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的社交靠孩子

2021-07-16 02:20艾小羊
女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观幸福感闺蜜

艾小羊

一个单身女孩告诉我,30岁以后,忽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孤单:身边朋友都结婚生孩了,以前的闺蜜约不出来了,抱怨两句,人家一句“哎呀,你不懂”能噎死你。

不过呢,孤独不是坏事,就怕人比人。时间在你这儿多得溢出来了,在别人那儿可能是稀缺资源,当妈的人,最缺孤独,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让妈妈一个人静静”。

我仔细复盘了一下人生,发现30岁以后的我,社交圈子主要靠孩子。

这种社交,从月子中心就开始了。月子中心是特别容易交到朋友的地方,不管进去之前是什么身份,进去的时候,都膀大腰圆、脸肿腿肥。讲的也都是鸡零狗碎的事儿,整天比拼奶多奶少,孩子的粑粑黑还是黄,最喜欢吐槽老公跟婆婆。

都说女人的友谊建立在交换隐私的基础上,月子中心认识的朋友,天生就站在隐私的点位上,一个月过去,她们差不多是你这辈子看到的穿家居服次数最多的外人,当然,你在她们眼里也一样。

如果你听说某位女老板的客户是月子中心认识的,或者某个家长告诉你,月子中心认识的一个朋友帮她家孩子解决了上学问题,完全不必惊讶,月子中心绝对是女性交友的风水宝地。

等孩子进了幼儿园,就有了家长群。幼儿园三四年,总能在家长群里发展几个关系不错的妈妈做朋友。

借由孩子而成立的家长之间的社交关系,有些可以从幼儿园持续到孩子上小学、初中。因为按照学区房制度,基本上你住在哪里,决定了你的孩子跟哪些孩子成为同学。

人过30岁,要交新朋友,一要看造化,二要看努力。但孩子带你搞社交,两者都不需要,只是顺手的事儿。

有人开玩笑说,幼儿园、小学校门口,每天三四点钟是家长的大型“相亲角”。家长早到10分钟是惯例,站在那儿啥也不说时間也挺难熬的,看到相熟的面孔,打个招呼,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

这种朋友关系十分单纯,英雄不问出处,就算你住别墅、我住公寓,老师面前人人平等,讨论的话题都是孩子为什么那么磨蹭,陪写作业又差点气出心梗。

这种朋友关系也十分有用。我家公子住校的时候伙食不好,几个妈妈就轮班儿给孩子送饭;我写稿最忙的时候,会打发女儿去邻居家吃饭;邻居妈妈家里老人过世,没时间管孩子,她女儿在我家住了三天。

作家刘震云说,长久的友情一方面需要三观一致,另一方面需要适当的利益输送。

通过孩子认识的朋友,三观可太一致了,鸡娃的妈妈们彼此成了闺蜜,散淡的妈妈们互相结成了好友;利益输送更是花样繁多,或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哪个补习班老师最好;或共享带娃,反正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解放了你,也解放了我。

都说人的幸福感呈U形,其实何止幸福感,社交的欲望跟朋友的数量,也是U形。年少呼朋唤友多热闹;人到中年,时间、精力、阅历等等,都限制了交友;老年,又开始热闹了,年长心慈,跟卖菜的多聊几句,下次都能带两个茶叶蛋给人家吃。

养孩子确实有很多苦恼,但他们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原本孤单的中年丰盈得有些喧嚣,又觉得一切或许都是最好的安排。

单身的孤独感与身处亲密关系中的稠密感,很难说哪一种更好。就算你有本事一脚踏两船,终究也没本事一脚踏两条路,顺着造化走到了哪条路上,就去享受那条路的好,忽略它的不好吧。

猜你喜欢
三观幸福感闺蜜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天生好闺蜜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小编们和闺蜜的 girl"S night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