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家暴,你应该了解的那些知识

2021-07-23 03:34景永豪张晓
心理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安管理家庭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

景永豪 张晓

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自2016年3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起,全国各省市公安部门、妇女联合会等都不断颁布各类文件、制度、细则等,向社会大众普法宣传“家庭暴力”是违法犯罪的,是明文禁止的行为。

但近年来,尤其是在每年的11月25日“世界反家庭暴力日”宣传之时,我们仍能看到因受到家庭暴力受虐甚至致死的触目惊心的案例。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妇女法律意识,笔者梳理总结了反对家庭暴力的常见知识,以期读者能够研究、讨论、思考。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暴力与虐待

家庭暴力问题似乎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它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有关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其一生中不同程度都遭受过暴力(包括冷暴力)、虐待(包括性虐待),而这绝大多数的施暴者是她们的家庭成员。

 相关民事权益

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根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女权利不平等,以及在公共场合和私密生活中对妇女的不尊重与歧视。这种行为是对妇女人格权和身份权的侵犯,人格权是法律所确认的与作为民事主体必要条件的身体、人格相联系的权利,它随着权利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伴随权利主体的消亡而消亡,如妇女的姓名权、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亲权、监护权、继承权、著作权等。它不仅可能造成婚姻解体、家庭破裂,还严重摧残妇女的身心健康。

 精神控制

相对身体暴力的遍体鳞伤,精神暴力更多的是造成心灵上的“千疮百孔”。它一般通过侮辱、谩骂,或者不予理睬、不给治病、不肯离婚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使受害人产生备受屈辱、饱受折磨、内心煎熬、自我存在感降低等行为。或者通过对经济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我国关于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以下为我国关于反对家庭暴力常见的法律规定,仅供参考了解,具体使用时还要查询时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1月1日起修正后施行。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真正有了国法可依。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第46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4月28日修订,2021年1月1日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生效而废止。《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1042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

值得强调的是,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目前采用的是“不告不理”,即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当妇女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寻求帮助的途径有哪些?

妇女遭受家庭暴力时,选择的不应该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毕竟根据调查研究,对于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我们鼓励妇女勇敢地站起来,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以下途径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居住社区:案件筛查、跟踪管理、宣传协调等;

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个案管理、宣传服务;

妇女联合会:宣传协调、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心理健康与疏导,妇女能力建设与提高等;

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紧急庇护、救济与扶助等;

教育部门:宣传教育、心理辅导、就学服务等;

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医疗救治、提供伤情证据、辅导教育等;

公安部门(派出所):接受报警求助、收集提供证据、执行告诫制度等;

检察院: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立案监督等;

法院:核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审理案件等;

司法部门:法律援助、伤情鉴定、调解等。

猜你喜欢
治安管理家庭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
身体传送带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广西水彩画年度展
“丹青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展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社会治安管理防控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幸福的家庭
无证驾驶车辆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初探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