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9 22:02李勇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教师应

李勇

分层合作教学是当前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将教学内容分层,引导学生合作,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为提高分层合作教学效果,本文对其运用途径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分层合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分层合作教学”,主要是指将分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取其之长,避其之短,进而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知识,提高其自主分析能力。在分層合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生物学科的知识较抽象、枯燥,且有较多实验内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展开。但通过开展分层合作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生物学科的魅力,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不断地学习和讨论中进步,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内化。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运用途径

(一)转变传统思维,创新教学理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分层合作教学方法时,生物教师应积极转变思维。相较于传统生物教学方法,分层合作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将教学内容分层,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这意味着该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教学工作。因此,生物教师在运用分层合作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学生多加鼓励,挖掘并培养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组别划分时,教师应一视同仁,帮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科学划分学生小组

生物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小组。具体而言,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知识基础,立足于生物考试成绩以及课堂测验结果了解学生生物学习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对比查看学生其他科目成绩,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是否对生物学习有排斥心理。其次,通过聊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喜好和习惯。其中若是存在对生物学习较为排斥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为基础进行分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逐渐减轻其抵触心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最后,依托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不同层级的划分,A层主要是生物基础知识掌握很牢固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B层则是学习成绩较好、态度良好但知识掌握速度较慢的学生;C层主要是指学习能力和成绩较一般的学生;D层主要是指包括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后,应遵循平衡的原则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划分,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平衡,最好每个小组都有四个层级的学生,并根据小组划分重新排列座位。在这种层级划分下,每个小组的能力相差较小,能够很好地开展小组合作、比赛等活动,能够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便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对学习问题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划分小组后,每个小组应指定一位组长,主要负责分配和管理教师下发的各项学习任务以及组织小组讨论。还要注意在选择组长时,不应直接指定A层学生,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让那些有责任心、沟通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为小组合作效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三)做好分层备课工作,落实高质量辅导

由于个体差异性,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吸收速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展分层合作教学时,教师应统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备课,按照A、B、C、D层级开展差异化教学。对于A层级的学生,教师应在传授教材知识后提供拓展性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B层级和C层级的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讲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对于D层级的学生,在传授教材知识后要提炼重点知识,并对其进行细化,循序渐进地讲解,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划分,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有实现目标的动力。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分层合作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落实高质量的辅导工作。例如,在“人体呼吸”教学中,教师针对A层级的学生,可以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夯实基础上,由于该层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外加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很有可能已经自学,但在此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基础不牢固,过于追求学习速度,学习效果不好,所以教师应鼓励A层级的学生深化知识的学习,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保持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肺部和呼吸道的相关资料,让他们自主学习空气在由肺泡和血液进行体内交换的过程中,细胞层次的变化等,进而实现学习内容的拓展以及生物知识的深层次学习,为后续生物知识学习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对于B、C层级的学生,教师在常规生物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和讨论活动的次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研究学习生物知识,并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及时提供指导帮助,提高班级的生物平均成绩。对于D层级的学生,教师应尽量对其进行单独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开展差异化生物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与耐心,缓解其紧张的学习心理,使其在生物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随着教学工作的展开,该层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生物知识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小组合作,优化评价体系

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小组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进行差异化设定,要求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在关于“心脏”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心脏构造、血液循环过程等。教师可以安排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比如“画出人体内部血液循环过程”等。教师应鼓励A层级的学生带领大家解决问题,但在画的过程中严禁抄袭,最后引导学生修正错误部分。运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通过B、C、D层级学生帮助A层级学生深化基础生物知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A层级学生帮助B、C、D层级学生解决问题,实现整个小组生物水平的提高。

教师还可以利用分层合作教学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即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适当降低书面考试比重,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并组织学生自评、小组内部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突出评价的反馈作用,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合作教学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将其运用于生物教学时,应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加强小组合作、优化评价体系等,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