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废水”事件热点专题

2021-07-13 08:45吉林张楠楠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暖流洋流核能

吉林 张楠楠

【热点背景】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由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

据日本经济新闻2021年4月13日消息,日本政府当天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产生的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

有研究显示,核废水排放后,只需要57天,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半个太平洋——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污入海”显然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更是影响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关联考点】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

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模式

名称副热带大洋环流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海区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环流方向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逆时针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洋流模式

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则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则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

【例1】日本政府打算把大量储存的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担忧。可能将核污水带到美国西海岸的洋流是

( )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西风漂流

【答案】B

【解析】日本东部有北太平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北太平洋暖流可能将核污水带到美国西海岸,B正确;北赤道暖流在赤道北部,北大西洋暖流位于大西洋,西风漂流在南半球,ACD错误。故选B。

【例2】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解析】由于日本东部有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日本暖流经过,会把P地泄漏的核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发生后,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损坏。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废水处理水被装入储水罐中,预计2021年所有的储水罐将被全部装满。据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核废水处理水排入太平洋。

指出影响排入太平洋核废水处理水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核废水处理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答案】主要因素是洋流。危害:导致部分海域海水污染;海洋生物受到放射性污染死亡或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冲击。

【解析】排入海洋的核废水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洋流扩散的。核废水处理水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影响渔业发展,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也会危害健康。

三、核电站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象:气流畅通,有利于放射性废气的稀释排放。

(2)地质:远离地质断裂带,建立在稳定的整体基岩上。

(3)水源:附近有水源,便于取水冷却设备。

2.社会经济因素

(1)人口: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且易疏散人群。

(2)经济、技术:经济、技术水平高为核电站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3)交通:交通要便捷,方便大型设备的运输和危险发生时人员的疏散。

【例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核电有清洁、高效的优势,不过由于涉及冷却用水等诸多因素,在内地布局核电厂一直充满争议。中核工业公司计划在陕西布局核电站,但在选址中放弃了陕西省政府重点推荐的西安。目前西安(34°20′N,108°56′E)部分城市路灯使用太阳能。

分析西安不宜布局核电站的原因。

【答案】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处于地震带,地质条件不稳定;缺水严重

【解析】核电站有一定的潜在危险,西安是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工程选址要考虑地质条件,西安处于地震带,地质条件不稳定;核电站建设需要冷却用水,而该区缺水严重。

四、评价核能资源

1.优点

(1)核能是一种单位体积能量巨大的能源。

①核燃料对存储的空间和运输的运力需求相对较小。

②核能平均发电成本低于传统的火力发电。

(2)核能属于清洁能源。

(3)地球上现已探明的铀等核资源相对丰富;如果未来有更加成熟、稳定的核聚变技术,海水中的氘和氚还将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核燃料。

2.缺点

(1)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这些技术不是每个希望发展核电的国家都能轻易获取的。

①核资源的开采和浓缩技术扩散的途径或渠道受到严格限制。

②核废料具有一定放射性,核废料处置是一项世界难题。

③核电站向周边环境释放大量的热量,造成热污染。

(2)核能发电最大的风险在于核泄漏事故。

【例5】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核能作为战略目标。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据此回答1,2题。

1.核能之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利用,是因为核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该优点是

( )

A.能量密集,燃料运输量小

B.无任何污染

C.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D.技术要求高

2.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是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我国新建的其他核电站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

( )

A.地形平坦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技术力量雄厚 D.能源需求量大

【答案】1.A 2.D

【解析】1.核能之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利用,是因为核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即能量密集,燃料运输量小,所以A正确。

2.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是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我国新建的其他核电站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所以D正确。

五、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

(1)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2)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例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核电是清洁能源,但核电站对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要求高。2016年2月28日,缺乏铀矿资源的福建省福清市沿海地区,建起我国福清核电6号机组。该项目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福清核电站景观图。

(1)分析福清核电站选址在该地的原因。

(2)说出福清核电站在建设中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

(3)说明福清核电站的建设对当地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地质构造稳定,地震少;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工程建设;濒临海洋,冷却水取水方便;该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等。

(2)台风;海啸。

(3)清洁能源,环境污染小;缓解能源紧缺状况,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1)考查核电站的区位条件。该区位于沿海低地,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工程施工,且取水方便,利于冷却;该区地质稳定,地震少;该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能源需求量大,有建设核电站的必要。

(2)考查区域自然灾害。福建沿海区,需要注意对夏秋季的台风、海啸等的防御。

(3)考查核电站建设的影响。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环境;同时增加能源来源,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六、核泄漏带来的环境问题

1.核辐射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

2.导致大量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3.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下降。

4.污染土壤,影响农业生产。

5.污染物质随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渗透在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中,破坏生态平衡。

【例7】据俄塔斯社2020年10月19日报道,日本近日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处理福岛核电站废水的问题,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废水稀释40倍后排放到大洋中。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福岛核废水的排放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污染海水,水质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浮游生物死亡,使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温室效应;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食用后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不利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发展。

【解析】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排放核废水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剧温室效应;从人文环境来看:人类食用被污染的海洋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影响当地的海洋渔业发展,影响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暖流洋流核能
王亚平
“核能驾驭者”王大中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属于冬日的褐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揭秘核能
那一股 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