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探析

2021-06-29 04:55吴广宇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2期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阅读推广图书馆

摘要:近年来微信小程序在手机端广泛应用,因其具备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即用即走的特性,掀起了各行业积极布局小程序的热潮。文章从微信小程序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深度解读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在数字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功能亮点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公共图书馆应用微信小程序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34

[HJ2mm]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迭代升级,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第一信息媒体,手机端已成为重要的上网终端[1]。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2]。另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20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月活跃用户数(MAU)最高的三大移动互联网应用分别是微信、手机淘宝和QQ,其中微信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移动端的第一应用软件[3]。截至2020年6月底,微信&WeChat的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12亿以上,其中小程序日活跃数(DAU)达到4亿以上,小程序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平台,超过300万个,全网小程序数量相比2019年增长约56.7%,攀升至550万[4]。微信小程序可带来巨大的流量,已成为各行业的共识。积极布局小程序,抢占流量入口,则显得意义重大。本文试对微信小程序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主宣传渠道是“两微一端”,“两微”是指微博、微信,“一端”指移动客户端。微博侧重PC端应用,微信和客户端则侧重移动端应用,例如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客户端因涉及到较大的开发成本和管理难度,加上每个馆的重视程度及推广力度不同,装机量比较有限,推广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2020年8月10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微信小程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查询到734篇文章;以“图书馆+微信小程序”为题名进行检索,只得到36篇文章,在结果中剔除非高校馆和公共馆及小程序开发类的文章,仅剩20篇文章,其中排除高校图书馆相关文章,仅剩10篇研究文章。其中黄悦深对全国图书馆小程序的应用情况做了较详尽的调研;崔秋丽、闵国锋、崔登嬴等人对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推广及应用做了分析,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际数据做支撑。由此可见,微信小程序推广应用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较少。

2 小程序的特性适合搭建阅读平台

小程序是微信于2017年1月9日正式推出的新型应用形态,它依托微信客户端即可直接使用,无需单独下载。其本质是一种轻量化App,但它具有随时可用,用完即走的特性。图书馆在线上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利用小程序平台开发读者易用的阅读平台,是适应时代发展,改进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的重要尝试。公共图书馆理应结合微信小程序的特性,开发具有图书馆特色的小程序阅读平台,并借助微信的高人气、高流量,迅速推广阅读平台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服务。

2.1 小程序开发周期短,兼容性好

微信小程序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完备的云端开发工具,该工具集成了开发调试、代码编辑及程序发布等功能[5],实现各功能的快速上线和迭代,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另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成本较低,所需开发人员少,其基本配置仅为“1设计+1前端+1后台开发”。由于小程序依托微信平台运行,维护流程简单高效。且小程序因为执行了统一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周期短,平均开发周期在一个月内。这为公共图书馆尤其是运行经费紧张的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定制解决方案。

2.2 小程序占用内存少,整合度高

小程序不会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及更新迭代而占用更多空间,可有效地解决挤占手机存储空间的问题。小程序直接采用微信打开或扫码进入,即用即走,直达相关应用且无需下载,大大降低内存占用,且使用一次即可快捷进入。即用即走的特性迎合了大多数年轻读者的使用习惯,碎片化的时间适合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如在微信聊天的间歇,就可以进行一段阅读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2.3 小程序易于传播,推广成本低

小程序借助于微信这个宿主的巨大流量,在传播和推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其入口多而易被用户使用,故其利用率随着微信公众号粉丝体量不断增长。另外,微信小程序的主动式营销模式,契合了行业特点,能够有效地搭建起图书馆与读者间精準互动的桥梁。读者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使用所有小程序,而无需另外下载App。小程序可与公众号对接,在公众号内通过自定义菜单实现跳转,利用公众号的粉丝体量增加小程序的打开频率。

3 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黄悦深于2020年上半年对全国49家省级图书馆及副省级城市图书馆、405家地级市图书馆以及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定级为一级的652家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的数据进行过调研。从应用广度来看,使用小程序的公共馆的比例为33.3%,这表明小程序在公共图书馆中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分类统计数据来看,数字阅读、在线朗读、借阅服务是公共馆应用次数最多的前 3 类小程序,其中数字阅读有291次应用,占比67.8%[6];严栋研究了19个高校及公共图书馆的小程序,发现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六类:阅读推广、空间预约和座位系统、图书搜索、活动展示、交流和游戏[7]。以上研究表明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主推功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阅读推广作为“全民阅读”重要举措和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工作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是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引领者和践行者。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近年来呈现多元化、数字化的趋势,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线上活动广泛开展。笔者认为,微信小程序应该能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现状与功能亮点

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我馆小程序”)于2019年10月初正式上线运行,是集数字阅读、资讯发布、活动推广、应用服务于一体的“阅读小程序”。截至2020年8月28日,我馆小程序注册读者数已达16万余人,资源总访问量超过130万次,日均访问量为3 925次,日均访问人数为543人。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各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大量从线下活动转为线上开展,小程序日均访问量剧增。可以说,我馆小程序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发挥着阅读引领的重要作用,为馆内诸多活动的宣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我馆小程序的闽图简讯栏目和公众号及时联动,舆情应对迅速高效;另外视频板块中突出我館自建资源,如福建文化记忆模块,播放与点评数不断增加,有力地彰显了福建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相较于其他图书馆功能定制方面,我馆微信小程序功能亮点主要突显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整合资源统一入口

目前,我馆小程序已整合了中文在线、中华优秀传统百科库、国研网、畅想之星、爱迪科森、中华连环画等20余万条数据库资源。注册读者仅需绑定读者证,即可免费访问。由于公共图书馆主要通过包库或镜像的方式向数据库厂商采购数字资源,现有数据库厂商的阅读平台种类繁多且建设标准不一,导致读者访问入口繁杂,资源利用率较低。我馆小程序整合了来自不同厂商的电子图书、音视频等资源,采用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对接,实现了跨库一站式检索。读者仅需要一键搜索即可使用,从而大大优化了读者检索效率,提升阅读体验。

4.2 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

我馆微信小程序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阅读服务。系统后台可对读者的相关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读者的阅读喜好并自动向读者推荐相关书籍,做到精准荐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其书籍收藏、阅读笔记等功能,也极大方便了读者。

4.3 建立阅读与分享激励机制

利用小程序,不仅读书免费,多读书还有奖励。我馆微信小程序设计“书券积分”“书券兑好礼”互动环节,读者可以通过完成“每日任务”中的每日打卡、学习15分钟、书籍收藏等操作方式赚取书券,在阅读的同时获得游戏化体验,极大激发用户学习兴趣。公开阅读之星和分享达人排行榜,根据读者阅读时长,实时显示阅读之星排名,设置“学习之星”日榜、月榜和年榜,形成良性互动阅读机制。推出读者推广环节,读者可直接将所喜爱的图书、音频、视频转发给朋友,也可以生成自己二维码将推广海报与朋友们分享,系统根据分享数量给读者排名,这又为将来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4.4 全方位宣传推广

资讯发布模块可与微信公众号形成立体宣传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小程序通过与微信公众号关联绑定,通过开发者ID和开发者密码来调用公众号的access_token接口,来获取公众号文章列表,形成立体宣传矩阵。例如,小程序在首页开设了“闽图简讯”栏目,可直接抓取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读者点击相应链接即可跳转至微信公众号进行查看,点击返回键即可返回小程序首页,实现了小程序与公众号的无缝衔接。另外,小程序可以随时发布信息而不受微信公众服务号每月只能发布4次限制,迅速应对舆情变化。例如,小程序可通过后台随时通过系统消息板块发布图文消息,在突发事件响应上更加游刃有余。

4.5 模块化设计方便推广

小程序可针对不同资源类型设计相应的看书、听书、视频等展示模块,通过标准化设计前端展示页面和后台管理组件,可自主便捷发布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读者服务。如福建省图书馆在视频模块中开设“福建文化记忆”视频专栏,用于发布自主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及地方舞台表演剧目。截至2020年8月,已发布专题片23部100集、福建优秀舞台表演剧目32部230集。极具地域文化认同的视频内容、良好的播放效果和易于分享的特性,在读者群中取得不错反响。在没有单独对该栏目进行宣传的情况下,该栏目总访问量已近10万次。例如《我们的节令美食》专题片、福建地方特色剧种莆仙戏和闽剧的月访问量都在1万次以上,《丝路百工》电视专题片一至三季都是在海峡卫视和省馆小程序进行同步首发,阅读推广效果显著。

4.6 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阅读推广活动

自2019年10月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起至2020年8月,已成功举办四场线上有奖推广活动。通过其功能特性创设符合时宜的活动主题,吸引读者参与活动并主动分享,有效推广了阅读平台、大大增加了阅读平台的曝光量及注册人数,既回馈了老读者,又收获了一大批新读者。例如,2019年10月24日至12月24日,小程序在开通当月举办了首期“阅读之星”“推广达人”有奖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一”),实时公布阅读时长和分享人数排行,鼓励读者通过阅读和分享收获快乐。活动期间,日注册读者数从未推广前的20余人/天迅速激增到800人/天,日均新增注册读者200人。活动期间省馆小程序平台新增注册读者数1.2万人,访问次数达34万次。

又如,2020年4月17日至5月28日,在“4·23世界读书日”大背景下,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传递抗“疫”时期正能量,小程序平台推出“阅读抗疫”视频征集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二”)。利用小程序内的视频点赞模块开设活动专区,将参赛作品分组展示在小程序页面上,供读者点赞及分享转发,最终根据网络投票结果进行评奖。本次活动共发布参赛视频22个,总点赞数3 437个,活动期间小程序访问人数达到7万余人,日均新增注册读者1 600人,总访问量为28万余次。

综上,图书馆选择一定的时间节点,利用平台阅读、分享、点赞在线统计功能举办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适当地给予读者一定奖励来激发其阅读爱好,是阅读平台推广初期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设定注册用户才可参与的条件,在活动期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前往注册并分享阅读体验,在增大平台曝光量的同时,收到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4.7 助力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2016年5月,文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对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广泛关注[8]。福建省图书馆作为首批文化部备案的55家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9],围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已开发出“闽南文化”“行吟八闽”系列,来源于馆藏古籍《宣和北苑贡茶录》的《宣和余韵》茶文化套装,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小程序作为文创产品线上宣传推广的主要渠道,具有低成本、高流量、易用、易分享等诸多特性。目前,已将我馆的部分文创产品陈列在小程序“书券兑好礼”版块中,读者可用累计的书券进行兑换。后续待文创地方政策细则落地后,还将设置增加诸如“文创商城”功能模块,辅助图书馆文创产品展示及銷售,为图书馆落实国家政策、做好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赋能。

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通过丰富的资源储备、个性的资源推送、有效的活动激励、齐全的功能体验吸引了众多关注微信小程序的粉丝。这些粉丝在小程序内可以进行有限的操作,例如搜索书籍、查看资讯、试看电子书等,只有成为图书馆的读者才可以无限制地访问小程序的所有资源。为方便读者,小程序通过与读者数据库接口对接,实现了读者证在线注册功能,小程序粉丝可以通过“我的借阅证”菜单进行电子读者证的注册和绑定,实现“一键注册”和“一键登录”功能,使读者有了更佳阅读体验。

5 存在的问题

5.1 微信小程序共性问题

小程序依托于微信软件,所有的开发规则及开放程度都由微信决定,相对于自主开发的App,在程序的功能性及图形界面上受一定的限制。另外,小程序开发需借助“微信开发者工具”,每次更新要通过“微信开发者工具”上传代码,代码的更新也需要微信审核,故在及时更新上,存在滞后性。另外,现阶段小程序资源页面不能直接分享朋友圈,只能分享到微信群或微信好友,制约了小程序的部分推广渠道。

5.2 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存在的个性问题

5.2.1 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设计风格较单一

目前小程序还缺少完善的顶层设计,功能交叉界面繁琐,用户体验感欠佳。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功能模块都有待于在实践运用中完善,目前的模块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交叉。推荐页版块排列展示,存在盲目堆砌现象,导致版块功能界定不是很清晰、排版布局较为随意,界面冗长,体验度不够友好。且小程序色彩风格是以清新福建蓝为主色调,包括导航区背景色和图标颜色,目前只有这一种配色,略显单调,读者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5.2.2 资源分类不够规范,个性化资源少

目前,福建省图书馆微信小程序整合了20余家数据库厂商数字资源,这些资源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分类重建,存在资源分类较随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分类菜单中的看书栏下设的数十个子分类仅根据不同厂商电子书类别元数据标引来设定,导致分类类别层级不统一,上下位类混合杂乱,重复分类等。且小程序主要资源类型为图书馆已购买数据库及自主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和福建优秀舞台剧目视频等,本地特色资源仍不够丰富。

5.2.3 小程序与读者互动性不足

我馆小程序现阶段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读者粉丝群体有限,主要以主动向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服务为主,与读者的互动性欠佳。目前与读者的互动仅限于读者给书籍、音视频点赞、读者向图书馆荐书等,属于单向互动,图书馆从互动中得到的信息较少。

5.2.4 推广力度尚显不足

小程序自2019年10月起运行至今,总共只举办了两场线下推广活动和4场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总体而言,主动推广力度尚显不足,受制于人员与活动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馆小程序的主动推介力度规模很小,活动还处于被动访问、无序利用的状态。从前文可见,在活动开展期间小程序的注册数和访问量迅速增高,一旦后期没有活动做支撑,小程序访问量则迅速下降。

6 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运营改进策略

6.1 改进系统功能设计,提升用户阅读体验

在使用过程中梳理我馆小程序功能框架,合并同类项栏目,统一版块资源的缩略图展示数量,优化首页推荐栏目下设版块。结合用户体验反馈,将用户体验摆在首位,根据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获得用户体验反馈,并及时吸收合理建议及对系统功能进行改进。“摸着石头过河”是顶层设计的基础,顶层设计后仍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对原顶层设计进行完善、更新和升级,以达到最优的设计路径。

6.2 统一分类体系与项目标准,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力度

针对目前小程序存在的分类杂乱无序、栏目间层级关系含混不清、项目设置随意性等问题,可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现有资源栏目设置进一步标准化分类,明确界定统一的上下位类层级关系。加强对现有数据资源的重新整合,重点梳理各栏目下各子类目的资源层级关系,明确其上下位类关系,从而保证用户获取资源更加便利快捷。

6.3 突出个性化设置,新增特色资源板块

我馆小程序虽解决了不同数据厂商数字资源统一检索问题,但要让普通读者成为“忠粉”,小程序平台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设置及定期更新地方特色优质文化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可适当增设界面可选主题包,不同主题包内含不同的背景色调与标志图标设计元素,让读者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配色,凸显个性化服务。通过优化后台大数据分析引擎,提升用户画像的精准度,提高智能荐书的准确性。如福建省图书馆除不断更新及新增《福建文化记忆》专题片视频资源外,还可加入其他特色主题阅读品牌,如“东南周末讲堂”“正谊小学堂”“福建礼仪文化慕课”“馆员荐书”等视频资源。

6.4 引入运营团队,加大推广力度

目前我馆小程序运营管理人员只有1人,且不是专职负责,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馆里应加大小程序运营的人员投入,引进年轻有活力、有冲劲、敢干事的新媒体推广方面的相关人才,最好能做到专岗专职,并做好任务分工。一方面,提前做好年度推广活动方案及预算,按年度策划不同主题的线上与线下推广活动,在不同时间节点推出,做到平台宣传推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加强与图书馆新媒体矩阵的宣传联动,联合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立体矩阵式宣传推广。同时,还可鼓励馆员个人参与小程序的宣传推广工作,形成由点及面全方位传播,全力打造图书馆自有阅读品牌。

6.4.1 利用“学习之星”模块,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借助我馆小程序的“学习之星”模块,可定期举办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对限定时间、限定书单下的读者阅读时长、分享次数等数据排名,设立一定的奖励环节来吸引读者眼球,既达到了阅读推广的目的,又达到活动宣传事半功倍的效果。

6.4.2 利用视频点赞模块,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在充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借助各节日活动的大背景,传递正能量,通过视频点赞数据源的收集,分析点赞群体读者特点及热点聚焦,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热点的数字阅读推送。可利用图书馆小程序内的视频点赞模块,开设活动专区,将参赛作品分组展示在小程序页面上,供读者点赞及分享转发,最终根据网络投票结果进行评奖。

6.4.3 利用后台数据统计功能,为模块设置提供依据

小程序后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包括读者的阅读喜好、阅读时段、操作习惯等,有利于及时调整其模块设置和服务策略,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推广。通过统计图书馆的资源访问人数排行榜情况,分析访问人数最高栏目的详细信息与使用情况,从而为今后活动模块的合理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6.5 不断开发具有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新模块

6.5.1开发书友会栏目,增强读者间的交流

可以由图书馆创建特定的主题书友会栏目或由读者自行创建相关主题的书友会栏目,由后台审核后发布。读者可以自行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的主题书友会,在书友会栏目内可以参与相关主题图书的阅读和荐读活动。通过个人阅读打卡、组队打卡、阅读时长、与兴趣相同的读者共读一本书,举办阅读比赛或者书评比赛,还可与兴趣相同的读者留言互动,留言经后台审核后即可发布。此举不仅可以增强读者间的交流,让阅读不再孤独,也让小程序平台有了更多的趣味性,既提升了阅读平台的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又有助于优秀资源的推广。另外,线上书友会的举办也为线下读书分享会的举办做好准备。

6.5.2 开发读者评价体系,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在每一个电子书、听书、视频资源页面,除了现有的收藏及点赞按钮外,可以增加留言模式。管理员可以在后台回复读者留言并可选择是否将读者留言在资源下方显示。留言可以增加读者的互动性,并有助于管理人员掌握资源的受欢迎程度,并及时进行资源的调整。

小程序作为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最具亮点的功能应用,其特有的使用便利性决定其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使用热度呈逐年上升态势。图书馆应主动把握好其运用方向,牢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以满足群众基本阅读需求为目标,利用小程序自身的技术运营特性,开发出契合本馆特色的阅读推广模式,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作为读者开放式学习中心的资源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网.《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在京举行[EB/OL].(2018-11-17)[2020-09-15].http://news.cssn.cn/zx/bwyc/201811/t20181117_4777273.shtml.

[2]中国网信网.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9-29)[2020-09-12].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3]Trustdata大数据.2020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_内容[EB/OL].(2020-11-19)[2020-11-20].https://www.sohu.com/a/432844662_503324.

[4]即速应用.2020小程序年中研究分析报告[EB/OL].(2020-08-07)[2020-10-13].http://www.199it.com/archives/1097064.html.

[5]张学敏.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体质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2):103-106.

[6]黄悦深.我国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应用调查[J].图书馆学研究,2020(12):38-39.

[7]严栋.我国图书馆微信小程序使用现状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10):60-63.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2016-05-16)[2020-10-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16/content_5073722.htm.

[9]文创产业评论.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全名单(共154家)[EB/OL].(2017-01-20)[2020-10-22].https://www.sohu.com/a/124774978_488901.

作者簡介:吴广宇(1983-),男,福建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与推广。

(收稿日期:2020-11-01 责任编辑:张静茹)

猜你喜欢
微信小程序阅读推广图书馆
图书馆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