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创新研究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参观者陈列

(驻马店市博物馆,河南驻马店 463000)

在新时代,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创新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如何创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也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人员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博物馆文物展览陈列模式创新的价值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社会公众对于精神生活的品质有了较高的要求。伴随着近年来国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这些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有效的传播介质运用,将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与传承。因此,博物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介功能,如此方才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承继。

博物馆的文物展览陈列模式选择将对其传统文化宣传功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若文物展览陈列模式选择不当,则会导致博物馆的文化推介功能下行。因此,博物馆应当实现对文物展览模式的精巧设计,并依托合理的规划经费,从而为入馆参观人员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文物展览,使入馆参观人员的审美诉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与呼应,进而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确保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馆参观和品鉴。同时,在参观人群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经济效益亦会得到显著的提升,由此将形成良性循环,使博物馆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实现对自身文物展览设计水准的增进。

二、如何创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

1.遵循严谨的艺术结构设计理念

陈列艺术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即为艺术结构。通过对文物主题的把握,借助最为适宜的方式对其加以陈列,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文物的艺术格调以及美学价值,同时亦能够使入馆参观人员实现对陈列布展主题的有效认知。陈列展览活动的外观有赖于对展品的遴选以及整个布展活动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在此种艺术结合组合的过程当中,应当确保不同的元素彼此之间实现有机联系,进而使之能够呈现出系统化的态势。通常情况下,艺术作品结构十分注重起始、发展、高潮以及结尾。作为陈列艺术而言亦是如此,此种艺术对于序幕、主体陈列形式以及结尾均高度关注,不管是在展品的空间排序层面、分量设置层面,还是陈列的表现技法层面,均有赖于布展人员的细致分析和考量,最终方才能够制作出最为理想、最为完备的陈列布展方案。在陈列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从空间角度对于艺术结构加以合理配置。博物馆在进行文物陈列时,不管博物馆所进行的是一般性质的文物陈列布展,还是临时性质的文物陈列布展,均应当确保艺术结构层面实现紧凑、系统的效果。此外,在把握艺术结构这个方面,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人员亦应当考虑到实物展品同辅助展品、立体展品同平面展品,以及动态陈列布展技法同静态陈列技法间所存在的不协调现象,对其进行平衡干预,由此达到艺术设计结构层面的和谐之境。

2.打造完备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博物馆在每一次文物展览活动举行完毕之后,应当对本次活动的举办情况进行评估,这就要求博物馆应当打造完备的文物展览活动评估和监督机制,当这一机制得到确立之后,博物馆便能够依据该机制,对每一次文物展览活动的经验与不足加以总结和分析,从而后下一次文物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文物展览活动的评估,将使博物馆搭建起同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推陈出新。让博物馆所承办的文物展览活动的品质不断得到进步。通过评估能够发现问题,如本次文物展览活动的主题同博物馆本身的定位是否一致,是否达成了文化传播的效果等。正因为博物馆所承办的文物展览活动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因此,应当邀请入馆参观者参与到监督工作之中,倾听其意见和建议,如可以通过访谈或者问卷的形式了解入馆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了解参观者对于文物陈列布展情况的看法、所选取的用于布展的文物是否使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灯光和色调是否能够接受等。通过这种监督形式,将提升博物馆文物展览工作的实效性。

3.注重文物陈列展览设计中时代风格与审美效应的体现

博物馆中展出的展品,通常都是隔着厚重的玻璃窗展示给参观者,与参观者有着一定的距离。然而现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这种参观方式已经不满足。为了使受众真正能够感受到历史文物背后的历史感与沧桑感,体验到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变迁,博物馆应该加入时代风格与审美效应。尤其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来支撑我们完成更好地改变。可以将每一个文物的展示空间中配上契合文物的历史背景图片,做一些仿真度极高的复制品取代真实的展品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参观者可以更贴近地感受到文物的存在。

4.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展览陈列设计的有效创新

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博物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展览陈列设计活动加以创新并非意味着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博物馆文物展览活动的效度,让陈列布展活动变得精彩纷呈。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际博物馆学会前主席冯·门施指出:“博物馆学属于信息科学”,在21世纪初,美国推出了博物馆信息交换联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不同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处理,由此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梵蒂冈教廷博物馆为代表的欧洲博物馆,也相继启动了数字化藏品展示计划。日本亦推出了“全球数字化博物馆计划”。2011年,谷歌正式推出“艺术计划”,使用者可以足不出户,便在网络上浏览和赏析全世界诸多艺术机构的藏品。这些都为国内公共博物馆实现文物展览陈列设计指明了方向。

从博物馆以往所采取的陈列布展方式来看大同小异,难以实现对现代公众追求精神文化诉求的满足,因而也难以实现对历史文的推广与传承。有鉴于此,基于更好地吸收社会公众入馆参观的目的,博物馆应当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文物陈列布展的科技含量,确保入馆参观者的品鉴与赏析活动更为直观。例如,在展品旁设置语音展区,配以VR眼镜,利用动画技术复原文物在原有时代的作用,给参观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物展览新的生命。此外,还可以利用二维码、微信语音导览、虚拟展厅、互联网“360度”展示等实现对展览陈列设计的有效创新。

5.以人为本,关注观众的参观体验与感受

作为公共博物馆而言,其乃是实现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关键媒介之一,其能够借助对文物的陈列布展,使入馆参观者从中实现对文物精巧外观、美学价值以及艺术品质的充分赏析,由此使入馆参观者获得美的体验,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

为了实现对社会公众的充分吸引,践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博物馆所设计和推出的文物展览活动应当能够实现对社会公众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有效激发。从公众的心理角度来看,能够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展览活动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原因在于,社会公众与专业人士在专业知识层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博物馆承担的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普及任务,因此,能不能让自身所承办的展览活动收获预期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展览活动本身能否吸引社会公众抽出时间入馆进行观摩和品鉴。基于这一考虑,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人员应当思考能否借助较为简单的技术,让入馆参观者能够直观的实现对文物的品鉴与赏析,并尽可能避免对高新技术的依赖。有鉴于此,负责陈列布展的工作人员应当从布展空间着手展开设计,分析布展主题以及布展内容能够给入馆参观者带来何种感官体验,并以此为设计依据,对布展场所的展品安排、展厅色调使用、文字的大小与字形字号、图片的尺寸、灯光的强暗度等陈列布展要素做到通盘考虑,如此方才能够设计出可以吸引社会公众的文物展览活动,让入馆参观者在一进入展厅时,注意力便会被牢牢抓住。

比如,驻马店市博物馆的展览《厚重天中——驻马店历史文化陈列》以驻马店历史文化的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实物标本为基础,系统展示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物。考虑到展览的历史与文明是非常厚重的,很多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些青少年的参观体验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驻马店市博物馆在展览中运用沙盘模型、雕塑、复原场景、图版、表格等表现形式,使展览形象化、立体化,增加展览的信息含量,增强展览的艺术效果;通过声、光、电的结合运用,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大大增加了群众的参观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创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需要遵循严谨的艺术结构设计理念、打造完备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注重文物陈列展览设计中时代风格与审美效应的体现、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展览陈列设计的有效创新、以人为本,关注观众的参观体验与感受,从而达到创新陈列展览设计、提高博物馆文化教育服务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参观者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最美的蝌蚪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