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8-04 14:27潘海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司汀住院研究组

潘海珍

眩晕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机体针对空间定位存在一定障碍,出现动性或者是位置性错觉,在临床治疗中,将眩晕划分为真性眩晕以及假性眩晕,其中前者眩晕情况是通过前庭系统疾病造成的,存在明显的自体旋转感,假性眩晕是通过全身系统性疾病造成的,患者的主要感觉是踩棉花感,并没有明显的转动感,造成疾病出现的因素较多,疾病临床症状是恶心呕吐,患者面色苍白并且存在一定的听觉障碍[1]。实际临床治疗中,主要利用药物治疗,结合相关临床实践研究结果,眩晕症患者使用倍他司汀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2]。目前,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人们生活方式不健康,其中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眩晕症的临床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3]。本研究通过对2019 年1 月~2021 年 1 月收集入院诊治的92 例眩晕症患者进行客观性研究,借助分组统计学模式,对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入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92 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6 例,女20 例;年龄30~81 岁,平均年龄(58.5±9.6)岁;病程1.2~13.1 年,平均病程(7.15±1.99)年;其中,前庭神经炎5 例,良性位置性眩晕12 例,梅尼埃病14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 例,女23 例;年龄38~83 岁,平均年龄(60.5±7.6)岁;病程1.9~13.0 年,平均病程(7.45±1.86)年;其中,前庭神经炎8 例,良性位置性眩晕13 例,梅尼埃病10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眩晕症疾病特征,经过颅脑CT、磁共振(MR)及相关体查检查确诊;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研究之前处于知情状态,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颅内实质性病变性眩晕症患者;系统代谢性疾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进行检查,病情确诊后,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7)0.4 g 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研究组患者使用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73)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7 d 为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3.18±0.73)d,住院时间为(5.78±1.02)d;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5.87±1.24)d,住院时间为(8.26±1.51)d。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症产生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前庭神经水肿,患者在椎基底动脉病变之后出现供血不足。疾病发生之后,患者主要症状是伴有天旋地转感、呕吐或者恶心等,眩晕症对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合理,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加重病情[4]。因此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临床治疗时促进患者血管扩张,改善其血液循环是主要目的,采用药物治疗方式避免患者出现脑干或者小脑长期缺血造成梗死[5]。

倍他司汀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受体激动剂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持久性较强,有利于患者的心脑血管、外周血管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扩张,增加患者心脑以及周围循环血量,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血液循环情况以及前庭供血情况,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率,调整血液粘滞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3.18±0.73)d、住院时间(5.78±1.02)d 短于对照组的(5.87±1.24)、(8.26± 1.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31±0.01)、红细胞聚集指数(0.58±0.15)、全血粘度(4.32±1.01)mPa·s 低于对照组的(0.43±0.01)、(0.76±0.24)、(5.05±1.03)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表明,倍他司汀可以促进淋巴吸收,降低水肿程度,增加抑制作用,消除患者眩晕、恶心以及耳鸣症状,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眩晕症患者使用倍他司汀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司汀住院研究组
妈妈住院了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