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29 21:34赵若阳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教学模式

赵若阳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持续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小学属于基础性教育阶段,教师应有效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讲解而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形成严重的阻碍。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借鉴。

一、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作用

当前许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开始应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衔接新时期小学教育的相关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探究性教学模式属于新时期下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其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自己的实践去探究并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合理引入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框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地延伸,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会随之成长。探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会更加丰富,不仅是以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还会涉及本地的文化资源、探究思维品质等多种内容,课程目标更加多元,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也会随之提高。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促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从整体角度上丰富学习层次,由浅入深地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与实践,例如让学生接触自然,可以使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环境知识达到综合性实践活动目标,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

(三)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并探究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整体而言,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为了突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意义与价值,需要从理念、方法等不同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以及验证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

二、探究性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与价值无法有效体现。例如,当前一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部分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看看,缺乏有效的动手操作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入探究性教学模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要注重调整与优化教育理念,要有意识地推动探究性活动方式,不能单纯借助讲解推动教学进度,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加强师生之間的沟通交流,营造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认知偏差或认识误区,应当及时纠正并耐心地讲解,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其自信心。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环境保护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去探讨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开展开放性活动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开展探究性学习,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探究性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并评价,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教师还要重视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分析。

例如在“轮子与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汽车产生更加直观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门口对路上来往的车辆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汽车有哪些类型,汽车和车轮有什么关系,汽车为什么会有尾气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等。借助这样的开放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合作探究学习

探究性教学模式并不是让学生独立去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以此保证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水往高处流”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活动演示,将一张餐巾纸平放在水上,让学生观察水和餐巾纸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会向上渗透”“纸巾为什么会移动”,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主题开展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协作分工、整合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素养,显著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的思考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合作探究等能力,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