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源禽博尔纳病毒的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2021-08-10 12:25翟俊琼李婉萍罗满林
中国兽医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鹦鹉相似性毒株

翟俊琼,单 芬,李婉萍,周 妞,罗满林,陈 武*

(1.广州动物园 广州市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0;2.华南农业大学 兽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禽博尔纳病毒(avian Borna virus,ABV)是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1],基因组全长8.9 kb,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90 nm[2],基因组编码6种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与磷蛋白重叠的小蛋白(X)、基质蛋白(M)、包膜蛋白(G)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L)[3]。2008年,ABV首次被鉴定为引起一种致命的鹦鹉神经疾病-腺胃性扩张症(proventricular dilatanon disease,PDD)的病原体[4-5];随后,在水禽和鸣禽中也发现该病毒[6-10]。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超过80种鸟类、50种鹦鹉上检测到8种不同基因型ABV[11-15]。ABV主要引起患病鸟类出现腹部肿大、体质量减轻、消化不良、共济失调等症状,病死率很高,导致大量圈养鸟类包括濒危物种的死亡,对养殖业以及供观赏类的服务业造成极大威胁[16-17]。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ABV感染,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和管理[12,18]。

国内对鹦鹉源禽博尔纳病毒(parrot Bornavirus,PaBV)的相关报道甚少[19],本试验通过观察疑似感染ABV的鹦鹉生前体征、死后剖检、病理切片以及RT-PCR检测PaBV核酸,最终证实鹦鹉感染PaBV;选取1份阳性样本扩增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和核苷酸同源性,了解该毒株的亲缘关系及流行趋势,为我国PaBV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收集于上海、成都、广州、佛山等养殖场的死亡鹦鹉,其中太阳锥尾鹦鹉4只、琉璃金刚鹦鹉1只、蓝眼巴丹鹦鹉2只、黄头亚马逊鹦鹉1只、红绿金刚鹦鹉1只和灰鹦鹉1只。

1.2 主要试剂病毒RNA抽提试剂盒购自AXYGEN,反转录试剂盒、pMD19-T载体、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购自TaKaRa,胶回收试剂盒购自OMEGA,PCR反应酶购自Thermo Fisher。

1.3 疑似PaBV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观察观察并记录疑似PaBV感染的鹦鹉生前症状以及死亡剖检变化,并取病变较严重的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参照GenBank上发表的PaBV序列,设计合成1对用于扩增PaBV的通用引物(PaBV-F和PaBV-R)和用于扩增PaBV4的全基因序列引物7对(表1)。

表1 RT-PCR扩增所用的引物

1.5 PaBV的RT-PCR检测取疑似感染ABV的鹦鹉腺胃、脑,参照病毒RNA/DNA抽提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经研磨的组织RNA/DNA。根据TaKaRa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将提取的病毒RNA反转录成cDNA,使用检测引物PaBV-F和PaBV-R进行检测。PCR反应体系:Mix 12.5 μL,PCR Forward Primer 1 μL,PCR Reverse Primer 1 μL,cDNA 1 μL,Nuclease-free Water 9.5 μL。反应程序:95℃ 4 min;95℃ 30 s,55℃(根据各引物而定)30 s,72℃ 45 s(1 kb/min),35个循环;72℃ 10 min。1%电泳观察试验结果,并将阳性产物送至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通过NCBI上的Blast比对,看是否与PaBV最接近,然后下载各个不同基因型的PaBV序列,建立遗传进化树进行分型。

1.6 全基因组的克隆与测序同1.5方法,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PaBV-4-F1/PaBV-4-R1~PaBV-4-F7/PaBV-4-R7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电泳观察结果。切胶回收阳性条带,将产物与pMD19-T进行连接,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将鉴定为阳性的菌液送至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1.7 序列比对与分析将全基因测序结果通过NCBI的BLAST进行比对,观察其是否是PaBV-4的序列,正确序列进行拼接,将得到的PaBV-4全基因序列上传至NCBI,获得登录号。从NCBI上下载PaBV相关序列,应用DNAStar和MEGA6.06软件对PaBV各个基因型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表2),初步怀疑为PaBV,后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变较严重的腺胃(琉璃金刚鹦鹉)做病理切片观察,腺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胃腺结构紊乱(图1)。

表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图1 死亡鹦鹉腺胃病理切片图

2.2 PABV的RT-PCR检测与分型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出约350 bp条带(图2),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将产物送至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序列比对结合进化树分析(图3)证实10只鹦鹉中有6只感染PaBV,其中4只太阳锥尾鹦鹉和1只蓝眼巴丹鹦鹉例感染PaBV-4,1只琉璃金刚鹦鹉感染PaBV-5,其余4只检测均呈阴性,排除ABV(表3)。

表3 10只鹦鹉PaBV检测情况

M.DL2000 DNA Marker;1~8.样品cDNA扩增产物

图3 基于M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

2.3 全基因组的克隆与测序通过RT-PCR方法分7个片段扩增被鉴定为PaBV-4的全基因组,电泳得到预期大小目的条带(图4),切胶回收目的片段,将回收产物与pMD19-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DH5α进行单菌落摇菌培养,将鉴定为阳性的菌液送至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拼接获得的7个片段,得到PaBV-4 GZ 2019株全长8 915 bp的基因组,与GenBank上公布的PaBV-4基因组大小一致,将该序列上传至GenBank,得到登录号为MT258650。

1~7.分别为引物PaBV-4-F1/PaBV-4-R1~PaBV-4-F7/PaBV-4-R7的扩增产物;M.DL2000 DNA Marker

2.4 序列分析

2.4.1同源性分析 应用DNAStar软件里的MegAlign对本研究中获得的PaBV-4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下载的13个毒株的PaBV序列(部分序列接近全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图5,6)显示,本试验所得到的GZ 2019毒株与参考的13个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64.8%~99.6%,氨基酸相似性为68.7%~99.8%。其中,与同为PaBV-4的4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4.7%~99.8%,氨基酸相似性为98.0%~99.8%;与2009年从美国蓝黄金刚鹦鹉大脑检测的PaBV-4毒株NM_20(接近全基因)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9.6%;与2008年从德国蓝黄金刚鹦鹉检测的PaBV-4毒株6758氨基酸相似性最高,为99.8%;与2015年从美国的凤头鹦鹉检测到的PaBV-5毒株Cockg5相似性最低,核苷酸相似性为64.8%,氨基酸相似性为68.7%。

2.4.2遗传进化分析 应用MEGA6.06软件对本试验获得的PaBV-4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下载的13个毒株的PaBV序列(部分序列接近全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图7),结果显示GZ 2019病毒株与M14、AG5、6758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一个小的分支,其次是NM_01,与PaBV-5各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远。

图6 本试验获得的PaBV-4与参考的13株PaBV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图7 基于全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

3 讨论

自2008年首次在腺胃扩张症的鹦鹉中发现ABV以来,其多感染鹦鹉、金丝雀等鸟类[20],病死率高,使各类珍禽受到很大威胁。由于广泛的商贸活动,使得ABV在鸟类中持续传播,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国广泛分布,巨嘴鸟、加拿大鹅、鸵鸟、番鸭、猫头鹰、鹜、密雀、织雀及其他雀形目鸟类已经检出该病毒,家禽中鸭、鹅、鸽也携带该病毒,甚至棕尾虹雉也发现感染PaBV-4[21]。有研究表明,ABV可通过分泌物排出,因此粪便、尿液甚至羽毛污染物被认为是可疑的污染源[6,13],粪便、羽毛也是最易获取的样本。然而也有研究证实,鸟类只是间歇性传播该病毒[13],因此应多次采样进行检测才能有效减少假阴性。本试验是通过检测死亡鹦鹉的脑和腺胃来判断有无感染ABV,若后续对群体进行该病毒的监测,可多次取粪便、羽毛作为样本进行检测。腺胃扩张症、神经症状是PaBV感染的典型症状[22-23],在本试验中,多数检测到ABV阳性的鹦鹉表现出腺胃扩张、撞墙等症状。不同地区ABV流行毒株序列分析显示,各毒株有发生基因突变,但不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还未发现规律性,PaBV共有8个不同基因型,有研究报道,以PaBV-2、PaBV-4较常见[4,6,11,24],本试验中检测到的6例,通过基因分型显示(图2)有5例为PaBV-4型,仅1例为PaBV-5型,这可能与采样数量和地域有关,其流行病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调查。

到目前为止,国内有报道鹦鹉感染ABV的案例,但仅限于检测,本试验对检测到的PaBV同时进行了分型,并对检测到的1株PaBV-4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GZ 2019株全基因组全长8 915 nt,编码6种蛋白,与NM_20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仅相差35个核苷酸,与6758株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相差6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GZ 2019毒株与同为PaBV-4的4个参考宿主核苷酸相似性为94.7%~99.8%,氨基酸相似性为98.0%~99.8%,说明该毒株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这一结果与参考文献[23]的结果一致。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Z 2019毒株与M14、AG5、6758亲缘关系最近,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总之,本试验丰富了国际上关于PaBV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该病毒的诊断方法、疫苗研发以及致病机理奠定了良好的试验基础。

猜你喜欢
鹦鹉相似性毒株
聪明的鹦鹉活得长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小鹦鹉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熟辣烘鹦鹉
笼中的鹦鹉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