围最广,因此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亚洲概况。由学生自行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基本状况。教师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的大革命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越南则掀起了由共产党人参与的反法斗争;印度尼西亚在印尼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引导学生体会各国共产党在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走向高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斗争方式多样,出现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笔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将重点落于此。选取印度为典型代表并非意在表明印度可以代表整个亚洲,而是为了突出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独树一帜,旨在说明领导力量、斗争方式的多样化促成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提问:争取民族解放的方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印度独具特色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9: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曾用苦行精神训练了15万非暴力志愿者。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精选了2500名志愿者步行向丹迪盐场进军。这些赤手空拳的志愿者面对殖民者的警棍和铁棒毫无惧色,一批人被打倒在地,另一批又挺身而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队形。在第三次不合作运動中,不仅甘地和国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逮捕,而且还有大批民众陆续被捕入狱。仅在1941年上半年,被捕人数就达2万多。这些以甘地精神武装起来的“坚持真理者”,手持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视死如归,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走进监狱。①

提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何能如此广泛地发动民众?

设计意图:联系前学可知,在甘地成为印度精神领袖之前,国大党与印度民众之间存在着隔阂,国大党虽坚持“印度自治”的目标,但所宣扬的西方式政治理论无法发动广泛的群众运动。而甘地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基于印度全民信教的特点,运用民众熟悉的语言和形式,不分民族、宗教、种姓,身体力行的团结民众为实现独立而斗争。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本环节力图引导学生认识斗争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高潮;抓住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典型内核即可,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局限性,教材与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都有详细说明,可引导学生自学。

探究3:非洲独立何以意识觉醒?

两次大战期间非洲民族民主运动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相对较少,其中埃及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在前列,是这一时期非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典型代表。此外,与亚洲的印度相同,埃及也受英国的殖民压迫,甚至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那么,同样受到英国殖民压迫的埃及,其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和命运是否与印度相同?回应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因此,在本环节中,笔者将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始末。基于对学情的掌握,笔者认为平铺直叙的讲解效果不佳,应尽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尝试从英国控制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意图切入,引导学生体会埃及争取民族独立的现实意义以及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中困难重重的深层原因,力图做到小切口见大历史。

提问:与亚洲相比,非洲民族民主运动有何特点?借设问过渡到本环节,聚焦埃及。

材料10:出示英国占据苏伊士运河航线图(图略)。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放映效果,首先出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往亚洲的航线,再出示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英国通往亚洲的新航线。直观清晰地展现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

材料11:建立在那些地区的任何敌对势力都会直接威胁到大英帝国通往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以及苏伊士运河的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大英帝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这条航海线。③

设计意图:结合上述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引导学生认识苏伊士运河是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它对于英国维持其殖民霸权和海洋霸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进而理解英国对埃及殖民问题的基本态度,为后文做铺垫。

提问:1922年埃及宣告独立,然而独立后的埃及为何没有停止斗争?

材料12:保护英国在埃及的交通安全,包括由英军防守苏伊士运河;保护埃及,防止并抵御外来侵略;保护埃及境内的外国侨民及其财产。④

设计意图:出示文字史料《英埃关系宣言》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认识英埃关系的实质,独立后的埃及其主权依然受到英国的侵犯,与前文铺垫相呼应。

提问:如何看待埃及的独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尽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但是战后殖民体系尚未瓦解,殖民主义势力依然存在,独立后的埃及未能完全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的压迫。由此理解埃及接续发起护宪运动的原因,体会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性。

提问:这一时期非洲其他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概况如何?

引导学生认识埃及的独立发挥了先导作用,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正在进行,非洲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提取信息以分析英埃关系的实质,理解帝国主义的干扰是这一时期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历史解释,突出非洲处于独立意识的觉醒阶段,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探究4:拉丁美洲何以巩固独立?

与亚洲和非洲相比,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最具独特性。一战前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独立,然而独立并非民族民主运动的终点,事实上两次大战期间的拉丁美洲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探寻拉丁美洲继续进行民族民主运动的动因应作为本环节教学的重点。笔者选择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改革——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借助卡德纳斯改革,窥探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两次大战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材料13:出示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示意图(见图4)。

设计意图:基于图像信息认识一战前拉丁美洲多数国家已经实现独立的史实。

设问: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为何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讲述拉丁美洲的代表性国家墨西哥在独立后的发展现状。

材料14: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产量达二千七百一十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墨西哥自己需要石油,都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二倍。②

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怪相?

材料15:1901—1937年,仅美、英、荷三国的石油垄断资本就从墨西哥掠夺了18亿余桶石油,攫取纯利润多达4亿多美元。③

设计意图:基于了解外国资本控制着墨西哥经济命脉,认识欧美殖民国家对独立后的拉美进行经济渗透、政治操控的史实,进而理解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继续进行民族民主运动的现实原因。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简述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土资源,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总统推行了石油国有化运动。

提问:从石油问题中能否推论出这一阶段墨西哥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致力于独立地位的巩固。

材料16:墨西哥自己掌握了石油这一重要经济命脉,大大促进和带动了民族工业的高速发展,1935—1940年,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3%。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墨西哥通过民主改革的方式实现了独立地位的鞏固。

简述卡德纳斯在其他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引领墨西哥逐步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史事。概述拉丁美洲其他地区巩固独立的方式,再次体会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解释卡德纳斯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提升历史分析及归纳能力;认识拉丁美洲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民主运动巩固独立地位。

教学小结:

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图略)。

提问: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基于学生回答,再问:为什么只能“动摇”而不能“瓦解”殖民体系?

材料17: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②

设计意图:出示文字史料,启发学生认识历史运动的阶段性不仅表现在特点上,而且表现在历史作用上。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尚不具备瓦解殖民体系的历史条件,因此只能发挥动摇殖民体系的历史作用。

追问:何时才具备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条件?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四、教学反思

笔者在去年的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决赛的课堂中选择了这一课。当学生得知此想法后曾问过笔者为何不选择一战或二战。笔者深知学生的疑问源于他们对这类内容更熟悉也更感兴趣,而对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问题兴趣不浓。诚然学生的疑虑触动了笔者,但未改初心是因在笔者心中这课的分量不比任何一课轻。课后,有学生认为此阶段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力有限,难以体会其对今后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有何重大意义。有趣的是,几周后教学推进到了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堂中当讨论到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相关问题时,学生们在发言时纷纷提到,当看到殖民体系瓦解后一些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涌现的时候,联想到此前亚非拉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说明当时已然在酝酿此后瓦解殖民体系、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力量,由此体会到两次大战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当笔者听到这样的所思所悟时,深感这节课的用意达到了。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看似仅为民族解放运动长河中的一段,但其实本课中蕴含着诸多对今后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历史因素对于学生深刻理解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有着重要作用。课堂中不断体会历史的延续和变迁是本课的意义所在,也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化研究的动力。

【作者简介】吴斯琴,中学一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本课电子课件已上传至本刊现代纸书资源中,有需要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