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化策略

2021-07-08 03:48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李欢欢邓勇程新王月霞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公众图书馆

文/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李欢欢 邓勇 程新 王月霞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纸媒面临着巨大挑战。自2011年,高校图书馆紧跟时代潮流,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与读者见面。现代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外,更偏向于利用移动设备达到休息的目的,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纸质和电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但如何将图书馆资源推广出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用户分析、内容分析、消息分析、活动分析等方式,利用推文内容、推文阅览量、分享次数、阅读完成率等指标,分析高校学生的粉丝黏性,从而优化高校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服务。

一、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现状

自2018年起,公众微信号内容和功能做了诸多改动,包括调整公众号菜单、推送内容和形式等。初始名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公众号”,后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宗旨是为广大师生服务,提供图书馆纸质和电子资源的宣传,信息共享等。微信公众号共包括3个子菜单:1.我的图书馆。2.最新动态。3.常用服务。子菜单中的栏目会根据活动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不断完善。

本文通过公众号后台数据,分析读者需求。2020年公众号阅读量比去年相比增加了336.72%,全年点赞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02.27%(数据采集均截止至2021年1月31日)。

(一)公众号用户分析。2018年关注人数33人;2019年累计关注人数2528人,增长了75.61倍;因2018年公众号推文并未完全开展,关注人数多为技术人员和图书馆内部人员,为完善公众号的建设提供意见和思路。2020年关注人数6977人,年增长率为175.99%;至今关注人数7022人。

由图1可知,微信公众平台自2019年开始粉丝激增,主要原因是现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具有便捷性、时效性、成本低等特点,在纸质资源逐渐被数字资源取代的情况下,仅依靠图书馆藏书和常规的读者服务并不能增加读者到馆率。图书馆的服务不能被动去发掘,主动走进同学们已经成为趋势。

图1 2018-2020年关注人数

表1 阅读量排名前十名

由图2可以看出,公众号关注人数的年龄分布多趋于18-25岁之间,多为大学生,本校教师对公众号的关注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推文内容与学生关联性更强,然而,教师也是本校的主流群体之一,对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也很大,分析教师的主要关注点,增加与教师相关的推文很有必要。

图2 年龄分布图

(二)内容分析。2019年发布推文54篇,2020年发文157篇,2021发文1篇。根据阅读量对3年推文进行排序。

通过上述数据,2018-2020年,关注人数持续增长,2020年推文上榜率更高。根据送达阅读率和阅读完成率可以看出,关于图书馆的开放通知,广受同学关注,推文标题内容越明了,粉丝黏性越大。根据特殊时间的相关热点推文,同学们的关注度较高,分享率也明显增加,例如《【通知】中医数字图书馆开放啦~》,公共卫生事件突然而至,导致本校师生在家线上教学,电子教科书的需求很大,中医数字图书馆及时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四六级考试前,关于银符数据库的推广,分享率极高,且存在一人多次分享的效果。第3条和第5条推文,拟人化的语言,也更容易产生共情性,快速被接受,融入同学们的生活。VPN的需求量很大,与网络中心沟通后发布《VPN的使用手册》推文,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为方便查找,省去烦琐的翻页寻找,将其设置为关键词回复直接跳转至原文,加大了该推文使用的便捷性和利用率。

(三)消息分析。根据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采用一次性采集信息原则,对2020.9.1-2020.1.30的关键词回复消息进行收集。

详见图3可以看出,VPN的获取位居榜首,与推文VPN的使用说明的总阅读量成正比,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得到本校师生的认可。

图3 消息关键词出现次数前十名

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到馆率很高,“一座难求”的现象每天上演,为此图书馆及时出台座位预约系统,方便同学到馆,也避免“小争执”产生,通过对话框直接输入座位或者预约,直接跳转座位预约指南,及时为同学们送上一份温暖。数据库设置关键词回复,节省了师生寻找数据库教程的时间,内容与技术的统一,更有助于为读者提供创新服务。

关键词回复功能及时解决了人工重复工作情况,解决了劳动力浪费的问题,但同时关键词回复的更新要时刻关注,时事热点的切换,关键词的设置是否合适,都需要老师进行审核。

(四)活动分析。在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下,活动参与人数和获奖人数都有显著提升。如:由安徽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主办的“EBSCO杯”文献信息获取体验大赛,2018年参与人数10人,二等奖1人;2019年参与人数17人,获奖人数1人。2020年采取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参与次数达到331次,参与人数有117人,获奖人数12人,2020参与人数的年增长率达到588.24%。活动的参与人数与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成正比,详见图4。

图4 2018-2020年“EBSCO杯”参与人数与获奖人数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时效性很强,碎片化阅读方式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但是弊端也很明显,一个用户会同时关注多个公众号,有价值的推文很容易被淹没,能被读者阅读到的几率很小。综合各种因素,关于最近重要的活动推文,可以在比赛开始前、比赛中段、比赛结束都进行推文制作并发送,每个时期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比赛近况,激起同学们的竞争精神,并根据同学们的信号反馈,为下次活动吸取经验。

二、建议

(一)发展教师读者,开展创新服务。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论文检索、查重与查新等服务应逐步跟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通过线上方式解决,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教师群体提供精准全方位服务。基础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要善于发现不同身份读者的需求,特别是教师群体,教师作为高校的主力群,权威性较高,得到老师的认可,对公众号的吸粉有重要作用。

(二)关注不同时间段的热点,提高原创推文质量。文章质量优和原创度高应作为推文的主要选择方向。由后台数据可以看出,除去图书馆通知类推文外,推文阅读量高,送达阅读率高的文章,多是与读者需求密切相关,且经过反复修改,有一定创新的文章。例如《座位预约指南拒绝占座,我们是认真的!》,推文标题简单明确传达图书馆态度,也让同学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这类推文粉丝黏性较高。因此结合不同时间段,推出紧密相关的原创推文,应是高校图书馆老师后续审核推文的原则。

(三)完善服务团队,加强互动形式。微信公众平台工作不是简单的日程维护,优秀的团队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制胜法宝。目前我馆刚组建了志愿者服务团队,各部门服务方式有所不同,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有阅读推广团队、信息素养团队、新媒体团队投身其中。团队人员之间存在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等问题,这对每个团队的领导者都是考验,多举办线下会议以及不同形式的团建活动,加强交流,快速熟悉起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人际交流能力。

三、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解决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面临的信息传递不对称问题。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适应信息的快速发展,多尝试信息化方式,例如微博、微信等碎片化阅读平台,以优质、创新的内容为支撑,结合我馆已有的各项读者服务及图书数字资源,从全局意识指引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垂直传播,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撞击转化为信息传播渠道的碰撞,读者在阅读的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内容+技术+运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开展全方位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使碎片化阅读平台真正成为图书馆面向读者的“代言人”。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公众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Two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 Classroom-Based Study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列入名录: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
图书馆
小米
——最易得的助眠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