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路径研究

2021-08-16 07:03王洪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协同育人艺术教育

王洪斌

[摘   要]我国艺术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很突出,包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足,培养模式重技能轻素养,教学和评价方式重课堂、重灌输、重结果,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为推进供给侧改革,要以革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立足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创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建立符合术科发展规律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艺术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协同育人;评价

“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热词,并被引入教育领域。在此,将聚焦艺术教育的供给侧,以解决艺术教育中的结构性问题为导向,以推进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为目标,分析当前学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当前学校艺术教育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对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与普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学校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问题

一是对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艺术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普遍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重视艺术竞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对普通学生来说,艺术教育可有可无,艺术课程成为“副课”。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往往导致在艺术教育中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团队协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人性关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轻视对学生感性品质、想象力、创造力等学科素养的培养,漠视对学生终身爱好的培养,没有将艺术教育视为增强人终身幸福感的选择[1]。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要推动艺术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二是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在艺术教育机制、教师结构、资金投入、教育思维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部分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受教师编制、教学经费和设施条件等限制,存在艺术师资缺乏、课程开设不足、学校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此外,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不同学习阶段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不平衡性,学校艺术教育和社区艺术教育脱节也制约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教育内容的问题

在内容上,艺术教育重艺术技能,轻人文素养的涵养。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艺术教育日益等同于艺术技能的学习,甚至被视为升学的手段与捷径,轻视人文素养的涵养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不可否认,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美术等,从中获得相应的技能非常重要。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艺术教育就会走上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道路,就会失去文化的根基,甚至割断自己的精神文化命脉。

艺术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为此,艺术教育要立足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艺术发展史一再证明,凡是在创作上取得显著成绩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在民族文化传统中获得了浸润与滋养。大量艺术名家除了技能高超,往往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因浮躁、急功近利的倾向而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国画教学中,技能上还可以的,书法不精;书法还行的,不懂诗词。从大的方面来讲,国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3.教学与评价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不断生成的时空[2]。然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导致在教学上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而不是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目的仅在于艺术知识的传递与艺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个性、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空间上,局限于教室与课堂,没有抓住术科的本质与特色,没有利用好当地或社区有特色的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实际上,我国艺术教育的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可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有力补充。每个城市都拥有各类博物馆、艺术館、音乐厅、剧场、画廊、群众艺术馆等,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在现代化场馆设施上有欠缺,但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能人、工艺大师等,都是开展艺术教育的潜在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社会资源,促进校内外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是供给侧改革应该关注的问题。此外,艺术教育的评价存在只注重结果,不看重培养过程,不能因人而异的情况。

可见,教学理念和内容的滞后,教学手段与评价机制的单一,教学空间上的封闭性都窒息了艺术教育的生命力,这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从而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一是革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确保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挥学校的主体地位。艺术教育起源于传授艺术技能的需要,但却不仅局限于此。艺术教育除了成就职业梦想以外,其价值与意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等核心素养[3]。艺术对人的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教育能成教化、助人伦。二是艺术教育能贡献感性品质、想象力、创造力等独特的学科素养,而且这些品质和能力具有迁移作用,能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影响。三是艺术教育能培养人的终身爱好。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和快乐,而艺术可以充实闲暇、丰富情趣、提升精神、改善生活品质,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政府、社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等只有对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摆正艺术教育的位置,才会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和精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4]。政府、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投放资源,加快提升欠发达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基本消除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向学生提供基本均衡又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地方政府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合理利用区域内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将地域艺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是立足提升学生的审美和素养水平,保障艺术教育的有效供给。学生的审美和素养水平,是检验艺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人才培养是教育的中心工作和本质工作。针对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审美和素养缺失问题,学校在美育课程设置和建设中,要以审美和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依托当地艺术教育资源,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道德伦理、社会交往、想象力等素养的培养,特别注意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学校艺术教育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穿插一些古典文化知识。比如在国画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国画材料,如何使用笔墨,如何构思、造型、勾线、设色等技法,还应该抓住“诗书画印”中独特的形式美感,并介绍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美学理论。又如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动听的音乐,教会他们歌唱、表演,还应帮助他们理解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古典诗词;通过音乐与古诗词的交相辉映,用古诗词丰富音乐的内涵,用音乐促进古诗词的传颂。文艺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承载者,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5]。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例如,学习戏曲不仅要学习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人物造型,而且要领会其古典美学精神。戏曲艺术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而且萃取了传统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武术等文化的特点,集中凝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识和美学命题。

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创建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创新,梳理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职责,理顺学校与社会、与市场要素之间的关系,全面激活各要素、主体,努力建立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弘扬民族文化精神[6]。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例如,湖南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有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包括花鼓戏、湘绣、挑花、湘剧、祁剧、侗锦、长沙铜官窑、凤凰纸扎、蓝印花布、滩头木版年画、辰河高腔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普及、传播、推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地方艺术资源,打造特色艺术教育,发挥学校、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学校与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画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等艺术机构的联动机制,及时把握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建立健全艺术教育信息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拓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和提升艺术教育动能,培育和增强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建立符合术科发展规律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促进艺术与素养相协调的评价机制。目前,我国各学科课程标准均采用的三维教学目标,是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的依归,也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参照。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将艺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要教师学会设计教学过程和运用最佳方法,寻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学方式,使学生体验快乐学习、享受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特定的指向,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乡土情怀等。通过三维教学目标,可实现艺术教育全面提升人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和终身爱好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纠正普遍存在的“贪多求全”“不断加码”的艺术兴趣、艺术特长培养趋势,坚持素质评价与学科素养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与制约作用。

三、总结与展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艺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具有提高个人核心素养、学科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终身爱好,成就职业梦想等价值与意义。而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伟大复兴。

为解决当前艺术教育领域的痼疾顽症,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原因导向,重点关注均衡与公平问题、质量和效率问题、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等问题,这其中,实施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关键[7]。以艺术为经,以教育为纬,推进艺术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革新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育从业者关于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从而确保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提升艺术教育供给侧的质量、创新性和效率,做到既促进学生审美和素养水平的提升,又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坚持艺术教育供给的有效性、精准性、创新性,才能实现供给侧的转型,才能够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艺术教育供给侧改革,与以往抓艺术教育工作相比,既有传承和延续,更有创新与发展。过去主要解决艺术教育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现在则要在促进供给总量继续增加的同时,注重供给质量的提升和优化供给结构、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感,用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多元评价体系、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开放性的育人环境等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来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从而实现艺术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转变为“供给侧的推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談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4-15.

[2]陈聪颖.运用教育智慧 把握动态生成[J].山西教育(教学),2010(7):14-15.

[3]张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指南(中小学美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4.

[4]王定国.优质均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广东省东莞市新办高中联动式创建优质学校的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1):21-22.

[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14.

[6]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5-246.

[7]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供给侧协同育人艺术教育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