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悲剧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狄亚人本主义古希腊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50)

人本主义强调的是尊重个体的价值,将人的利益作为世界的中心。西方的“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神本”思想出现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就曾提出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观念将人的价值凌驾于神的价值之上,愈发强调了以人为世界中心的观念。这种思想反对神性,赞扬了人的创造力,也明确了人们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权利,给当时的社会带去蓬勃的生机,使得更多的民众找到了生存的价值,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

一、人本主义对古希腊悲剧创作的影响

人本主义在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滋生,又深深影响了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并且在古希腊悲剧的创作中尤为大放异彩。

人本主义一直以来贯通于古希腊的神话之中,“神人同行同性”正是古希腊神话最为独特的地方。希腊人所认为的神并非“远高人间不食烟火”,也并非“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化身”他们眼中的神开始逐渐具有了如人类一般丰富的情感。伯恩斯就曾经说过:“希腊人的神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存在的,所以他们赞誉上帝就是称颂他们自己。”希腊神话中,那些看似高尚的神灵们却依旧免不了带着人性的恶,是在其他古老民族的神话故事中很少出现的形象。希腊人在信奉神灵的同时,更加相信人类自身的力量,并且主张人类可以自己掌握命运,所以希腊人赋予了诸神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人类不再畏惧和盲目。这样的思想也促进了日后西方哲学、文学以及戏剧的创作走向以人为中心的道路。

《荷马史诗》的诞生就是这种人本思想在文学上最直接的体现。它从文化和价值的两个层面上充分表现了“文学就是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本体而存在,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艺术的结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敢于同命运进行激烈的抗争。特洛伊将领赫克托尔,不惜违抗交战必死的悲惨预言,毅然决定走上战场,用自己的鲜血塑造着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核。“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有自由,能够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和他人的支配和奴役。”虽然在《荷马史诗》中被创造出来的人物各有不同,但是每一个故事都赞美了人的价值,更是对专制主义的强烈批判。正是有了这些鲜活的人物,才将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表现出来。荷马所塑造的英雄“忠实一般人性的”情感,“在其他方面”又是超凡的。在那个“神人同行同性”的时代,英雄的出现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种物质力量,更是体现了一个时代以人为本的精神,也令人感受到古希腊人强烈的觉醒意识。这本旷世之作更是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希腊人——艺术家、思想家,同样还有普通人的心灵和想象。”。

在《荷马史诗》之后,许多剧作家开始从各种角度和不同层次来探讨、展现人类的价值。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同样习惯于通过一些英雄的事迹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古希腊人从来都对命运和神的力量深信不疑,但是他们也从不认为人类可以随波逐流,而是坚信自身具有与命运抗争的责任。正因为古希腊的悲剧中大量反映了这种充满人性光辉的英雄精神和人本主义的思想,才使得古希腊悲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最负盛名的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都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地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人物。他们习惯于将剧作中的人物置身于被命运编织的一张巨大的网中,又使得人物不断地向着命运进行反抗,这种直面人生的悲情让悲剧的主题更加深刻地揭露出来,也让人本主义的思想在戏剧中不断发扬。

二、人本主义在古希腊悲剧中的表现

别林斯基曾说过:“戏剧诗是诗歌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艺术的冠冕,而悲剧又是戏剧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悲剧往往表现人生的苦短,给人们展现出社会的不公和命运的曲折,这也使得悲剧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古希腊从公元前6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悲剧家涌现,曾创造过剧本千余。古希腊悲剧扣人心弦地展现出生命本身的欲望和人性的复杂,也通过戏剧的形式表现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一位又一位鲜活的英雄人物在与命运对抗的同时,也透露着对民主政体的自豪感,这些都无一不体现着人本思想的蓬勃发展。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中不难看出人本主义的内核和演变。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展现的是人类在思想上对命运的反抗;在《俄狄浦斯王》中,更加突出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开始用行动来反击命运;而到了《美狄亚》时期,我们终于看到了人类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三部悲剧最大的共性就是生命的主体意识。这种生命的主体性就是人本主义的内涵,将人的意志放在所有事物的第一位。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是西方悲剧真正的缔造者,他的戏剧理念也奠定了整个希腊悲剧的基调,即以命运为主体的人本精神的表达。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环境的变革。在人们处于社会冲突中时,通常无法解释是什么在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把一切都归之于命运。埃斯库罗斯的命运观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在他的悲剧中并没有劝导人们放弃抵抗命运,其实质同样是以人为中心。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主要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偷取天火的传奇故事。简单直接的故事情节,却表现出了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不屈。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在受到威胁时,依旧不卑不亢地发出了雷霆般的呐喊:“让他扔出燃烧的电火吧;让他用白羽似的雪片和地下响出的雷霆使宇宙紊乱吧;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强迫我告诉他,谁来推翻他的王权。”这正是人类不向命运和王权屈服的最好证明。他的悲壮事迹所爆发出的生命顽强之美,让那些无视“人的尊严”的人自惭形秽。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也使得世界戏剧首次焕发出人性思想的光芒,成为人类寻求本我精神的鼻祖。在埃斯库罗斯的命运观念中,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殉道主义”,只有在面对命运的必然性时还依旧具有反抗意识,人的思想才能被升华。从此以后,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悲剧内核开始不断在各种悲剧中蔓延。

“戏剧界的荷马”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在埃斯库罗斯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索福克勒斯塑造的戏剧人物心理冲突更加复杂,戏剧英雄们往往在陷于危难之后达成了自我认识,在最大程度上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其中的“俄狄浦斯情节”更是当今心理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剧中的俄狄浦斯在听说了神预后,离开了养育自己的国家。在离别途中,因为和一位老人发生了冲突而误杀了他,没承想那个老人恰恰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之后,他勇敢地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与怪兽殊死搏斗,被拥立成王,竟又阴差阳错的娶了自己的生母。最终,在他得知真相以后,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母亲也上吊自尽。在《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中,命运被塑造成一张巨大的天罗地网,俄狄浦一次次反抗者命运也一步步走向陷阱。他正直、善良、勇敢,爱戴自己国家的子民,但是这些品质都没有使他真正走出命运的圈套。索福克勒斯在剧本创作中,有意对前者埃斯库罗斯的因果命运论提出了质疑,从而极大地强化了个体对命运的反抗意识。如果埃斯库罗斯表现的是英雄与强权之间的矛盾,那么索福克勒斯则更多地表现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使得人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独立意识,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更是人本思想的递进。

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是同一时代的悲剧作家,他使古希腊悲剧完成了从命运的悲剧走向家庭悲剧的巨大转变。在他的悲剧中,更多地聚焦于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指向“现实中的人”。

《美狄亚》这部杰作是妇女觉醒的典型写照,是首个在戏剧舞台上将女性作为主角的作品,更是突出了与社会黑暗势力相抗衡的女性身上所爆发出来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复苏。科尔喀斯国的公主美狄亚,爱上了前来寻求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爱情让她背叛父亲、窃取金羊毛、杀死亲兄弟。但是,原以为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竟然为了王位要娶别国的公主。命运接踵而来的打击并没有异化她,反而使她更加的清醒,她开始用她自己的方式进行疯狂的复仇。在陷害杀死了别国公主之后,她又毫不手软地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的孩子。美狄亚是个集崇高与罪恶于一身的矛盾体,她善良聪明,对爱情忠贞不渝,但是在面对外界的险恶和道德沦丧之时,她也会毫不手软地对伤害她的人进行疯狂的反击。美狄亚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对当时一夫多妻制度的批判和挑战。欧里庇得斯虽然并不赞同她用违反人性的手段进行报复,但是却赞美她这种反抗现世制度的精神和永不畏惧的品质。作为早期女性反叛者的形象,美狄亚自我救赎和超我的主体意识,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反思。欧里庇得斯从根本上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在他的笔下,悲剧由一味地强调人和神或命运的冲突、谴责命运的不公,到真正的转变为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精神是人本主义内涵又一次深入的发展和延伸。

综上,通过浅析古希腊三大悲剧中人本主义思想,不难发现古希腊悲剧和人本主义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人本主义对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启发性的,而古希腊悲剧又在发展中不断延续着人本主义的内涵。从最初人类不论怎么反抗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到人类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古希腊悲剧中的人本意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更是为后世人类探索自身的价值提供了可溯之处,成了影响人类发展史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猜你喜欢
美狄亚人本主义古希腊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另一面”的美狄亚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凯鲁比尼的《美狄亚》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雪夜
榨橄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