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培养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07-29 22:02刘新红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服装设计服装

刘新红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以培养服装设计、工艺等经营岗位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服装设计专业水平和素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无法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

一、认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传统的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没有独立的创新意识,这必然会影响其服装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目前的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来说,一些教师的教学脱离实际,教学理念陈旧,造成学生服装设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的现象。为使服装设计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时尚潮流要求,教师需要对服装设计教学有准确的定位,让学生认识拓展创新思维的意义,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中职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服装发展变化的潮流与趋势,学习服装流行史,关注生活中新颖美观的服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装设计教学是将服装作为对象,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对制作服装的材料进行选择,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服装的过程。在服装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融合到服装设计中,可使服装具有艺术性、美观性、时尚性。事实上,服装设计就是思维与技能的结合,它建立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时,仅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无法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只有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考虑服装设计的多种因素,综合衡量后才能产生设计灵感。服装设计是不断发展的,设计师通过自己独特的想法,对衣料进行大胆的创新,使自己的服装别具一格,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引领流行趋势。思维创新在人类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着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重大,教师要在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突破原有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不同的服装,引领服装发展潮流。

二、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时,往往因为缺乏一定的技能或无法正确地运用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与服装设计理念难以有效融合,从而出现想得到而做不出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提升其服装裁剪技能的同时,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要想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兼顾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更好的服装教学设计效果,教师应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极组织与服装专业相关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方法。只有不断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设计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主动将其融入服装设计过程中,为将来的服装设计能力发展夯实基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摒弃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利用情景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将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課堂教学。教师需要明确服装设计专业的社会意义,目前服装设计领域需要大量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以此推动服装设计的发展。

三、制订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目标

在教授服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服装教学设计,片面强调服装设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其空有一身技能,却无法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服装,使其在服装行业中竞争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思维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技能设计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服装。教师要重视服装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有将服装专业技能与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服装款式、结构以及工艺设计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作品,发现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以此促进其创新思维的进步。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以服装设计教学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四、积极开展服装设计活动

服装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服装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水平。教师要注意在服装设计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特想法,结合专业技能使自己的创新理念呈现在服装设计上。

教师在活动中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服装元素,按照所学过的方法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学生也可根据不同的服装设计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服装布料。针对不同的布料,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服装,形成丰富多样的服装艺术,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时尚风格。除此之外,在服装设计活动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思维创新能力运用到设计中,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服装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改良,将自己的理念呈现出来。教师在讲解服装设计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理念尝试设计服装。学生通过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在无形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融入设计过程中。这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离不开实际生活,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教师要明确创新思维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专业技能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芹.优化课堂教学,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2018(9).

[2]王学伟.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信息化系统设计[D],职业教育研究,2019(36).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服装设计服装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