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空间服务文化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一、引言

以特里·克拉克为代表新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理论通过三个主要要素类别和十五个次要分析维度对城市文化场景作出定性分析,进而解释当前人们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构成。本文此入手,通过研究当前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特点,为理解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提供新思路。

二、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

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以金融、科技、文化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涌入中心城区,逐渐取代传统产业门类的同时促使城市形态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以消费为导向的场景理论应运而生。

1.场景理论内涵

场景理论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于21世纪初提出的新学术语法体系。学者们构建了一种以消费为基础,以生活娱乐设施为载体,以文化实践为表现形式的新模式,以此聚焦文化消费、文化设施和文化参与这三者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塑后工业城市更新与发展路径。在后工业城市中,场景的构成被视作城市舒适物的组合。“场景”一词具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是以物质或非物质为形态、以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独立设施;第二层则将空间范畴拓宽至基于舒适物本体,又突破物理界限的文化价值聚合体概念。

2.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克拉克为复杂场景设定了邻里、物理空间、人群、活动和文化价值观等五个要素,个体在其中进行消费实践,由此获取情感体验。内化价值与外化空间组合成的场景凸显人们个体化趋势的同时反映出人们挣脱无意识的集体束缚,以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组织的期望。这与着眼构建在场式体验空间的场景理论相契合。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以博物馆、美术馆为代表的公益性文化空间为主要载体,以产品、活动为服务内容,搭建多样化平台来吸引个体参与、引导消费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式。正是这些场馆所追求的审美理想、蕴含的内生力量及凝结在空间之上的价值倾向驱动市民将一种短暂体验转变为行为定向,并外化为更广泛的生产消费行为和更深层的文化资源聚合,从而推动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行为逻辑与场景理论将文化消费、文化设施和文化参与放置于整体考量的内核是一致的,即城市文化舒适物的建设促成市民参与,而市民参与又能反作用于舒适物建设。

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分析

1.场景理论的语法体系

借助“场景”工具我们可将研究视角由普遍全球性价值聚焦到地域特殊价值之上。“在地性”场景呈现了以人的参与和选择为中心的多维体验与活动经验,而这些真实反馈将对各种舒适物设施起到正向指引作用。克拉克从不同场景中抽象出辨别场景的定性特征,由此提出了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主要要素类别,并用15个次级纬度将要素描述进行了细化,最终形成场景理论的语法体系。

2.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分析

文化实践生产出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既是文化表征的体现,也反向影响文化塑造。当前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表现载体,在睦邻性、礼节性、领袖魅力、平等主义等纬度上较为突出,这是由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所决定的。政府机构天然享有丰富的可用资源,因此无论是在空间大小、设施类型等硬件条件还是在知识、人才等软件资源方面都占据领先地位。同时,绝对的区位优势确保设施亲善友好、服务规范、公正平等。

二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体现着当地文化定位和文化品位、承载着地域历史文化、凝结着人文价值、彰显着城市精神,这促使其展示和呈现的活动大都以传承保护本土文化、激发大众共鸣为主。基于现行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和财税体制,公共设施一方面注重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利于公共产品长期投入;另方面文化场所客观存在信息不共享、成果不互通、协作不主动的自我发展惯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活动内容同质化,继而引发市民参与意愿低下。

三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探索性、戏剧性氛围缺失。作为主流价值观的坚定倡导者、喜闻乐见大众文化的持续传播者、历代传承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扬者,其在运营模式、表达形式上保守谨慎,对流行小众的新观点容纳度较低。这也是城市文艺群体认同感和联结感在私人场馆中显得更鲜明而强烈的重要因素,独特性与私密性也促使这些场馆较好地发展为持续吸引新参与者以及培养忠实参与者的小众场域。而对绝大部分公共场馆而言,最终决定展览活动主题和内容的往往是机构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思维,新兴文化包容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公共文化空间缺失美学气质和场所精神,或成为一味追逐物理空间的“空壳”或者千馆一面,显然难以吸引到重视个性表达、美学情怀的年轻群体进入并激发消费行为。

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优化策略

就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而言,其物质空间是居民个体集聚而形成的诸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地理实体;精神空间即凝聚在实体之上的公共精神与价值观;社会空间即以人为主体发生在实体之上的人际交往结构方式。作为有机整体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规划设计中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公众参与意识和主体体验。基于以上分析和总结,本文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优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问题。

1.消费导向:关注个体文化表达、建构具有用户黏性的活动场景

互联网企业借助内容生产吸引用户并建立实时交互场景,深化彼此间联系,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引导消费实践的行为被称为用户黏性逻辑。这与场景理论内生循环发展类似。用户由参与空间内发起的活动找到表达个体文化需求、抒发情感压力的窗口,从而取得实用价值与精神价值层面的平衡,增加对该空间的黏性。

因此在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运营中需重视以人为本的在场性。既需要给予居民文化表达权充分的关注度,真正把话语权还给消费者,激发文化自觉意识;也应注重群众基础积累,针对不同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交互活动,提升参与体验感和满意度,增强用户对场景的依赖度。

2.因地制宜:整合本土优质资源、提升空间文化要素内涵及深度

在公共空间场景构建中地域文化特质尤为关键。一方面不同层级公共文化设施具有其对应地建设意义,也是突破千馆一面的重要路径;另方面本土文化资源既是最易凝结、提炼并形成群体价值认同感的存在,也是挖掘空间文化要素内涵的内生动力,提升文化供给深度的可持续方式。因此在公共文化空间营造中应始终重视在地化。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场域原真性,因地制宜保留自身特色,避免单一空洞的“格式化”表达;二是整合本土优质资源,重塑文化组合矩阵。从整体性、长期性和共享性视角出发,打造活态空间群落,一方面缩短文化服务时空距离,提高参与便利性;另方面减少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使公共政策更绿色、高效、现代。三是赋能传统文化,再造人文标杆。通过系统梳理,挖掘本土文化存量;创新投入新文化,培育发现新价值,共振齐发力,构建新格局。

3.跨界融合:倡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服务供给

场景理论从空间多样性和功能复合性角度为城市舒适物重构提供另一种优化路径。通过物理设施全面融合或某些项目互联共享,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原本独立存在于各空间内部关键性要素优势作用全局,由此吸引不同文化价值背景、取向的群体参与消费。因此实现有温度、高质量的人文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倡导跨界融合大有可为。具体而言:

一是实现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解决当下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显然不具备可持续性,也无法跟上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而政府应根据类型和规模差异,择取社会资本运营模式,达到资源整合、共筹共建的效果。二是赋权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和服务提供,解决当下与公众联结性不足的问题。不仅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营,也要制定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将真正先进、高效的社会智识和服务资源引入公共设施,充分调动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

4.业务转型:打破物理空间界限、创新文化服务场景组合形式

伴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艺术体验需求日增月长,生活美学概念被高度提及,审美经济更是成了世界图景。从功用性消费发展到享受型消费,空间再造、业务转型在塑造城市公共精神、涵养文化力量的过程中理应得到关注。具体而言:

一是创新文化场景组合。政府与社会力量跨界融合大打组合拳使多元功能和多样创意的复合型空间成为可能。美学特色得到强化,要素协同得到增强,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实现有机统一。二是打破物理界限,突破服务边界。公共空间本就聚集着大量可供挖掘输出的文化IP,最便于与新业态碰撞出创意火花,打造极具城市本土色彩的特色品牌,提升传统空间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全天候文化服务场景,大大提升场所与生活的关联性,满足人们在城市中利用碎片时间享受美学、提升审美的需求。

五、结语

在场景理论的城市发展内生逻辑中,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文化场景构建对引导消费实践行为、推动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化进程引导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走向城市,审美经济发展让人们为了更丰富的生活来到城市文化场所,这些场域也逐步成为大家平等获得身份认同、体悟情感交融的交汇点。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应当关注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物理载体的政治意义,更要充分注重其对社会精神文明构建的深刻意义。正因如此,在服务场景设计和优化中,各部门应当明确这些舒适物的定位,通过构建功能复合、开放包容、特色鲜明的文化场景,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和价值追求,并最终促成城市公共精神培育。

猜你喜欢
空间服务文化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QQ空间那点事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