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的使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2021-07-29 01:32丁博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向心力教辅民族团结

丁博

教材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依据,也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载体。从2017年秋季开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陆续进入中小学教学领域。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从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教育部为什么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重新编写教材?这是因为统编教材更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更能体现新时代的教育思路。因此,中小学教师在使用教材或者自主编写校本教材时,一定要明确教材的教育使命。中小学教材的使命之一便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什么是好的教材?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看其能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能否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能否促进“立德树人”,能否促进时代发展与进步。统编教材所选的文章或素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还适当地兼顾了时代性,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编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发生的变化,激发其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仍有打着各种旗号的不规范教材和东拼西凑的教辅用书企图进入校园,这些所谓的教材和教辅用书无疑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炼就火眼金睛,学会明察秋毫,自觉抵制这些误人子弟的教材和教辅用书。

我们要把统编教材使用到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是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主线之一。教育部门要自觉引领广大教师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家进步与发展中的意义,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优势,向中小学生讲明为什么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英雄赞歌还应该在课堂上唱起来,民族团结与进步的口号还应该在教材中喊起来。当前,我國已提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小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我们必须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使其树立远大的民族团结与进步的理想,肩负起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重任,将他们培养成高品德、高素养的一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教材是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鲜活凭借,课堂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主要阵地。广大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与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相关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将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民族进步发展自信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深处。

猜你喜欢
向心力教辅民族团结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关于线路金具间隔棒向心力试验的计算分析
关于线路金具间隔棒向心力试验的计算分析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
向心力演示器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向心力来源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