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没必要, 坦然面对更有效

2021-07-23 03:34王娜
心理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负性焦虑症老太

王娜

春秋时期,有位杞国人常担忧天会塌下来,也听不进他人的劝说,整日惶恐不安,即使头顶的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存在,依然无法打消他对天塌下来的顾虑。您可能会说:“这不是‘杞人忧天的故事吗?天怎么会塌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嘛!”然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与这位杞人类似,老年焦虑症的患者每天同样小心翼翼,或许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烦恼的焦点。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情绪,老年人也不例外。其实,出现焦虑并不可怕,因为适当的焦虑对人们解决问题、尽快逃离危险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无须特殊处理。只有当焦虑程度过重、个体难以承受或持续时间过长、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时,才有可能归属为焦虑症。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焦虑症的患者,他们常表现为心烦意乱、紧张不安、较难集中注意力,有害怕或担忧的事物,也有人说不出具体担心的问题,他们多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加剧紧张,多伴心慌、手抖、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和夜间失眠、噩梦或半夜惊醒等异常。按照它发病的急缓,一般可分急性与慢性焦虑:

案例1

三个月前的一天,67岁的孙老太在公园遛弯时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头晕、心慌,慢慢地,她感覺脖子像被勒住了似的,喘不过来气,头脑一片空白,全身大汗,她以为自己快不行了,就大声呼救。幸有路人拨打了“120”,将她送至附近医院。谁知还没等车开到医院,她的情况就自行好转,而且整个发病过程中她都很清醒。她不放心,还是让医生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未发现明确病因,她很后怕,再不敢轻易外出。

但即便如此,半个月后她还是和上次一样发病了,仍是未等医生救治,情况就慢慢好转,医生也查不出问题所在。她在不发病时和常人一样,可一旦发病就会有种快要死了的感觉,这让她非常恐慌,害怕再次发病,也越来越担忧身体,稍有不适就去医院检查,在多次被告知身体无大碍后,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怪病。

孙老太的情况就是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

其特点是:

A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发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出汗、全身发抖、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等不适,自认为快要死去或失去理智,为此非常害怕。

B每次发病持续5~1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如常。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整个过程。每次发作虽耗时不长,但之后还会再次出现,1个月内可发作3次以上,或在第一次发病后惧怕再次发病的负性情绪可持续至少1个月。

C多数患者因担心病发时得不到救助、惧怕再次发病或对于在公共场所中发病而感到羞耻等,主动回避社交或外出,急需外出时让他人陪同,可伴发抑郁情绪或自杀倾向。

案例2

65岁的刘老最近半年总觉得紧张不安,他也说不清具体在害怕什么,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地阵发性紧张、出汗、心慌、手抖、频繁如厕,在综合医院检查的结果不过都是些小毛病,医生说不会引发上述异常。

不难看出,从表现上刘老的慢性焦虑与孙老太有类似之处,只是他发病更缓且病情时而轻、时而重,在半年内持续进展,又有别于急性焦虑发作。

老年焦虑症的患原因可能有:

躯体状况变差

老年人多伴各种躯体病,包括急症、危重症,可能会引发他们害怕病重或服药不良反应、惧怕死亡等紧张情绪。

心理“老化”与性格影响

随着身体的老化,部分老年人可能会产生渐趋固执、多愁善感或以自我为中心等改变,尤其是那些一贯要强、追求完美、个性敏感的老人,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焦虑。

负性事件

家庭方面(亲友患重病或突然离世、“空巢”老人缺少子女陪伴、与家人的矛盾等)、经济收入减低等均有可能引发孤独、紧张、忧虑等情绪,尤其当缺乏有效应对问题的方法时上述负面情绪会加剧。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人患过焦虑抑郁等疾病,这类人群也属于发病的高危人群。

老年焦虑症的治疗原则

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该病在今后仍有可能再次复发,需要关注:

1遵从医嘱,规律服药。很多老人会因身体患病、自觉服药太多,不愿规律服用精神科药物,尤其当自觉病情好转后更易自行减停药,而这恰好是病情波动或再次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

2定期复诊和复查。一般一个月左右来精神科复诊一次,还要定期做血常规、血生化、甲功、血药浓度(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水平)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作为医生调药的参考。

3针对影响患者情绪的问题入手,减缓情绪波动。

调整心态:随着老龄化的自然进程,每位老年人都有可能面对身体、记忆力均变差等问题,我们要尝试用平和心态去接纳并逐渐适应这种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否认或抵触。

重新定位自我价值: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依然老有所用,在家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承担着爷爷奶奶、父(母)亲等重要角色,继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根据个人所长与身体状况,我们可以在单位、社区中继续发挥余热,传授经验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价值感。

培养兴趣,规律作息:退休前每日忙碌,如今可以安享晚年、培养新的兴趣或技能,给自己制定一份日常活动表,尽量让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都有安排,除起居规律、营养均衡外,还要加入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与适当锻炼,让生活过得更充实。

积极应对负性事件:遭遇负性事件在所难免,我们尽量采用积极心态去处理:与亲友定期联系、互相关心并保持良好关系,试着包容自己与他人的不完美;如遇和他人的争端,尽量心平气和地相互沟通、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想想、彼此退让,提建议可以,但不要将意愿强加给人,给他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尝试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勿以偏概全,不为未发生的事而烦心,也避免消极推断事情的结果。

猜你喜欢
负性焦虑症老太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