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教学在中职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合唱团声部中职

(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 210000)

合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常常按心情,张嘴就来,在基层群众中,若问到什么是合唱的时候,很多人会回答,合唱就是很多人一起唱,唱很多的声部,分不同的性别一起混声唱等等,但往往都是回答的简单,可实际操练起来的时候就遇到了种种困难,基层群文活动通常只能做到张嘴唱,能唱出一个较准确的音准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实际上,合唱的训练要首现进行合理的组织,比如确定好声部的分类,究竟是同声合唱还是混声合唱,是有伴奏合唱还是无伴奏合唱,在人员的配置上也要考虑好男女生的比例,考虑好各个声部的均衡,那么,什么是合唱的均衡呢?“在合唱中,各声部的歌唱音量应当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加以调控,将各声部的歌唱音量编排成错落有致、互相协调的合唱总音量,这种合唱各声部之间的音量协调关系即成为合唱的均衡”

“当把分类和均衡调整好接下来才是合唱中的重头戏,合唱技能,在合唱的技能训练中,要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首先是歌者的身体状态,也就是站姿和坐姿;第二是歌者的精神状态;第三是合唱中歌者的呼吸调整状态,第四是合唱的发声状态。”当作好了以上的调整后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唱。

一、合唱在生活中的意义

“当前,社会合唱活动正逐渐形成高潮,其中有以职业特点形成群体的合唱团,如教师合唱团、工人合唱团、农民合唱团、军人合唱团等”在所有的这些合唱团中大家都在追求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合唱训练中可以使得自己个人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为通过合唱中的呼吸训练可以让肺部充分扩张,通过肺部的扩张让人的呼吸系统充分发挥了作用,同时有效地增加肺活量,让人的血氧处在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歌唱同时还会让人的心血管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呼吸让血管常常处在一个收缩与扩张运动中,防止发生硬化和堵塞,与此同时歌唱对于全身的肌肉包括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保护作用,通过呼吸的扩张让身体的肌肉也时常处在扩张和收缩的状态,有助于保持肌肉群的活力以及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并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除了追求强身健体的效果以外,合唱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心情愉悦,因为当一个人走出家门,放声歌唱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把内心无形的压力都释放出来了,加上合唱的训练让身体发生了愉悦的变化后自然也会让心情变得更好,更加充满生活的热情,歌唱运动又不同于其他的外界的强烈刺激运动,可以通过由内而外的发力,让一切身体状态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加之因为合唱需要与周围很多的人群配合,这无形中更增加了与人交流和接触的过程,必须走出自己的内心,接纳并包容他人,才能合作完成合唱作品。

二、中职教育中音乐的重要性

中职生的年龄段基本都在15到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在成年与未成年之间,很多时候,自我意识的发展会让这个年龄的学生变的十分注重自我的内心,往往一个小小的外界变化都能触发到他们极为敏感的内心,“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人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用它来传情达意。农夫有田歌,舟人有棹歌,孩子们有童谣,母亲有摇篮曲,军人在进行曲中英姿勃发,恋人们在情歌中情深意长……作曲家按照一定的乐音规律用节奏,旋律与和声等重要的音乐要素进行编曲,来表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表现人们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及内心世界,构成了千变万化而又美妙无穷的音乐世界”同学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果从小有过学习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来表达,假如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的同学这时候就有更好地方式,那就是歌唱与合唱,来表达内心,同时增加和同学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三、合唱教学在中职音乐课中的作用

中职音乐课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老师找到创新实践教学的互动性,达到中职教育中音乐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具体意义,学校各类实验室、多媒体影音创作室为中职音乐课中提供平台保障,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手段、学习效果的相互联系。

基于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明显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使得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如何把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落到实处,增加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摆脱目前的困境,这对于中职类音乐教师音乐课堂创新训练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推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显示,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意识非常薄弱,选择合适的音乐课堂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热情。教师围绕中职音乐教学大纲方向,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表现形式,通过音乐欣赏、合唱训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讲授音乐基本知识,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侧重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实践性,同时又有助于中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为实际的中职类音乐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运行策略。

“中职的合唱训练是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往往一个班级或者一个社团能将合唱唱好,那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以在从教过程中的一次课堂实践为例,用一首《送别》作为合唱教学范本,课堂中适用该首歌教材的学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同学们,可能由于在小学和初中的升学压力下,很多音乐课被基础课取而代之,同学们失去了学习和感受音乐的美妙机会,该班级有33名学生,很多同学又恰巧是学校音乐社团的社员,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很浓,但缺乏相关的音乐知识,而本课程中的本节课,要结合学生过往与现在生活经验和专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在参与合唱的互动过程中,掌握从欣赏合唱,到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合唱,增强自身实践的能力,同时能学会与他人进行分享、提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欣赏经验,发展创新思维,培育综合素养,提升生活品质。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授课方法是启发式讲授教学法、情境体验法、视听法和小组合作法。启发式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合唱的概念,合唱的分类。首先,采用10人一组的少部分同学组成的小型演唱组尝试和声的训练和简单的合唱曲目训练,让学生体验其中的乐趣。十名同学从之前的不太熟悉直到勇敢拉手,大家一开始每个人都是自己唱自己的,但是在和声效果出来的瞬间,很多同学发现,仅仅只是自己的声音并不那么好听,甚至还很突兀,渐渐地开始尝试收敛自己的声音并和其他同学的声音相互靠近,很快的,教室里的和声出现了十分美妙的和谐感。当少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完成合唱练习的时候,再尝试更多的同学参与大型混声合唱的训练。“33个同学组成一个更大的合唱队,继续进行《送别》的演绎,一开始由于人突然变多,很多同学出现了不适应,但是当笔者给予同学们更充分的肯定鼓励后,同学们又多加了几次尝试,发现明显比原来的单声部大声唱好听的多,很多同学甚至表示要尝试更多的作品,来感受合唱带给他们的快乐。”一节课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短暂的,但是笔者发现,在中职的音乐教学中,同学们的兴趣还是相当高涨的,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更有了对合唱的兴趣和学习的时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各人的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和音乐素养不相同,在进行合唱教学中是有很大的困难的,这就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找到音准,学会合唱中的统一发音,学会节奏型的控制和把握,而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知道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才是最佳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今后的各种合唱曲目中的简单二声部合唱曲,让学生在新掌握的能力中得到体现。笔者还发现,该班级的同学以南京本地学生居多,加之同学们对于合唱的热情度很高,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笔者还将结合南京白局这种极具地方方言说唱特色的曲艺表演形式,并结合合唱的教学体系将这种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艺术类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南京人,能够了解并传承这个属于人类的瑰宝级文化。

四、结语

“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广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从合唱艺术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拨动心灵的和谐之美,从而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情趣,拓宽艺术视野,丰富文化生活。可以说,合唱艺术对于促进集体主义意识、开展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学习,同学们改变了对于合唱的概念,知道了不光是大家一起张嘴唱就是合唱,其中还需要声音的统一,美妙的和声,气息和情感的统一,而节拍的配合也是唱好合唱的一个必须要素,当大家都能掌握合唱的要求,并通过课堂的练习能够全班合作的将《送别》这首合唱曲完整的表现出来,并在美妙和谐的歌声中愉悦的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注释:

①韩德森.合唱与指挥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三版:10.

②韩德森.合唱与指挥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三版:41.

③刘五华.公共艺术(音乐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1.

④薛范.世界通俗合唱珍品集音乐剧选曲和各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7月北京第1版,前言.

猜你喜欢
合唱团声部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青蛙合唱团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