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故都的秋味”,品秋天的深情

2021-07-11 11:15陆素敏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连贯

陆素敏

[摘   要]《故都的秋》成为经典散文之一的关键在于其结构,主要表现为秋天景物的整合与作者情感的变化。“故都的秋味”统领全文的景物,串联作者的情感,强化了文章横向的景物内聚和纵向的情感连贯。在内聚和连贯的合力下,故都秋天的景物与作者的情感相互交融,进而显现了文章结构的有机统一性。

[关键词]秋味;内聚;连贯;《故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06-03

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郁达夫《故都的秋》享有较高的评价,并且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成为学生的必学篇目。这篇文章以故都秋天景物为描写对象,把“故都的秋味”一贯到底,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本文将从结构切入,探讨《故都的秋》在景物内聚和情感连贯方面的特点,揭示其景物的有机整合方式,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进而解构“故都的秋味”,展现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深情。

一、横向的景物内聚:“故都的秋味”统领全文的景物

对于散文的鉴赏,孙绍振先生指出,我们要防止一种迷信,或者一种误解,以为散文只能是抒情的。即使是抒情,也不一定是美化的、诗化的,也可能表面上是琐碎的、煞风景的、不优美的。这里所说的“琐碎的、煞风景的、不优美的”正是《故都的秋》中作者对故都秋天景物择取的角度,也是探究文中景物有机整合的指向。郁达夫笔下的秋天景物都是冷色调的、琐碎的、煞风景的,在“故都的秋味”的统领下,构成一幅雅俗与共、闲情与落寞相交融的故都秋景图。

在《故都的秋》中,开篇郁达夫就提出了“故都的秋味”,而后以秋雨“有味”、秋的“深味”以及秋的“回味”链接全文,把所有看似散乱的、具有故都秋味特质的景物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以“故都的秋味”为中心的同心圆。在这个同心圆中,“故都的秋味”占据中心,将自身的特性辐射到每一个景物上,而每一个景物又以自身所具有的故都秋天的特质反衬“故都的秋味”,这能有效凝聚文中所提及的秋天景物,真正体现文章的有机统一。从景物的情感色彩来看,《故都的秋》全篇的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南方的秋天景物,如凋谢得慢的草木、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另一类是故都的秋天景物,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碧绿的天色、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疏落的秋草、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鸣、寒凉的秋雨以及奇异的果树等。这两类秋天景物的情感色彩都是暗淡的,但是对于第一类秋天景物,郁达夫予以“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的评价,而对于第二类秋天景物,郁达夫却予以极高的评价:“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两类景物相比,第二类秋天的景物为何能得到郁达夫如此高的评价?一切皆来源于这类景物具有相似的内在性质。例如,一椽破屋沧桑而有韵味,一碗浓茶搭配“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得环境静谧而悠闲。日光透过槐树的叶隙,稀稀疏疏地落在“破壁腰”上,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而牵牛花颜色越浅便越淡漠,越淡漠就越“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底下的枯草,以淡黄的色彩表现着生命的衰败,与天、与屋等融为一体,勾画出秋景的暗淡与衰败,悲凉之意由此而出。此时,驯鸽穿插在小院中,在小院的环境衬托下,给人以惶急之感。秋槐落蕊,无声无色,静躺于地。扫痕的“细腻”与“清闲”,告示着“春华凋尽,露华渐浓”,凄清与寂静荡漾于天地间。作者潜意识的落寞顺势而起,秋天的“清、静、悲凉”透过肌肤直击内心。秋蝉残鸣,随处可听,打破了秋天的死寂,同时又反衬出秋的“清、静、悲凉”。秋雨沥沥,息列索落,寒意渐浓。雨后湿冷的空气同样散发着“清、静、悲凉”之意。“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起,沙尘满天,进一步深化了秋的“清、静、悲凉”,使人在震惊中多了几分寒意。可见,这些景物除了情感色调都是偏于暗淡以外,还在“物序与人心”的碰撞感怀中,深化了“清、静、悲凉”之意。这使得具有相似性的景物在交叠、整合、凝聚中,实现同向合力,增强了“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彰显了故都秋天的特点,引人生发悲凉之意、落寞之感。

首先,郁达夫写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以及潭柘寺的钟声等,这些都分布于故都不同的地方,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些具有地方性色彩的景物汇聚在一起勾勒出的是宏大的、声色兼具的故都秋景图。接着,郁达夫把笔触转移到院内细微的景物上。“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是坐在一椽破屋的院子里,泡一碗浓茶,边喝边抬头时看到的。随着视线从高到低的转移,半空中的训鸽、槐树底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牵牛花底下那疏落的秋草逐一进入秋景图,进而使得这幅秋景图因琐碎而细致,一种真实的美油然而生。而后,郁达夫通过刻画故都所特有的“衰弱的秋蝉的残声”以及寒凉“有味”的秋雨,给这幅秋景图“撒下”了悲凉的意蕴。最后,郁达夫描绘了北方的果树,展示了秋果在秋风中拼尽所有能量后的灿烂绽放,并指出“果子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从宏大的故都秋景图到故都小院内的秋景图,画面逐渐缩小,景物逐渐“有味”,“故都的秋味”愈发浓郁。这些画面中的所有景物“以类相聚,不相杂乱”,共同合力,衬托出“故都的秋味”,形成以“故都的秋味”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由上可见,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择取的景物虽然琐碎,但是具有故都特色;虽然不优美,但是具有清、静、悲凉的韵味。这些具有相似性的景物在“故都的秋味”的统领下有机合成整体。在画面的转换中,这些景物所蕴含的“细腻、清闲与落寞、深沉”相互交叠、相互融合,共同合力反衬“故都的秋味”,进而使全文的景物和“故都的秋味”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同心圆。

二、纵向的情感连贯:“故都的秋味”串联全文的情感

“ 散文写东西,可以很散,很杂,但它里面有一条线索是很凝聚、很集中的”,这条线索正是作家的情感。在散文中,作家往往会把自身的感受融入句子中,因此要把握作家的情感就需要抓住“流露心扉的语句”,并层层分析,细细品味。

郁达夫把自己对故都秋天的情感都熔铸在了文章开头的“想饱尝一尝这‘秋”、中间的“觉得有点儿落寞”以及結尾的“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充分展现了情感的连贯性。开篇郁达夫就交代了“故都的秋味”是清的、是静的、是悲凉的,而他对于这样的“秋味”是欣赏的、认可的。因此,他不惜从千里之外的杭州赶往北京赏秋,以饱尝“秋味”。郁达夫选择描写的不是丰收的场景,而是萧瑟的景物,如疏落的秋草、满地的落蕊等。这些景物是细微的、容易被忽视的,色调是暗淡的,展现出的不是浓烈炽热的情感而是寂静之感、悲凉之意。郁达夫选择这些秋天景物,并将自己的感知和情感渗透到它们身上,以实现客观与主观的融合。如萧萧而下的落木被清扫后,地上一条条扫痕静躺于树荫下。这展现的是客观的安然与清闲,悄然间唤醒的却是郁达夫主观的落寞之感。这种落寞之感是埋藏在郁达夫的潜意识中的,是深层次的,是不为郁达夫所感知的。朱光潜先生表示,在沉静中经过回味,情感便受思想熔铸,由此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从而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郁达夫在这般寂寥的秋景前,感受到的是寂静、悲凉,潜意识里的落寞也因此被唤醒,反过来附着于景物上,与景物散发的安然和清闲相交融,并酝酿成“故都的秋味”。与南方的“秋味”相比,郁达夫显然更欣赏“故都的秋味”,他甚至愿意用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取北国秋天三分之一的零头。在这场“交易”中,郁达夫身处故都欣赏秋景,内心涌动的情感是个人内心的落寞与赏景的喜悦的叠加与交融。故都秋天的景物是衰颓的,唤醒的是郁达夫内心深处的落寞之感,同时故都秋天的景物又是清闲、宁静并带着几分细腻的,与喧嚣的世界、浮躁的人心形成强烈的对比。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情感是炽热的、浓烈的,如民间做菜时“想要甜,加点盐”一样。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的情感由“故都的秋味”串联成线,具有丰厚的意蕴。

通过探究“故都的秋味”所包含的情感意蕴,能够领悟到郁达夫构思的独特。“故都的秋味”的内涵丰富,不仅指故都秋天的“景物之味”,还指“人味”“心味”。这三种“味”围绕着“故都的秋”融合成整体,即“故都的秋味”。故都秋天的景物如前面所言,酝酿的是清、静、悲凉的“景物之味”,而“人味”与此不同,“人味”是由故都人民酝酿而成的,是在由故都秋天的景物所构成的场景中体现出来的。如在文章中,故都的秋雨与南方不同,故都的秋雨是一阵凉风一阵雨,一阵雨过后又是艳阳,作者这样评价它:奇特、有味、更像样。就在这秋雨中,更有味的是“都市闲人”。他们身穿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遇见熟人便悠闲地聊上几句。闲散、洒脱的“都市闲人”在此成为另一番光景。郁达夫抓住“都市闲人”说话的腔调来展示他们说话的韵味,而这韵味中透露着“人味”。他强调“都市闲人”说话时“声调缓慢悠闲”,某些字会“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具有“‘平平仄仄的音乐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因此故都的“都市闲人”所特有的腔调,也是闲情的特别体现。此外,“熟人”间的闲聊也十分有趣。“熟人”之间的聊天是以“微叹着互答着”的状态进行的,一方说“唉,天可真凉了——”,另一方回应“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谈话间既有谦恭的应答,又有“心绪的交流”。这样的互答附上“都市闲人”特有的腔调,便使闲散的韵味成了“都市闲人”的“人味”,在秋风习习中融为故都所特有的“秋味”。在秋天的“景物之味”和“人味”的作用下,郁达夫的“心味”悄然生成。北方的秋景与‘秋味,引发了郁达夫对国内外颂秋诗文的思考,而在他思考的过程中一种对北方秋天不能自已的深情缓缓流出。落寞之感、爱秋之情,是郁达夫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秋天景物的触发和“都市闲人”的“人味”的熏陶下,酝酿成为“心味”。郁达夫在表露自己愿意用三分之二的寿命留住北国的秋天时,把落寞之感与爱秋之情酝酿而成的“心味”熔铸在了“故都的秋味”里。秋天的“景物之味”、“人味”与“心味”的叠加、交融,彰显了郁达夫对故都的人、景、物的丰富情感。

纵观全文,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味”是通过横向的景物内聚与纵向的情感连贯来展现的。在横向的景物内聚上,具有相似内在性质的景物之间以“故都的秋味”为中心,相互呼应,有机整合,增强了“故都的秋味”。在纵向的情感连贯上,郁达夫将情感隐含于“故都的秋味”中,彰显了他对故都秋天的深情。这安排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点。《故都的秋》中的景物与情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通过解构“故都的秋味”能够更深入地体味郁达夫对故都秋天的情感。

[   参   考   文   献   ]

[1]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  孙绍振.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3]  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朱光潜.谈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6]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连贯
第七只鸟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四读法解答排序题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