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8-17 08:57孙秀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血脂

孙秀艳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内蒙古 通辽)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指患者脑供血突然中断,进而致其脑组织死亡,对其脑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其常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半身不遂、吞咽困难等,若患者病情过重,或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还会致其病死,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护理工作[1-2]。利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救治,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进程,降低其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受损程度,但同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治疗方式相比,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女64例,男81例,年龄45~82岁,平均(64.03±3.87)岁,对照组145例,女62例,男83例,年龄46~82岁,平均(64.06±3.89)岁。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等基本资料差异细微(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3],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经头部MRI+MRA等检查,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3)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通知书,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对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有严重过敏反应;(2)患者在接受本研究治疗前1个月,接受过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3)患者合并有严重肿瘤疾病;(4)患者合并有急性感染病症。

1.2 方法

对照组:均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其药物治疗方式如下。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10 mg×6 s)口服,每天 1 次,每次 10 mg。1 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观察组:均实施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其药物治疗方式如下。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10 mg×7 s)口服,初始用量每天 1次,每次20 mg,后隔1个月,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增加用药药量,如每天1次,每次40 mg,最终可加至每天1次,每次80 mg。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结果,包括统计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三项指标数据,以分析两种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血脂、血液循环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

(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IHSS评分结果,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共计42分,分数越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佳,以分析哪种药物治疗方式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3)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情况,统计用药后出现肠胃胀气、头痛、转氨酶升高等状况的患者人数,以分析两种药物治疗对患者机体的毒副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结果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用药后hs-CRP、TG、LDL-C检测值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结果的对比(±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检测结果的对比(±s)

组别 例数hs-CRP(mg/mL) TG(mmol/L) LDL-C(mmol/L)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观察组 145 16.32±4.16 4.35±1.46 4.65±1.68 1.59±0.47 2.33±0.22 1.01±0.14对照组 145 16.36±4.19 9.65±3.21 4.71±1.74 2.45±0.63 2.36±0.21 1.55±0.17 t 0.082 18.098 0.299 13.175 1.188 29.526 P 0.935 0.001 0.765 0.001 0.236 0.001

2.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IHSS评分结果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用药后NIHSS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NIHSS评分结果的对比(±s, 分)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NIHSS评分结果的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观察组 145 14.16±2.11 6.53±1.98对照组 145 14.18±2.13 9.94±2.05 t 0.080 14.407 P 0.936 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情况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作率数据差异不大,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作情况的对比[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循环突然受到阻碍,致患者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一般此病症主要是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等因素所致,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也会增加此病症发病几率,患者发病后多有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需及时入院接受有效救治,以控制其病情发展进程[4-5]。

利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救治,在此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可达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患者机体内胆固醇及脂蛋白含量的治疗目的,可达较好的降脂效果[6-8]。又由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数据的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脂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目的,控制患者脑部血管粥样硬化面积,有效改善其脑部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受损程度。而瑞舒伐他汀则同样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之效,因此本研究通过瑞舒伐他汀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间对比可知,接受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患者,其hs-CRP、TG、LDL-C检测值更低,NIHSS评分结果更低。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hs-CRP及血脂的改善效果更好,更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经其不良反应对比可知,两种药物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总发作率均较小,且无数据差异,即两种药物用药安全性均较高,但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降脂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因此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方式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帮助患者降低hs-CRP及血脂检测值,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进程,避免其脑组织、神经系统受过多损伤,有效控制患者脑部动脉粥样硬化面积。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瑞舒伐他汀抑制miR-122-5p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