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2021-07-09 09:37宋亚明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淮南时间段师范学院

宋亚明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近年来,在我国物质日益丰富、交通便利和电子产品不断普及、城市化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数据显示,世界各国中60%—85%的成年人没有达到维持健康所需要的体育参与水平[1]。体育参与不足是心血管疾病、结肠癌和某些肿瘤、骨质疏松、Π型糖尿病、超重、高血压、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的确定危险因素[2]。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机制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性特征的复杂工程,主要体现在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3]。本研究针对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进行研究,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淮南师范学院四个年级非体育专业800名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参与行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校图书馆中关于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成果,搜索出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有关的文章,分类整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

2.问卷调查法

发放800份,收回789份,回收率98.6%,有效问卷727份,有效率90.9%。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分类,采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的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参与行为也称运动参与(sports participation),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投入。其特征为参加活动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两部分的不同表现及其相互关系[4],体育参与是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体育参与包括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观摩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社会化过程[5]。所谓体育行为是人以身体运动为手段满足身心需要的专门活动[6]。

(一)参与行为要素现状

1.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频度

表1数据显示,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最高的是一周0—3次,比例为48.8%,数据说明一周内锻炼频度上女大学生选择0—3次居多;其次是进行3—6次,达到36.6%,这是比较理想的体育参与行为的频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课外锻炼的习惯,规律进行体育课外锻炼,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6次以上的占比7.7%;不参加的最少,占比6.9%。

表1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锻炼参与频度(n=727)

表1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数据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P<0.01,说明四个年级女大学每周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占比最高的为0—3次,而大四占比最高的为3—6次,且大四年级的数据体现是最好的,说明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学生更加重视身体健康,锻炼越来越科学化。其中数据较差的为大三年级,这与学生的学业多数集中在大三年级有一定的关系。

2.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选择

表2数据显示,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段的选择上,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晚上这个时间段,占到总人数的37.6%,但这个时间段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占比不是最高,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上晚自习,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都是自主安排时间的,所以,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早上的占到了28.2%,说明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习惯早锻炼的;下午这个时间段没课的学生都会选择运动一下再去吃晚饭或洗澡,占比25.3%;在上、中午这两个时间段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比较少8.9%,这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相关,上午大多数同学都有课,中午时间短。

表2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锻炼时间段选择(n=727)

表2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数据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P<0.01,说明四个年级女大学生每周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选择具有显著性差异。选择最多的:大一选择早上的最多,占到总人数的42.2%;大二选择下午的最多,占到总人数的33.7%;大三、大四选择晚上的最多,分别占到总人数的48.4%、50.5%。四个年级在锻炼时间上选择各有特点,从数据看也体现了年级特点。

3.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7]。

表3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数据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P<0.01,说明四个年级女大学生每次课外锻炼的持续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30—60钟的比率最多,占到了50.3%;其次是30分钟以下,占到了26.6%;达到国家标准进行体育课外锻炼有1个小时以上的只占到了17.5%。

表3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锻炼持续时间(n=727)

4.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

表4数据显示,女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隔网对抗最多,占到了32.6%;选择排在第二的是难美性运动项目,占到30.4%;有氧、体能类项目占到的比率为29.2%;最少的为同场竞技类,只有7.82%。总体符合女大学生特点,同场竞技类项目特点对抗性比较大,所以女大学生选择比较少。有氧、体能类项目选择能达到29.2%,与现在国家政策有关,因为明确规定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不允许毕业。

表4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数据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P<0.01,说明四个年级女大学生课外锻炼项目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大四选择有氧、体能类项目最多,所占比例都超过了40%,而大一、大二选择难美性运动项目的最多,所占比例都超过了40%。这种现象与大一、大二学生有体育选项课,选择适合女生的项目后,需要考试合格。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考核的要求了,在项目选择上选择与体质测试相关度高。

表4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锻炼项目选择(n=727)

(二)影响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1.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

表5数据显示,在参加体育课外锻炼的目的选项中,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选择最高的是应付学校体质测试和体育课考试,所占比例高达72.5%;其次是为了减肥、塑形,占了58.3%,因为女生普遍对自己的身材要求很高;有38.5%的女大学生是为了人际交往;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也占到了31.9%;只有10.7%的学生是为了掌握技能,参加比赛。

表5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锻炼的目的(n=727)

2.女大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原因

下页表6数据显示,学校环境和学习负担是影响因素中占比最多的两项,都超过了半数人选择,分别达到了59.0%、51.4%,说明淮南师范学院的体育基础设施较差,达不到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需求,同时学校规定大一、大二学生必须上晚自习,无形中也增加了学习负担。

表6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n=727)

没有同伴、缺乏组织引导、不擅长运动这三个因素占比比较接近,分别是37.8%、37.7%、33.8;其次是没有养成习惯、没有时间、怕累缺乏兴趣;最少的是身体原因,只占到5.8%。

三、结语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女大学生,在每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时间段选择、每次持续时间、锻炼项目选择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锻炼频度大四年级的数据体现是最好的,较差的为大三年级;在锻炼时间段上,四个年级选择各有特点,从数据看也体现了年级特点;每次课外锻炼时间,达到国家标准1个小时以上的只占到了17.5%;运动项目的选择,大三、大四选择有氧、体能类项目最多,大一、大二选择难美性运动项目的最多。

淮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应付学校的体质测试和体育课考试,比例高达72.5%,其次是为了减肥、塑形;学校体育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是影响学校体育各项活动开展质量和效果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9],影响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原因是学校环境和学习负担,都超过了半数人选择,分别达到了59.0%、51.4%。

猜你喜欢
淮南时间段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