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作文单元”教学策略探微

2021-08-10 20:24冯晓莉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5期
关键词:例文写作能力教材

冯晓莉

课程和教学大纲改革,对小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作文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教材开展“作文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对“精读课文”和“作文例文”等进行探讨,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着重解决在使用統编版教材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重点学习“精读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把基本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教材中穿插了一些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知识点和能力的训练由易到难,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各个单元都有写作提示。在小学中年级“作文单元”的教学中,要根据单元的学习和训练重点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精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所写事物写清楚的。要让学生在课前对“精读课文”进行预习,了解课文内容。课堂教学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从而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如教学《燕子》时,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弄清写作对象,再分析是如何具体描写燕子的,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燕子喜爱之情的。明确了中心思想,学生在写作时才能表达得更全面。又如《荷花》一文中有许多描写荷花的精美语句,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学会表达。在写作单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时,为了让学生应用本单元学习到的写作知识,可以让他们练习写一种植物,从不同角度对植物进行描写。先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做记录卡,充分发挥视觉、触觉及嗅觉等感官的作用,仔细观察,然后在写作时仿照本单元“精读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把对植物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二、“初试身手”,培养学生选材的能力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不强,存在不知道如何表达,或找不到写作素材,写作时东拼西凑的问题,导致作文内容混乱、毫无逻辑、语言不通顺。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作文”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选材,帮助他们筛选和积累写作素材,使其能做到结合中心思想选择合适的素材。还要培养学生从单元课文中提取写作素材,汲取写作经验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单元作文的写作技巧,写作时就能保证语言连贯,符合逻辑。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强化对学生作文思维的培养,让他们掌握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推移来写太阳的变化的,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特别要注意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时景物有什么不同,注意课文的写作结构,以及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如课文是如何递进、说明、转折、强调以及对比或补充说明的,又是如何采用因果、顺叙或倒叙的方法构造文章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分析课文结构和段落,让学生对所讲的作文知识进行练习,将学到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教学《记金华双龙洞》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明白课文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空隙”。“单元作文”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游览过的地方,重点写印象最深的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这样,通过写“单元作文”,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学会构思方法,锻炼写作能力。

三、在“例文”中积累经验

在指导写作“单元作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例文”中积累经验。例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教会学生不同的作文方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少写作经验,常出现选材不合适的情况,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不能体现中心思想。例如,教师在指导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作文”时,对例文进行了重点讲解,指导学生在“单元作文”中按顺序描写,把所写的内容细化和具体化,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避免出现表达和内容混乱的问题。在把内容写具体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举实例,抓住重点,从多角度对事物进行具体描写,同时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在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要对例文结构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学习作者从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入手,对杨梅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描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写详细。学习例文时,让学生做旁注,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和表达的。如此,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写作意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单元作文“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就能将所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合理应用,从而写出内容丰富,具有个性的作文。

四、注重评价,加强“作文指导”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重点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身边事物的整体认知能力方面,目的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长远发展打基础。学习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单元作文”训练中要采用引导的方式,加强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价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写作情况,对学生选材、构思或掌握写作技巧等都大有裨益。而且,评价也便于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单元作文教学的效率。例如,让学生围绕“动物、植物、游记”等写作时,教师可以《燕子》《荷花》《记金华双龙洞》为范文,对这些课文进行仿写。教师阅读学生作文后要批注,并在评语中详细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积极参与点评,在分享中借鉴写作经验。此外,要重视评价,指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开展“作文单元”教学时,要结合统编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单元课文是为了单元作文打基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单元作文教学。例如,根据单元作文内容,让学生学会表达,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把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在写作中,提高单元作文教学效率,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例文写作能力教材
教材精读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