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设计
——基于办公空间发展演变史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办公空间生活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开封市市 475000)

建筑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围绕着其“居住”和“防范入侵”的两大功能为核心而发展,同时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质世界中占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生活领域的扩展,建筑功能性变得丰富起来,要满足人们双面需求——生产生活及精神世界。办公空间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更新,更与人们的生活及办公需求等因素密不可分。当下社会与经济齐头并进,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经济效益的产出空间——办公室受到各界极大的重视,因办公环境会对员工造成影响,如工作情绪及效率;同时办公空间能够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形象,对公司的未来规划及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梳理,以期有益于未来办公空间的良性发展,同时为设计师提供设计便捷度,让人们在舒适的办公同时,带动国家经济效益的增长。

一、办公空间的缘起

早期办公模式是从住宅空间发展起来的,如欧洲贵族在起居室中进行秘密会议等;后期演化出专供议事的办公空间,可能就是在独立房间中放置办公家具;到19世纪末期,西方工业革命后人们追寻高效高利,办公空间开始独立出现;21世纪伊始,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重心,耗费在办公空间的时间开始变长。发达国家曾经做过一份关于人们工作兴趣与办公空间环境间关系的调研报告,从中总结出办公环境的优劣会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热情度。办公空间的发展紧跟社会步伐,出现了多种办公模式——居住空间兼具办公性能、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与个人办公空间结合(开放工作场结合展览)等,激发功能性空间以共享形式展现,这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办公空间设计有了更高的需求。

二、共享设计下办公空间的模式

1.相关概念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平台,再到如今的共享空间,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顺利推进,并开始诠释这两个字真正的意义。就此共享经济俨然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弄潮新生的背后体现出共享经济具有便捷性。其将物品剩余价值通过搭建的共享平台发挥了余热,不仅彰显人们的健康价值观,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也为人们优化了交往方式。本文所探究共享设计下的办公空间,就是基于共享经济在办公空间领域的探索。共享设计下的办公模式,会以低价吸引创业群体、中小微企业以及自由职业者,最关键的就是提升了个人与企业间办公资源的利用率。在共享设计中任何空间都可开展办公空间项目,如以“共享咖啡厅”这种设计雏形来呈现——丰富空间功能性且传递生活态度,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逐渐成为创业者工作交流的地方。

2.模式形态

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空间泛指适用于办公活动的场所,让工作人员处在舒适、卫生、高效的工作环境之中;而共享设计下的办公形式是有所创新的,它将办公空间边界模糊化,兼顾合理使用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聚集相似发展愿景的办公群体,进行信息、知识等资源共享,为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而做贡献。传统办公空间的设计,因为受到主体框架建筑结构影响居多,毕竟多数都是采用装修隔断来分割空间,不仅仅是经济成本的增加,更多的是降低了员工间的沟通效率。

而在共享设计之中的办公空间不仅承载着新型生产模式、社交模式及发展趋势,其基本模式形态为:a.共享空间-突破传统格子间,使用多元化功能模块组,将共享空间与私密空间区分,兼顾企业对私密性的要求,同时保有共享性;b.生产智援-具有多功能厅性质的组成单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支援,满足会议、观点分享、经验交流指导等专业服务的空间形态;c.生活服务-受到共享经济的影响,生活与工作界面模糊化,办公空间兼具生活休闲性的配套设施,将办公空间演化为小型社区,提升社群及共享氛围。总而言之共享设计优化了传统办公空间,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创业服务,重新诠释一种与生活互融的新型工作模式,共享的理念正在逐步打破办公、生活、消费领域之间的壁垒。

三、共享设计下办公空间的优化

当下社会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造成个人精神文化层面上的空虚,所以在办公空间设计时,不能只注重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而忽略精神及审美层面的需求,也能适当减缓人们的焦虑感、负面情绪及工作压力感。若不能合理安排公共空间在办公环境中利用率及功能性,是难以支持企业及员工个人的良性发展。而共享设计能够优化办公空间,让人们之间的变得方便和密切,模糊“私有”与“共享”间的界限,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1.空间共享——空间边缘界限模糊化

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尤其是本土文化的创业。在共享设计中如何最大化利用办公空间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空间一般可以分为封闭空间、半开放式空间、开放式空间,由此看出在办公空间中,能够共享的空间占据空间的一半以上,空间共享就代表着“分享”,其能够打造出和谐美好的空间氛围。注重空间共享,就要做到边缘界限的模糊化,尽可能地减少分割的方式,而采用物体放置的方式来达成。如直接放置与工作性质相对应的物体,显示出该空间区域的功能性,改变传统单一划分的格子间。优化固化行为路线,实现流通共享式的空间,让员工在舒适的工作氛围中办公。在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结的空间中,人们在其中穿行自由,放松地进行沟通交流。可以说空间界限的模糊,不仅能促进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同时对促进社会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功能共享——可移动空间的出现

在共享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离开死板固定的工位,独立悠闲且高效的办公。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空间的多功能性得以更好地通过共享设计得以实现,在多变的功能空间满足需求各异的办公人群,这也得益于设计在整体中谋求的变化。《周易》中“易”字包含变化之义,指的是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这也是《周易》思想的核心内容。事物处于发展变化中,变化的功能空间不仅增加空间中的趣味性,同时赋予空间更多的层次感,让办公空间合理有效的为使用者服务,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进行创作。从空间相互转换的能动性中,产生合理有效的复合空间,并在办公空间中借助家具元素间的相互搭配,用以满足空间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如在UMA 伍玛设计的森兰·美奂办公项目中,采用开放模式与社区共享理念,围绕绿色、共享、健康智慧的办公理念进行设计。在项目落地中将书吧与咖啡吧完美结合,点缀睡眠舱的运用,更好地体现出空间功能多变可能性,满足适应各个群体多元化的功能需求。

3.情感共享——复合空间的出现

经过翻阅大量资料统计后发现,大部分公司的中层员工在办公桌前面的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比例大概为38%,越高级别的员工在办公桌前的工作时间越短。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效率占比,且人们经常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让自我精神处于紧张状态,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若能拥有一个具有创意氛围的工作环境,不仅能让工作者以愉悦、放松的方式享受工作,还能帮助启发思维及提升工作效率。复合空间一词在字典中解释为:“合在一起,结合起来。”,就如莱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不仅在建筑上令人惊叹,而且在室内空间的处理上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却又与外空间相互交融且浑然一体。当下社会职业观念已发生转变,员工更愿意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在工作中也能享受到生活中应有的舒适与便利,恰巧复合空间的出现就能将生活、工作完美融合起来,从而达成共情层面上的精神上放松与创意碰撞。

4.办公空间中共享设计应用建议

其一,重视材料开放性的应用。不同的材料会具备自身属性,如半透明玻璃材料可以提升空间的通透感,在满足私密性的情况下,供给内部空间最好的采光度;而木质材料的开放性使用,可以破除部分墙体的封闭性,根本在于木材本身具有呼吸性,运用在室内既可以增加美观又具有半遮蔽的功能性,且木材天然性的材料属性让室内更加温和,也让人们的精神得以放松。其二,重视大自然主体性的应用。人们更喜欢在树下乘凉聊天、沐浴阳光,这一切都有助于身心放松。办公空间若要打造出放松的环境,离不开大自然的融入。其三,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应用。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开放性空间可以让人自由交流,而私密性空间可以留出一份独处方寸。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社交的时代,传统办公空间的模式带给人的感受总有那么些许冷漠,这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有所出入。如今年轻人逐渐将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追求更加多样化的人生,那么也就刺激着办公空间相应地朝着“共享”设计的方向发展。良性的办公空间设计更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考量,为个人、企业打造生活与工作适配的综合体验,不仅能展示企业办公空间所塑造倡导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更能优化内在精神的传递方式。

注释:

①杨天才注.周易[M].中华书局,2011.

猜你喜欢
办公空间生活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广场办公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