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2021-07-29 21:34朱金娥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德集体教学模式

朱金娥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中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时,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中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让他们在集体中共同成长

要想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要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意识,有效利用竞赛或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促使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增进友谊。教师还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道德观,激发其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告知他们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例如,在举办团体操活动时,很多学生认为团体活动很累,而不愿意参加。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产生逃避心理,有的学生会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拒绝参加集体活动。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可以先让所有学生一起休息,过后再鼓励大家继续训练。在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表扬那些起初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最终又加入进来的学生。

鼓励式的教育可以激發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使其认识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这对其以后快速地融入社会大有裨益。

二、关注学生的心灵,在细微处用心呵护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归纳,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管理班级的办法。在学生产生消极心理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要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静下心来询问,使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其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困难,减少错误的发生,促使他们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

初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要用更多的宽容和爱心去感化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发展规律,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开展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于细微之处用心呵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有效的知识逻辑框架。初中教学之所以开展德育教育,是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荣辱观,帮助学生摆脱不良习惯,将来快速融入社会。因此,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灵以及生活细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美好,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准,最终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展开学习,让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要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方位、高素质地发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与之相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影响学生的道德观;注重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眼前的生活;增强学生的爱国感和荣誉感,让学生更热爱祖国,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使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由此可见,初中德育教育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以往的初中德育教育,不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忽视了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德育教育不具有说服力。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理性地分析教学问题,在开展知识教学时,注重德育观的渗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树立道德意识。每个学科都与德育教育相关,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德育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师还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用心研究教材内容,使得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最终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学生的天性,做好兴趣教学工作

兴趣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敲门砖,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开立德树人的初中德育教育。初中生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大,在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学习,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学生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从而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去,学习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鼓励式的教育,让学生敢于踏出舒适圈,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探索。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自我表达的平台,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突出其个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展开个性化教育,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味以及生活中的美好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使德育教育在初中课堂顺利展开,让学生在一定的自由空间快乐成长。

初中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理念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升爱国意识和集体精神;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快速地融入班集体,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细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终构建高效的初中德育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德育教育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立德集体教学模式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