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视角下广西金融开放创新思考

2021-07-20 04:14罗雯
时代金融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东盟广西

罗雯

关键词:广西 自贸区建设 东盟 金融开放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重要举措。2019年8月,国务院确定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新设自贸区。2020年9月,北京、安徽、湖南自贸区成立,全国21个自贸区在中国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发展定位让各自贸区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广西自由贸易区是新设立的沿边自贸区,以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目标,在试点中进行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探索金融开放的重要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加强金融对外开放创新,是我国一直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广西自贸区建设现状

广西有着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先天具有发展货物进出口贸易的条件。广西自贸区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是面向东盟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从2019年获批成立以来,自贸区突出广西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发展成效初显。

(一)广西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大好,在此前提下,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自2019年广西自贸区建立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更加显著。2020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GDP)2215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8位,虽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总体在稳步上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5.8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108.49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2.38亿元,增长4.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0%、32.1%和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9%、19.9%和58.2%。(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局网站202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广西—东盟进出口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从2016年到2020年,广西货物进出口总额由3170.42亿元增长至4861.35亿元,累计增长53.33%,年均增速达到10.67%。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广西货物进出口贸易比较活跃,贸易总额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就广西—东盟货物进出口贸易来说,也较之前更加密切,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进出口额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且稳定占领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半边天”。由此可见,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紧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深化,为广西自贸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西自贸区金融开放现状

“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和“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是广西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广西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效果显著。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广西自贸区自建立以来,积极发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通过金融多维发力,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积极配合稳投资需求,固定资产贷款明显增多。2019年,广西新增单位固定资产贷款1139.24亿元,同比多增588.58亿元,对广西投资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二是积极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2019年,广西新增单位经营贷款510.68亿元,同比多增150.77亿元。三是对工业和服务业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2019年,广西工业贷款新增281.66亿元,同比多增159.65亿元;服务业贷款新增1436.73亿元,同比多增682.41亿元。四是大力支持制造业升级改造和二次创业。2019年末,广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13.56亿元,同比增长24.96%,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69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新增146.56亿元,同比多增88.63亿元。

此外,广西自贸区在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增加了对于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这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百花齐放助益良多,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加大对于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金额与比例;加大对于贫困地区、涉农企业的贷款力度,帮助完成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广西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逐步推进

广西不断进行金融改革创新,形成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柜台挂牌的“东兴模式”,农村金融改革的“田东模式”,促进沿边经济的发展。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颇具成效,建成广西—东盟跨境人民币汇划的高速路,构建了以广西为中心枢纽的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业务平台,初步形成广西与东盟国家跨境投融资循环圈。2019年,广西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國(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20项改革创新相关政策,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成功的金融改革试点经验。在广西70家优质企业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逐步推进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快构建与自贸区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面向东盟金融合作机构数量增加

在 《中国 ( 广西)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的金融改革。广西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在2019年推出131项改革举措,57家金融机构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截至2020年末,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引入金融机构(企业)163家,是2018年末的7.7倍。金融合作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业务合作不断深化。据《方案》预测,到2023年,引进的各类金融服务企业及金融机构将达到200家。

(四)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提高

据中国日报网数据,2019 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1570 亿元,同比增长 20.5%。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1557亿元,占广西本外币跨境收支的40.75%,其中,与东盟跨境结算量为681亿元,占广西与东盟本外币跨境收支的60%。继续在西部12省区和全国9个边境省区中排名第一,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规模和影响力持续增强。2020年9月底公布的《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东盟10国在2019年的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累计达到24087.1亿元,同比增长34.7%。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的37.4%,与2018年相比提高了约8%。南宁市副市长朱会东表示:“目前,南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大幅增长,片区金融创新指数在全国43个自贸试验(片)区排名第16位,在第四批19个片区中排名第2位。”

三、促进广西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广西大力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大背景下,叠加广西自贸区和金融开放门户两项政策的作用,加速广西金融开放新高地建设的进程,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加快广西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步伐。

(一)加大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创新力度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批复的重要省区级全域金融开放战略,也是重要的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战略。广西应把握机遇,利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独特优势,深化金融改革,加大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创新的力度。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作为开放创新的重点,逐步推动广西自贸区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向深度与广度发展,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广西自贸区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体制机制上,出台《广西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实施方案》《广西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实施方案》,形成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工作合力;加快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在账户体系设置、提升账户便利性、强化账户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全国构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积累经验。

(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进一步深化广西自贸区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转换思想,调整经营机制,增强金融服务,不断完善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广西自贸区,让更多外资金融企业,尤其是东盟国家的金融企业开办分支机构,构建现代金融生态圈。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有序地“走出去”,引导鼓励广西的金融机构利用沿边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在西南边境发展边贸结算业务,为边境贸易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东盟各国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推动广西金融业区域国际化进程。

(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随着自贸区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各类金融资源分配方式及交易载体也在不断更迭变化,这势必会带来金融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自贸区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应持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如全面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增量扩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数据信息共享,为涉外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线上金融服务;争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在广西落地,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广西开展跨境产业投资,便利相关投资运作。

(四)加强金融人才培养

人才是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缺乏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发展也将无从谈起。自贸区金融创新改革需要大量高层次的金融人才,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金融的跨境发展更是需要有国际金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来进行设计和执行。因此,要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以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为广西自贸区发展服务。在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同时,要坚持“外引+内培”的模式,尤其是要加强培养金融人才工作,培育更多符合广西自贸区金融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首先,对于其他层级金融人才的培养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区内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一大批适合广西自贸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其次,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如相关单位负责人、业务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于企业相关负责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规范金融活动行为,从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五)完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是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保障,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广西自贸区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近年来,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但由于东盟各国金融监管制度不同,甚至有些成员国的监管制度混乱且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为了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减少摩擦,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此,我国可以与东盟各国协商讨论,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从而保障及促进金融合作和开放的顺利发展,进一步推动与东盟国家金融机构互设、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建立起与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进一步开放,从而为自贸区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贸区建设和广西大力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背景下,广西自贸区建设呈现出可喜的成绩,广西经济水平逐步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广西—东盟进出口额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离不开金融支撑。近年来,广西自贸区不断加强金融改革,提升金融开放水平,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金融改革创新逐步推进、面向東盟金融合作机构数量增加、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快广西金融开放新高地建设的进程,建议通过加大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创新力度、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完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等方式,实现广西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通过扩大金融开放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勇,蒙飘飘,申韬.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广西自贸区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点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6):9-18.

[2]黄大富,黄丽峰,韦晓霞.广西沿边地区跨境人民币融资现状、经验借鉴与发展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9(11):45-50.

[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N]. 广西日报,2021-03-23(006).

[4]王爱俭,王博,李赫燃,张欢,梁金涛,朱蓓,郭嘉楠.金融多维发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21(02):1-17.

[5]安国俊,訾文硕.绿色金融推动自贸区可持续发展探讨[J].财政研究,2020(05):117-129.

[6]王方宏,杨海龙.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特点、主要任务、成效与展望[J].海南金融,2020(02):12-20+38.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RCEP背景下广西自贸区人民币业务创新的路径研究》(2021KY1447);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课题《自贸区建设视域下广西金融开放创新的路径研究》(2020KYB09)。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东盟广西
壮美广西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