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0 20:24陶伶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心词导图审题

陶伶俐

为提高小学作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束缚,运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小学生写作。思维导图是一种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工具,即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一幅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图画,接着发散思考,对这幅画进行拓展、填充,从而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是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教学工具,值得广大教师运用并推广。

一、绘制导图  梳理写作思路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其学会梳理写作思路,锻炼他们的思维,丰富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写上作文主题“我的妈妈”,然后画出分支,让学生围绕妈妈进行联想,写出关键词,比如妈妈的性格、外貌等,然后思考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写明此事体现了妈妈怎样的性格和特点……运用这种创建分支、填补分支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起到拓展作用,有利于他们理清写作思路,走出无话可说的窘境。可见,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学会梳理写作思路,为写出脉络清晰,逻辑顺畅的作文奠定基础。

二、学会审题  明确写作方向

写作过程中,审题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也不强,因此教师通常把作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题干提取出来,一一分析并解读,以使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就能确定写作思路,知道应当写哪些内容,写作要点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符合要求……这样细无巨细的引导,导致小学生习惯了张口要吃的,丧失了审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止步不前,难以得到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高度重视审题以及立意环节,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对材料进行梳理,找出关键词,梳理出线性的写作思路,并在梳理和审题的过程中寻找写作灵感,思考写这个文题,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等。采用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其找到全新的写作角度,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其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心词,明确作文的主题、内容以及相关要求,以“缤纷世界”为中心词,进行一系列的联想。这个文题的写作范围比较广,可谓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选材时不要拘泥于某方面,可以选择写那些可以用手触摸到的,也可以写用眼睛可以看到的,或者写用鼻子可以聞到的等。经过引导,学生会联想到桌椅、鲜花、树木、饼干、花香等,继而确定写作对象。例如拟题“世界的味道”“大自然是首童谣”等,让学生以“世界”为主题,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方位等,将“自己眼中的世界”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小学生梳理写作思路,以关键词为核心来写作,从而写出符合主题并且内容充实的作文。

三、聚焦中心词  拓展作文内容

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点简单化,梳理、总结相关知识,防止出现由于学习的知识过于繁杂导致降低学生写作兴趣的情况。此外,思维导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对学习知识进行整理和概括,使用精准简练的语言将作文主题表达出来。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将中心词具体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学内容。例如,以“夏天的思念”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将“夏天”作为中心词,指导学生写作,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中心词展开联想,学生会发现“夏天的思念”的中心词是“夏天”以及“思念”,这两个中心词提供了两个写作方向,第一个是对夏天进行描写,第二个是借景抒情。例如,把作文题目定为“夏天的味道”“从前的夏天”等,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题。比如,“夏天的味道”应当突出味道,同时也要重视中心词“夏天”,要对夏天的情景有大概的认知,继而对夏天的味道进行联想:夏天树木茂密,万物生机盎然,夏天的味道可以是食物的香味或一些独特的气味,例如冰冰甜甜的雪糕的味道,空气中若隐若现的花香等。写“从前的夏天”这个文题,可以写夏天自己经历的难忘的事情,或是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某个夏天,通过对从前夏天的描写,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传达过去的事物只能留在回忆里,要学会珍惜当下的道理。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加深学生对夏天的记忆以及印象,在写不同类型的夏天主题的作文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夏天的味道”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夏天,分支是味道、气味等。在“从前的夏天”中,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夏天,分支是从前、人物、事件等,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明确作文思路,写出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四、创设情境  激活写作思维

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情感表达”比较少,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干瘪,没有灵魂。运用思维导图创设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与学习内容贴合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指导学生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创设动物世界的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自己喜爱的动物,以动物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对动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例如,有的学生选择扮演小猫,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猫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小猫的样子、生活习性、对人类的看法等,让学生在脑海中勾画关于小猫的思维导图,填充内容,加深其对小猫的了解和认知,以便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学科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彰显,教师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教师,一直在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于是思维导图便应运而生。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锻炼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实现写作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加以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中心词导图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第6章 一次函数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