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SA的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策略

2021-07-29 21:34嵇萌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目标素养内容

嵇萌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加强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传授阅读技巧为辅。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出有关阅读素养的概念。新课改背景下,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这与PISA提出的阅读素养要求一致。本文通过阐述基于PISA有关阅读素养的要求,分析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现状和提升语文阅读素养的意义,探讨提升初中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阅读素养与PISA测评

(一)阅读素养的含义

所谓“阅读素养”,指的是学生通過阅读文章积累知识,形成理解、思考、运用的能力。阅读素养以阅读知识、良好的阅读能力、积极的阅读态度为主要内容,其中阅读知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素养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是培养阅读素养的核心内容;阅读态度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的重要保证。

(二)阅读素养是PISA测评的重要内容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关注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根据各国学生的测试结果,从整体上评价各个国家相关的教育系统,以此作为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阅读素养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重点内容,被定义为学生为达成个人目标,通过增加知识、发挥潜力、系统合理地参加社会日常活动,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运用、评价和反思。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认为一个具有良好阅读素养的人,既要具备阅读的知识和技巧,同时应该重视阅读,并将阅读作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

二、提升语文阅读素养的意义

(一)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将竞争的重点从硬实力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竞争,其中包括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竞争,而有关教育、思想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有关阅读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开展多种评估项目,例如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以及英国开展的教育成就检测项目等,都能够对阅读素养展开评估。

(二)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读写能力的知识内容、对文章的感悟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等。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素养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个人的阅读素养关乎其选择和接受何种信息,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两个方面,而对学生的选择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综合素养,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阅读素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阅读素养教学现状

(一)教学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

明确的阅读目标是学生开展阅读的方向,对阅读的效果和深度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阅读理解题,将做题当成提高语文成绩的手段,使得阅读丧失原本的意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便是在阅读课堂上,其教学的重点也是讲解课文和阅读技巧,忽视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素养。

(二)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关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开展的阅读教学模式,超过一半的学生不太满意。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接近60%的学生认为只是讲解阅读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很少涉及关于阅读的意义和方法。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念由来已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校资源、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这不但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同时阻碍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

四、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策略

由于初中生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上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语文教师对阅读内容和技巧进行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要促使学生持有积极的阅读态度。PISA的研发者认为,阅读态度对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有重要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需要有积极的阅读态度和阅读动机。阅读态度不仅与阅读兴趣有关,也与阅读水平紧密相关。只有对阅读积极投入和感兴趣的学生,才能大量阅读,有效提高阅读水平。

(二)明确阅读目标,制订阅读计划

在阅读前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才能开展有效的阅读。阅读计划能够确保阅读目标准确有效地实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明确的阅读目标和科学的阅读计划。在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时,学生可以定为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阅读计划可以按照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进行分类,学生需要按照自己制订的阅读计划来达成阅读目标。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可以简单地先确定目标再开展阅读。如统编版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可以将阅读目标确定如下:

(三)注重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先进、方便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八年级《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其阅读素养。

五、结语

对初中学生而言,培养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按照PISA对于阅读素养测评的具体要求,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入探索提高阅读素养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目标素养内容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