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域下贵州省某磷化工厂的场地环境调查研究

2021-08-11 06:04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明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废渣布点水浸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明

和欧美成熟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体系相比,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起步较晚,土壤修复行业发展也是处于起步成长阶段。2018年8月,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通过全国人大审议,进一步明确了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估、风险管控的工作流程。2019年,生态环境部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技术导则进行全新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修复技术以及修复效果评估5个层次的技术要求,为我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全面的指导[1-2]。

为了解贵州省某磷化工厂土壤的污染状况,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大量实地勘察采样工作,以国家提出的场地调查技术导则为依据,通过有CMA计量认证的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数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块土壤污染情况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为场地后续开发利用提出相应建议。文中提到的采样布点、调查取样、分析评价等工作可以为类似污染场地调查提供指导性帮助。

一、场地概况

贵州省某磷化工厂为国有控股企业,总占地面积134亩,成立于2003年,2018年因产业布局调整全部搬迁至工业园区进行转型升级,原生产地块被规划为商业用地,亟待开发利用。该厂生产产品为硫酸、过磷酸钙、磷酸及磷酸盐产品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氟含砷滤渣、热风炉炉渣、废水及粉尘等。其中炉渣和废渣直接堆放在厂区空地上,未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毒有害污染物渗入到土壤中,造成一定环境污染。

原场址分为磷酸盐产品生产区、炉渣堆存区、原料堆存区和硫酸自生产区四个区域,场地地势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该地块所处区域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中生界三叠系中统青岩组(T2q)岩层,经勘察钻孔得知,厂内表层多为回填土层,厚度0.5米至6米不等(大部分为1米左右),局部区域有原地质红黏土,往下皆为强风化基岩层。项目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表无泉水出露。

二、样品采集与分析

(一)采样布点及方法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常用的点位布设方法包括判断布点法、随机布点法、分区布点法及系统布点法等。该厂区生产布局明确,因此采用判断布点法和网格布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点,并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进行监测点位布置和样品采集,采样范围适当辐射周边农田、居民聚焦区、下游地表水区域。

初步调查共布设14个现场测定采样点位,其中场地内外渣土采样点9个,土壤样品采集主要为生产区、废渣堆存区、污水处理区的表层土,采样深度在0~30cm,固废样品4个,下游地表水样1个。详细调查时对厂区内潜在污染点进行钻孔取样,在初步采样结果的基础上按40*40m网格进行系统布点,并对污染严重地区加密布孔,现场共计布置孔位37个,采样深度1-6m,0-3m土壤间隔0.5m进行采样,3m以下土壤间隔1m取样,共采样117个。

(二)样品分析检测

初步调查时对土壤进行现场XRF快速检测,数据显示,场地内土壤砷、铅、锌检出含量颇高,由此确定实验室分析指标为锌、铅、镉、砷及pH。土壤总量检测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的方法进行前处理,水浸浓度前处理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09)执行。

为确定渣土混合物样品属性,对废渣样品进行水浸和酸浸,分析指标为锌、铅、镉、砷及pH。样品的硫酸硝酸法浸出浓度前处理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执行;样品的水浸出浓度前处理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09)执行。并对区域内的废水和地表水进行锌、铅、镉、砷、氟化物、总磷、COD、SS及pH检测。

(三)污染评价标准

1.土壤

土壤中的铅、砷、镉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锌采用《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B级标准;氟化物采用《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北京市DB11/T811-2011)商服用地标准。

2.固废

固体废物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进行鉴别。酸浸结果比对《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判断是否属于危废;水浸结果比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判断固废属性。

3.水体

污水检测结果比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确定场内废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地表水检测结果比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地表水体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

三、结果分析

(一)土壤

通过污染调查以及检测结果显示,磷化工厂从表层至深层6m土壤已受到污染,主要表现为砷超标严重,锌、铅次之。经统计,检测样品中砷超标率为18.6%、最大检出382mg/kg、超标倍数为12.84-322.29倍,普遍为重度污染;锌超标率为13.3%、最大检出21700mg/kg、超标倍数为0.09-13.47倍,2个孔位超标严重,其他为轻度污染;铅最大检出4000mg/kg;铅超标率为5.3%、超标倍数为0.06-4.0倍,为中轻度污染。

土壤水浸结果显示,厂区土壤主要表现为砷的浸出超标,而铅、锌、镉未见浸出超标,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渣堆场、生产车间以南废水池区域(地势最低处)以及硫铁矿堆场下游土壤水浸超标,其中硫铁矿堆场处的土壤污染最深达6m,其余孔位污染深度普遍在0.5-1.0m。场区0-6m污染土壤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厂区污染土壤分布图

另外,检测数据显示厂区下游周边农田也受到了轻微镉、铅污染,说明厂区生产过程中由于跑、帽、滴、漏等现象以及废渣随意堆放,导致污染物随着雨水冲刷迁移至地势较低的下游农田土壤中,使下游土壤受到污染。

(二)废渣

根据实验室检测发现,场地内大量堆存的硫铁矿、磷矿石为原矿石,可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南部废水池区域堆存的红色废渣为第II类一般工业固废,主要超标因子为氟化物,水浸超标0.6倍。东部堆场的少量黑色炉渣为危险废物,主要表现为氟化物超标,酸浸超标0.59倍,需要进行妥善处理。

(三)水体

厂区遗留的硫酸生产区废水池、硫酸生产区进水、生产车间内罐体、厂区内排水沟、南侧废水池中的废水均存在SS、总磷和氟化物超标情况,但未见重金属超标。

另外,2018年磷化工厂关闭搬迁后,下游地表水体监测中磷和氟化物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检测结果达标。

四、结论

该磷化工厂因产业布局调整搬迁后,原场址长时间弃置妨碍了当地城市发展,为加快该地块的土地收储工作,开展了场地环境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发现该场地土壤受到铅、锌、砷等重金属污染,必须通过进一步健康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后才能投入开发使用,建议从技术的成熟度、实施周期、资金需求、工程适应性等多方面分析论证后选取修复技术。实施期间需要进一步采样检测确定污染边界,并需要详细勘察设计。

另外,厂区遗留的废渣随意堆放且堆放场地的不规范建设对周边环境已造成环境影响,建议尽快进行集中处置,在修复前进行做好风险管控工作,避免进一步污染。

猜你喜欢
废渣布点水浸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探讨
建筑砂石骨料应用现状与矿砂废渣利用分析
大宗固体废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杉木凋落物对光皮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初报
模拟酸雨对铅锌冶炼废渣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毒性的影响
湖边月夜
谒金门·风丝袅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
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