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单元式教学研究

2021-06-24 10:59彭晓燕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彭晓燕

摘 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在2016年9月提出的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素养要求,各个学科根据本学科的教育特点明确了自身对于核心素养的标准和要求。美术学科以单元式的体系提出了关于美术的五大核心素养要求:图像的识别、美术的表现、文化的理解、创意的实践以及对于审美的正确判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美术的形式解决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可以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单元式教学

早在2000年,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将小学生的美术教材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以及综合·探索四个版块内容。对于新课改中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师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小学美术的四个板块的划分是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每一个板块的学习都有各自的学习重点,并且也能够与其他的学习板块相互衔接、融会贯通。这是一种阶梯渐进式的、开放式的美术教学课程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单元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还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小学生对于美术的这种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单元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要进一步地推行。

一、单元式教学方式可以将相同版块内容融会贯通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美术观念的认知和应用美术的实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形态也十分复杂,对于美术分类和技能的划分也更加具體、细致。同时,人们对于各个基础的美术学科也进行了综合,使其逐渐统整。比如启蒙类的绘画方式就对美术的写实绘画技巧进行了重点训练,更加追求美术造型的准确性。实际上,基础性的绘画分类十分多样,如可分为油画、国画、彩画等形式。对于每一种绘画种类来说,其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每一种绘画种类都有各自的绘画教学材料、绘画技能和绘画方法。针对美术课程的此种教学特点,单元式的美术教学方式可以将小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作为美术学习的出发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梯度的设置和准备。教师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如在进行《年画》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整个课程划分成为:第1课时——年画的起源及背景,第2课时——年画的色彩介绍,第3课时——年画的基本绘画方法,第4课时——年画的创作,第5课时——年画的现代地位。教师采用了单元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点、线、面的串联。年画的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学习,同时让学生突破了美术教学在同一个版块不同环节上的时间限制,进一步实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要求。小学生在完成对美术课程《年画》一课的学习时,不仅仅对小学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有所体验,更提升了创造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

二、单元式教学可以将不同版块内容横向贯穿

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美术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受到环境、条件、人员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的情况是小学生不能够对每个体系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对于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只是进行初步地涉猎,他们总有一些意犹未尽之感,难以满足小学生对美术的需求。教师虽然很遗憾,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小学美术课程采用单元式的教学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进行教学。

1.将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进行糅合。教师可以将现阶段小学生美术学习的课堂特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采用单元式的教学方法,将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版块进行融合,由此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及绘画灵感,对于小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开平碉楼”时,第一课时可以设置课前问题,让学生对开平碉楼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其具体背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绘画方式和图案知识;第三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平面加工设计;第四课时,指导学生如何对“开平碉楼”进行文化宣传,使学生将平面设计图案应用在文化宣传当中。运用单元式的美术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对造型的学习过渡到设计当中,还培养了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2.将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进行融合。小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美术知识的进程,更是一个对于情境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特殊教学方式的理解过程。将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进行融合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石狮”时,可以这样设计课时:第一课时为欣赏古代石狮的造型特点,让学生讨论这些石狮有什么不同之处,运用小学生已经积累的美术知识观察和总结狮子的形态;第二课时则尝试对石狮的造型进行绘画,探究狮子的造型和绘画技巧;第三课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狮造型,并将其变形绘画为卡通的形式。通过这种单元式的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三、单元式教学可以将同一单元内容进行多版块贯穿

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即连续性和阶梯性。小学的美术教学通常是将单元内的美术活动进行融合,如在教师教学“家乡的桥”一课时,运用单元式的形式将课程划分成为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对身边的桥进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桥的作用,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来表现出桥的具体造型;第二课时则让学生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根据自身的制作技能,学习如何制作、设计桥;第三课时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启发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桥。这种单元式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学生现有的绘画水平、制作技巧、思维能力进行水平式的贯穿融合,再加入新的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拓展训练。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生动形象,更好地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整体地体现出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单元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实践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的核心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单元式教学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教师贯彻和执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和探究,并总结教学经验,以此来实现对小学生美术的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康乐.基于微课的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3.

[2]卢楠.小学美术课“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类教学方法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2):152-153.

[3]王鹤.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74.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