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试题信度 构建高效课堂

2021-06-22 04:58周学超
关键词:启示高效课堂

周学超

摘   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提高试题信度和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需要遵循一些共同原则。为解读试题信度特征,提高试题信度,充分发掘试题的价值,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结合具体题例,对这些共同原则进行了提炼总结。具体表现为:课标为本,教材为用;强化基础,拾级而上;与时俱进,导向鲜明。期待助力试题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试题信度;高效课堂;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1-0004-03

试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考试评价环节,还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全面解读试题的特征,充分发掘试题的价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选动作之一。

“信度”是对一道试题的命制标准进行检查判断的系列指标之一,主要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当然在于“高效”,但是,这个高效并非指某一节课,甚至某一个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而是构建一种稳定与可靠的教学模式。构建这种模式与提高试题信度需要遵循一些共同原则。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说明。

一、课标为本,教材为用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层”,命制试题需要站位高远,教学活动也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精神。无论命题还是教学,要想确保方向正确、效果突出,都必须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因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试题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关联程度。如何建立设问与情景材料知识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教材,找一个合理恰当的结合点呢?试题材料的选择必须能够联系起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储备的知识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作答试题时,才会在解读材料的同时联系所学知识,检视每一个题目内容和与之关联的课程标准内容。

课堂教学要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命题也应遵循“用教材考”而不是“考教材”的理念,即试题的内容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是试题的内容要源自于教材、课标或学科知识,如果游离于三者之外,学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就没有了方向,教材和课标也就失去了其权威性地位;二是试题的内容不能依赖教材,既不能按部就班或变相地重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不能按照教材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和续写方式进行呈现,而应是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化、拓展和灵活运用,强调隐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处理和运用。这种要求看似简单易行,实则不然,那种直接或间接复现教材内容的中考题目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毋庸讳言,如果试题过度依赖教材,就会引导学生走向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教材的误区。尽管有的题目采用了新颖的情境,但也是“换汤不换药”,不过是以一种另类的形式变相地“考教材”而已。

不管是如何命制一道成功的试题,还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抑或是如何把握新教材的逻辑层次,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都要从课程标准中获得答案。

二、强化基础,拾级而上

试题考查内容的广度或覆盖率是影响试题信度的重要因素,教学效率高低则是检验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二者在具体操作上都要遵循“强化基础,拾级而上”的原则。以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为例,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记忆基础知识、基本结论,因为能力是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运作,没有了充足的基础知识支撑,能力培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结论,不是“死记”而是“记死”。如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全卷共有11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共涉及61个知识点,85%以上都属于基础知识及基于此产生的基本认识。

“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分配,使其各方面的素养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均能够得到最大幅度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被动接受到主观上愿意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这些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追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为了将其变为现实的成果,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

下面两个例题形式活泼,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区分度大,信度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提升教学效率的启发。

例1.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了反帝平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秋序

例2.1939年,一支八路军队伍活跃于西山地区,经常在夜间袭扰敌人,自称“夜老虎连”,把北平城的敌人弄得日夜不宁。

夜老虎连给日军送了一份传单:“姓中华民族,名坚决抗战,字八路军挺进军,号称夜老虎连。来自万里长征,生在五岳三山,是炎黄的好子孙,农村工厂是籍贯。革命坚决得很,战斗不知疲倦,最恨帝国主义,最爱持久抗战。往来八达岭上,出入居庸关前,卢沟桥头常散步,西直门外总遛弯。

依据故事,说出西山地区八路军的作战方式,以及传单所体现的八路军的精神。

虽然202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减少了对史实记忆的考查,但是,纵览全卷不难看出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大都是以识记能力为基础的。这样做一方面是要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养成各项学科能力,需要占有大量基础知识。相信这种考查思路会保持稳定,它不仅为中考试题保持高信度提供了保障,更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指引。

三、与时俱进,导向鲜明

据观察,北京市进行中考改革后,试题发挥了强大的导向功能,“老师开始带领学生去博物馆教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博物馆参观,社会教育辅导机构也办起了博物馆班,周未带学生参观博物馆。有老师说,北京有多大?只有当我们把课堂搬出校门时才会有所发现。有备课,有讲解,这在考试改革前是不可想象的。”

让我们看看北京2020年的一道中考试题,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游学这一自主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特征。

例3.朝阜路浓缩北京历史,延续城市文脉。某历史社团开展了朝阜路考察活动。

【搜集资料规划路线】朝阜路东起朝阳门,西至阜成门。这条路形成于元代,元大都平则门与齐化门所在位置就是今天的阜成门与朝阳门。历史上这条道路曾被皇宫隔为东西两段,民国时期, 人们才可以穿行于旧时的皇家禁地,东西城交通距离缩短。(题图省略)

(1)依据资料,填写①②处对应的内容。写出朝阜路路线的变化。

答案:①处为阜成门。②处为清朝。变化:历史上这条道路曾被皇宫隔为东西两段,民国时期, 人们才可以穿行于旧时的皇家禁地,东西城交通距离缩短。

【实地考察,主题研究】

以上是朝阜路沿线的几处重要考察地点。从以下主题中任选一个,并选取两个相关考察地点,分别说明考察地点与主题的关系。(4分,仿照示例完成)主题1:近代思想解放;主題2:民俗文化;主题3: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示例:

开放性问题,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命制理念更先进了,试题的呈现方式升级了,试题的信度提高了。试题的“变形”,将传统课堂搬出了教室,将教师的视野扩展到了校外,将学生的体验变得立体又丰富。当这些现象成为今后的主流、常态,“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地生根就有了确定的依托,“五育并举”目标的全面实现就有了现实的路径。这些前景让人欢欣鼓舞,同时,又会影响试题命制环节,为命题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广阔的空间、更稳定的反馈,这必然促进试题信度的提高,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   冉: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24~25.

[2]臧铁军.教育考试与评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108.

猜你喜欢
启示高效课堂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