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心理维度浅谈网易云音乐乐评接受活动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视界网易消极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

网易公司旗下的音乐产品网易云音乐最早在国内音乐市场上提出“音乐社交”理念,凭借优质音乐评论迅速占据市场份额,收获一众青年粉丝。然而近几年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正沦为消极情绪的滋生地,诸多扎心乐评走红全网导致“人均抑郁症”的社会现象——“网抑云”更被评为“2020年网络十大热词”。经CNKI检索得出现有研究路径多将用户评论作为一种社交手段或盈利方式加以关照,过度聚焦商业价值忽视审美属性,导致文本解读、受众心理、接受活动等课题普遍遇冷。基于此,笔者选取18-39岁大学生和职场白领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①、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文献阅读呈现该群体对于网易云音乐消极情感型乐评的接受活动,从与“网抑云现象”密切相关的审美显意识切入,重点阐释审美潜意识和审美无意识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乐评接受活动包含的“审美前见”经历了认同-调节的动态变化,结果是借助实践超越机制将致郁之殇升华为治愈之力,实现了审美欣赏主体的再创造。

一、“网抑云”现象及审美显意识概述

“网抑云现象”是从特殊时空环境下的新鲜产物么?其实不然。据冯冉《探析网易云音乐的内容营销策略》所作调查,早在2017年3月网易云音乐联合杭港地铁推出的“乐评专列”活动中带有消极倾向的乐评已占据重要地位。[1]无独有偶,2018年网易云音乐为开发评论区文案所做的系列营销策划继续利用消极情感型乐评俘获人心。以当年3月出版的乐评笔记书《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为例,据笔者统计笔记书内的244条乐评约有90条带有失恋、沮丧、嘲讽等负面情绪,占比约36.89%。在本次问卷第十一题“您阅读此类(高赞扎心)乐评时的感受如何?”的结果分析中,约有53.25%的乐评接触者回答“感同身受,容易引发共鸣”。这些表现均证实人们对于消极乐评并非十分反感而是乐于接纳。

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后笔者发现,“网抑云现象”由来已久并蓬勃生长。对于审美欣赏而言,阅读此类乐评会让人们产生普遍的共情反应而不自觉地坠入低气压,触及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审美潜意识后激发对伤感文化的审美显意识,并在审美无意识中得到溯源、回馈和调整,将抑郁元素转化为活力因子以收束审美欣赏过程,颓丧的外表下仍旧是积极的内心。下面将展开具体阐述。

二、“审美前见”在乐评接受活动中的表现形式

“前见”是一种存在于认识主体意识之中的基准或成见,引导阐释者做出具体判断。与接受美学中的“召唤视野”有异曲同工之妙,“审美前见”指积淀于人们审美潜意识和审美无意识中的个体经验、意识结构和文化图景,它们构成了乐评接受活动的深层机制。

(一)审美潜意识与“视界融合”: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

审美潜意识在审美内在表象世界、审美图式世界和审美意象世界的基础上运作,试图唤起文本视界和期待视界之间的双向沟通,使接受者进入到开放的文本中参与意义阐发等再创造活动,从而达成审美欣赏的必备条件——一拍即合的“视界融合”。网易云音乐情感乐评因其精简轻逸的文体特征和丰富的语义内容配备了召唤结构,通俗易懂的修辞又降低了捕捉文本审美结构的难度,帮助读者在品味审美对象时快速触发审美内在表象世界所蕴蓄的生命体验与艺术修养,全神贯注于审美图式世界内的艺术符号解码而牵动沉寂的神经元勾起联想想象,在审美意象世界迎来情绪起伏高潮。深夜十二点的网易云用户尽可抛弃一切覆盖于荒芜内心之上的精美面具,让肆意奔流的力比多豁开规则律令,充分利用他们“符号学意义上的控制权”来找到乐评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而自发切入,自主解读,由此演成文本视界与接受视界的自然相融。另一方面,消极情感型乐评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并未脱离生活真实,依旧反映了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故而能够与用户积累的丰厚前见相对应,使其乐评接受活动大多表现出认同态度,从网易云音乐屡试不爽的内容营销活动中可见一斑。“枕头里装满了发霉的梦,评论里藏满了得不到的人。”[2]p32篇幅虽短却承载了人们的太多遗憾,长期遭受挫折而难以克服习得性无助状态的年轻用户更是数度感叹曾经的那些梦想只能被枕上的温柔乡忆及。所有人听了同一首歌,阅览过同一段乐评,所追忆的首先是自己的故事,情到深处,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

(二)审美无意识之社交文化结构

审美无意识承载着人的实用需要并延伸至深层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文化情结,为审美活动提供内在驱动力。网易云音乐乐评之所以分外令人动容,正因为真情实感的间接倾诉回应了人作为群居性动物的社交需求,特别是遭遇生存困境或心灵创伤后相互寻求抚慰的必要。在这一层面上,乐评不仅具有独立的故事内核,而且作为尚未完整的次级文本为用户提供意义流通的场域。目睹抒情感悟类乐评的用户不仅扮演读者角色,而且事先默认了一种自觉充当倾听者或陪伴者的前提,于是大多数人愿意花费时间去感同身受并留言鼓励,充分掌握媒介近用权助力内容生产而获得创造、共享意义的契机,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互文效果。乐评接受活动在审美无意识层面主要对应了人们的相属需要和尊重需要,这类需要源于内在本能并转入社会实践加以落实,通过人际互动网络的建立和巩固来发挥自我实现、群体认同等功能,进而被提升为一种社交文化结构。例如,2017年骨癌晚期患者“城南花已开”(网络ID)希望音乐人“三亩地”能够以其云ID为主题创作一首同名歌曲,伴随音乐的传播其抗癌事迹引发更多网友关注,名为“城南花已开,愿君永常在”的祝福被接续传递,逐渐演变成为一场特殊的媒介仪式,人们不约而同地在乐评互动中引用病痛、失业等真实经历并彼此激励,“花开花落”的生存哲学和古老智慧引导互联网新生代的审美欣赏走向深刻。

三、审美无意识的自我调节

审美无意识发挥作用经历了从基本性需要经过社会实践质变为发展性需要的过程,其中的过渡地带被称为“实践超越机制”。②它是基本满足生理需求的人们为实现心理需求而诉诸审美活动的核心轴承:“人的审美无意识的实践超越机制,从本质上来看是驱使人们努力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化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人类超越动物界而实现人类生产劳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人性内驱力。”[3]p262在消极情感型乐评的接受活动中用户正是依靠这一机制来完成调节与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通过力比多的合理宣泄疏解负面情绪,达成内在升华。如弗洛伊德所言审美态度能够消化痛苦并补偿心理创伤,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4]用户接触消极情感型乐评时由于悲伤语录或戏剧性情节的内向投射强化了移情反应,继而发生力比多移置,将平时难以释放的本能经由文明化的艺术欣赏加以排遣,以此代替长期的压抑,最终通过自嘲或抚慰来与世界和解。例如,薛之谦、郭聪明《耗尽》一曲发布后,“耗尽半生才发现心上人是远方人”“不爱太满”等催泪言论引导网友们卸下心防,主动讲述其爱而不得的辛酸往事,苦闷、忧伤、恐惧等负面心理在沟通交流和阅读同类故事的双重安抚中得以缓和。

第二,合理吸纳乐评内容,在宣泄压抑已久的力比多并满足相属需要后转入批判反思环节。马克思和皮亚杰从不同论域出发所得出的能动反映论皆强调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即认识的产生并非源于客观事物投射在主观意识墙壁上的幻影,而是被主体实践活动所捕获的实物。用户对于审美客体并非全然吸纳,而是有所取舍,往往在深入思考乐评亦即审美对象本身后有选择地整合内部心理结构。例如,“世界如此广阔,人类却走进了悲伤的墙角。”(p161)可能并不具备普适性,磨难固然会造成一时的逃避和颓丧,但这不代表我们无法依靠人类自由意志的创造力走出泥淖,在争取改变环境的斗争中获得新的知识与出路。

第三,化审美欣赏为审美创造,使得文本和日常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文化再生产中实现有机连接[5]。乐评和与之相关的评论体现了数字信息时代大众文化特有的叙事方式,即凭借技术进步和亚文化自为场域来增强自我实现,某种程度上彰显出人的本质力量。例如,部分言论借助大众媒体赋权再现真实生活情态,披露出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或规训的真相,通过残酷现实的感性写真说出心中所想,由此获得一种反抗的快感。

综上所述,品读和书写乐评能够帮助青年用户增进个体间的认同、共鸣及省察,更好地完成再度面对现实前的情绪升华,部分用户还能够以自身的正向行为充当消极情感型评论的“下文”或“互文本”,借此扭转暂时的哀颓,努力在更高水平上重新创造自己的真实存在,继续书写昂扬向上的人生篇章。

四、结语

受众对于网易云音乐消极情感型乐评的接受活动呈现出“认同-调节”的阶段性特征,最初的审美显意识通过审美潜意识层面的视界融合、审美无意识层面的社交文化结构和实践超越机制得以升华,并借助再创造实现意义扩张,使得对于丧文化的审美欣赏呈现出一定的正面转向。当然,文章所得结论并不适用于全部的乐评接受活动,也不否认部分乐评存在过度煽情、脱离音乐本身的弊病。笔者将继续研读相关论著并向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求教,以期对网易云音乐乐评生产和网抑云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流变做更深入的考察说明。

注释:

①为了解受众在消极情感型乐评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撰写文章前笔者以“关于网易云音乐乐评的调查问卷”为题通过问卷星网站(www.wjx.cn)设计电子版问卷并投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07份。受访者以18-24岁和25-39岁居多,分别占40.19%和48.60%,职业选项里排第一和第二位的分别是“白领”(39.25%)和“学生”(32.71%),能够覆盖当前网易云音乐主要受众类型.

②因为实践超越机制和现实内在化机制、宣泄升华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前者是在后两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论述中可能会涉及这几种机制.

猜你喜欢
视界网易消极
消极的后果
当代青年生活定律
丁磊:互联网是一个让人梦想成真的地方
网易有道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网易考拉”缘何加入“阿里大家庭”?
机视界
视界
视界
让自己发光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