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读错字音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2021-07-29 21:34黄丽玉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声旁字音形声字

黄丽玉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 600~1 800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读字、识字能够给语文朗诵、阅读及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努力探索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识字学习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形声字时常常会以一个字拓展到一串同类型的形声字,即以声旁为基础,引导学生小系统识字。这的确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识字效率,但也容易引起低年级学生读错字音的问题。本文就此探究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读错字音的原因,分析并提供一些对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读错字音的原因分析

“形声字”的“形”指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声”指声旁,其作用是表明字的读音。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教学中常见教师以声旁为基础,引导学生对相关形声字进行小系统识字,教材中也对形声字进行归类。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的“成”这个生字后,引导学生拓展认识“城、诚、盛”;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五”也将同类型的形声字“锋、峰、蜂”“暮、墓、慕”“炒、吵、抄”放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久而久之,很多学生遇到生字后,不去探求其读音,甚至对生字表上能找到的生字也不去看其读音,而是不管这个字是否形声字,就根据以往的经验“有边读边”。如看到“例子”就读“lièzi”。学生定势思维严重,缺乏求实求真的态度,常常出现读错字音的问题。如果不纠正学生读错字音的习惯,就会对其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一定要在基础阶段找到学生读错字音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纠正,培养学生正确读字音的习惯。

二、读错字音的解决对策

汉字是表意文字,表音特点并不明显,即使是形声字也是如此。如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中的生字“空”“问”,虽然有了声旁“工”“门”,但是这些声旁并不是它们准确的读音。统编版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对于形声字以声旁为联系的小系统识字教学导致学生遇到生字“有边读边”而读错字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虽然声旁表音,但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语文教师应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一)探究猜测的读音

当学生遇到生字,没人帮助又无法通过工具书得知其准确读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根据形声字特点“有边读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猜测的读音是否正确,不要否定和退缩,要鼓励学生先去观察字的特点再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1.联系生活连读句子,以探究读音

识字需要准确而完整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合理的联想,并需要精密的分析和综合,是一个复杂的观察、记忆、联想和思考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周围的环境对其发展影响很大,孩子的全部印象都与现实相联系,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告诉学生,遇到生字不要停下来,而是要继续往下读,读完这个句子再回头读一遍也许就知道那个生字的读音了。例如《风娃娃》一课的生字“助”,学生不知道它是不是形声字,也不管它是不是形声字,可能会猜读“qiě”或“l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因为“帮”字已经在本课之前的《狐狸分奶酪》中学过,教师可以让学生整句话连读“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再猜猜“帮助”的读音,学生这时可能还是不知道。老师再问:“谁会给‘帮组词?”有的学生说“帮助”,有的学生说“帮忙”,教师再引导学生把后面的“人”也带上连读试试,学生马上发现:“帮助人”通顺,“帮忙人”不通顺,从而知道,此处的“助”不是读“qi씓l씓mánɡ”,而是读“zhù”。连读句子能够勾出学生的词汇积累,在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时有巧妙作用,它有利于学生探究自己猜测的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2.联系插图获义,以探究读音

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好帮手。因此,课文插图有助于学生识字读文。如教学《纸船和风筝》时,课文题目中的“筝”就是本课的生字。学生根据其字形判断读“zhēn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求证是否正确。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再让他们将“纸船”和“风筝”两个词语分别写在对应插图的上面,学生便知道“筝”读“zhēnɡ”了。最后让学生掌握方法: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插图能帮助大家知道那是什么,从而知道其读音;由词到字,便能获知生字的读音。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生字词很多是表示事物的词,也就是名词,学生根据已经认识的生字,再联系插图,往往能获知其读音,进一步判断自己猜测的生字读音正确与否。

3.联系文本知意,以探究读音

虽然文章分为段落、章节,但行断而意连。教师要引导学生,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一定不能把该字孤立出来,而是要联系上下文获知句子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探究生字词的读音。例如《纸船和风筝》中的生字“愿”,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生字“原”会猜测读“yuán”,这个读音虽然相近却不正确。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小熊和松鼠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他们都很难过,不好意思再放纸船和风筝。松鼠再也受不了了,他在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因为有“愿”这个生字,学生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下文是松鼠真的看到风筝朝他飞来,可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要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学生已经知道“意”字的读音,“要”就是“愿意”,学生很快便判断“愿”不读“yuán”,而是讀“yuàn”,生字的读音由不准确变为准确。形声字中,有些字是多音字,如“喝”“哪”“盛”等,更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得知它的意思后再确定读音。

(二)获取准确的读音

即便猜测并探究,可能还是会存在读错字音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中国汉字太多、太复杂,谁也不能夸口说念字不会念错。”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有可能出现错误判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要有求真的态度,获取准确的读音。

1.拼读拼音,读准生字

大部分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有拼音,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要认真拼读课文中的拼音或者查生字表中的拼音,也要帮助一些发音不准的学生纠正读音。这样当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读准字音的时候,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读音的次数也会减少,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求助他人,读准生字

二年级上册最后两课《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以及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并没有每个字都注有拼音。如《风娃娃》中的“断断续续”,课文没有注音,生字表中也没有它们的拼音,这给识字不多的学生带来了认读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求助他人,如老师、家长或识字多的同学,都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生字的准确读音。

3.查阅字典,读准生字

在没有拼音、没有他人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最可靠的获取正确读音的方法,那就是借助字典。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二年级上册最后两课的教学阶段,学生已经会查字典。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求真的态度,在书包中常备字典,遇到生字不是含糊而过,而是主动查阅读字典,获取准确的读音,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声旁为联系引导学生小系统识字存在优势,也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寻找对策,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实能够提高学生语言、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声旁字音形声字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沈括识音
“一丝不苟”的糗事
明晰字形字义 防范错字别字
我们的新发现
桥头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