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干预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2021-07-09 09:37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敌意攻击性积极情绪

张 惠 孙 璐 戴 冰

(成都医学院 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攻击性(aggression)是“个体试图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的心理或行为”,包括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1]。不恰当的攻击性不仅会给个体自身带来困扰,还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控制攻击性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攻击性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现象,由此引发的校园暴力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校园是攻击性的多发场所,国内有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攻击行为[2]。关于大学生攻击性的发展特点,目前国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吕路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攻击性在1、2年级呈上升趋势,2、3年级以后逐渐下降[3];而谭兴秀等人的研究则显示,大学生的攻击性总体上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递增的[4]。王健等人对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攻击性特点在年级上并无显著差异[5]。从性别差异来看,很多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总体攻击性并无显著差异,但男性比女性容易出现外显的攻击性行为[6]。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因素、学习和经验因素是造成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7]。此外,攻击性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认知特点等因素也有密切联系:有研究指出挫折、压力和负性情绪能预测青少年的攻击性[8];低自尊与高攻击有关[9],施国春等通过元分析发现攻击性和自尊之间有中等程度的负相关[10];还有研究者指出相对剥夺感与攻击性呈正相关[11]。关于攻击性与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有研究发现攻击性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中性刺激进行敌意归因[12];价值观、对攻击的态度和信念以及长期的抽象目标会影响个体的攻击预备性[13]。

由于各流派对于攻击性的看法不同,对于攻击性的干预方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传统干预方式包括认知行为训练、移情训练、游戏疗法等。传统的干预方式专业性较强,多针对的是已经表现出较强攻击性的对象;而发展性干预,则不区分个体是否具有攻击性,主要通过课程化的心理训练,提升个体的社交技能,帮助其掌握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改变和整合学校气氛来减少或消除攻击行为[14],但如何将攻击性干预措施课程化和普及化,仍然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积极情绪能激活个体正向行为,减少负面情绪效应和行为,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5]。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爱、幸福、感恩、乐观”等积极情绪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书写表达、感恩训练、正念冥想等都是常用的“积极情绪”干预手段[16]。很多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干预不仅能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还有助于降低抑郁等消极情绪[17],减少攻击性和暴力行为[18]。

综上所述,攻击性的传统干预方式主要是针对表现出明显攻击倾向或已经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个体进行干预,这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方式,结合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预防出发,采用积极情绪干预手段,在校园中将积极心理干预发展为一种“普及教育”,更能有效地降低攻击性,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考察积极情绪干预对大学生攻击性的作用,以期寻求一种高效而便捷的普及化手段降低攻击性,减少校园暴力,帮助学生积极社会化,顺利转变为“社会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在某大学抽取161名学生,年龄17—21岁,平均18.6±0.78岁,按班级分为4组:感恩事件记录组48人(男生19人,女生29人,下简称“感恩组”),愉快事件记录组30人(男生9人,女生21人,下简称“愉快组”),任意事件记录组30人(男生5人,女生25人,下简称“任意组”),对照组53人(男生18人,女生35人)。

2.研究工具

《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简称CC-BPAQ)[19]。CC-BPAQ包含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四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攻击性总分为各分量表分数相加,得分越高,表示攻击性越高。本研究中,CC-BPAQ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3,四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693—0.825。

3.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设计,两次测量间隔4周。前测让所有被试独立完成《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然后以持续记录感恩事件和愉快事件及其情绪体验作为积极情绪干预的过程。实验中,将被试按班级分为4组,分别要求:感恩组每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令自己心怀感激的事件,并描述当时的情绪体验;愉快组每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件,并描述当时的情绪体验;任意组被试每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任意事件,内容不限;对照组没有任何要求。

实施干预的4周内,要求被试每天记录相应事件,按照自愿原则,被试可以随时退出实验。课题组每周对被试的完成情况进行追踪统计,每周记录次数5次及以上者为有效被试予以保留,记录次数少于5次的被试作为无效被试予以排除。实验进行4周后进行后测,所有有效被试再次独立完成《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

二、研究结果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4组被试在干预前后的CCBPAQ评分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干预前后各组被试的CC-BPAQ 评分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各组被试的CC-BPAQ 评分比较(±s)

?

1.干预前后攻击性状况的组间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干预前后攻击性状况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各组被试的攻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各组被试的攻击性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2.各组被试在干预前后的攻击性差异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被试干预前后攻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接受积极情绪干预的感恩组的被试敌意得分(P<0.01)和攻击性总分显著降低(P<0.05),愉快组的敌意(P<0.05)和易怒性得分也显著降低(P<0.05),但身体攻击得分有所上升(P<0.05)。未接受积极情绪干预的任意组和对照组的攻击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

表1(续)

三、讨论

1.积极情绪干预对攻击性的影响

本研究以持续记录感恩事件和愉快事件及其情绪体验作为积极情绪干预的手段。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为期4周的积极情绪干预并未在感恩组、愉快组与任意组和对照组之间造成显著差异,未能很好地验证研究假设,也未能验证先前的研究结果[18]。究其原因,为探索易于课程化和普及化的攻击性干预手段,本研究采用了整群抽样的方式,导致难以平衡性别比例,样本中女生比例相对较大。一些研究显示,男性的身体攻击和冲动相比女性更为明显[20],因此,本研究的样本总体可能身体攻击和冲动水平偏低,下降空间不大,从而导致积极情绪干预只对大学生的敌意和易怒性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在身体攻击和冲动等方面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研究结果。

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对被试进行了个别访谈,一些被试认为4周的干预时间较长,有很多被试(特别是男生)中途退出,最终保留下来的可能多属于合作性较强,攻击性较低的个体,因此,积极情绪干预对其攻击性降低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干预非但未能降低大学生身体攻击,甚至愉快组被试在身体攻击上还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能为找到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

另外,通过对干预前后的组内差异比较发现,积极情绪干预后,感恩组的敌意和总体攻击性显著降低,愉快组的敌意和易怒性显著降低,而任意组和对照组的攻击性没有显著变化,说明积极情绪干预在降低大学生攻击性上具有一定作用。

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是否出现攻击性取决于对情境的加工和解释,学会感恩和维持积极心境能够促进大学生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降低敌意和攻击性。因此,在学校和家庭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回忆、记录和分享愉快的、值得感恩的事件和积极情绪,并养成习惯,将有利于降低敌意,从而降低攻击性,减少攻击性行为。

鉴于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对于积极情绪干预对大学生身体攻击和冲动的改善作用还需进一步考证。

2.积极情绪干预的实施方式

本研究以持续记录感恩事件和愉快事件及其情绪体验作为积极情绪干预的手段,对降低大学生的敌意攻击产生了一定效果。相较于简单记录积极事件[21],持续记录积极事件及当时的情绪体验,干预效果更为明显。

因此,以书写表达为主要形式的积极情绪干预是一种降低攻击性的有效手段,可以以课程化的方式进行推广,在推广过程中,需注意:

第一,强调对积极事件和积极情绪的共同书写。

第二,激发主动记录积极事件和积极情绪的动机,鼓励大学生养成长期记录的习惯,但不宜以作业的方式进行。

第三,鼓励个体分享积极事件及积极情绪体验,学会主动寻找积极生活事件。

猜你喜欢
敌意攻击性积极情绪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青少年外显、内隐攻击倾向与敌意归因偏差关系研究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短暂相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二维码
跟踪导练(二)(6)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