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

2021-08-17 08:57邢书文王文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氏杆菌研究组疼痛

邢书文,王文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国家CDC对于传染性疾病一直保持高度重视,这几年,针对牧区牲畜感染人类造成的疾病调查发现,布氏杆菌病的发作率有了明显的上涨[1]。牛羊是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的感染源头,易感人群除了牧民以外,还有从事相关加工制品工作人员或者使用过带菌牛羊肉制品的食客[2]。除高热外,关节、股神经疼痛,肌肉乏力甚至萎缩这些症状在布氏杆菌病患者身上都比较常见[3]。由于易感人群分布可以看出,患者大多不具备高文化素养,且家庭条件相对困难,未知的治疗效果、病痛的折磨以及治疗花费让患者的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4-5]。本文从全科医学的角度出发,探求了布氏杆菌病的护理要点,结果指出,全面性护理非常适用于此类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选取这期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共80例,护理方式有2种,一种为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共40例,一种为全面护理,设研究组,共40例。对照组有男24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4.37±3.44)岁;研究组有男25例,女15例,年龄24~64岁,平均(44.88±3.64)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非常小(P>0.05)。本研究已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且医院伦理委员会也确认批准研究召开。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生的嘱咐,叮嘱患者的饮食和用药,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按布氏杆菌病治疗所需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结合全科医学理念,就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预防、康复和人文社会等综合考虑,并依据患者个人特点制定全面性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1)针对布氏杆菌病临床主要症状的护理:①发热症状,这是此类疾病患者大概率会出现的症状,因此首先护理人员需要维护好患者所处病室的环境,确保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其次是患者的衣物穿着,确保布料透气、吸汗,最好选择棉质布料的病服,注意预防受寒,然后在测量体温之前,提前30 min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在此期间不要饮用热水也不要进食,以免体温发生变化,患者的每一次体温值需详细记录,并根据记录本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干预。②疼痛,游走性骨头、关节疼痛在这类患者中也非常普遍,例如肌肉无力甚至轻度萎缩、坐骨神经疼痛、腰骶神经疼痛等,严重制约了患者的正常行动能力,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用正确的、适合的体式卧床休息,减少自主活动量,并帮助其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如按摩、翻身、关节伸展等,并按照患者治疗进展指导其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自主康复锻炼,期间劝导抽烟患者禁止吸烟,告知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对神经的危害性。另外,布氏杆菌病还可能会引起睾丸肿痛,也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对这类患者,则需要使用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告知患者选择较紧身的内裤来减少摩擦感的垂坠引起的胀痛感,以此来达到减轻疼痛的感觉。③用药,该疾病的治疗需要用到抗生素,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前告知患者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不了解带来的恐慌,如利福平使用会造成患者分泌汗液和排泄物呈橘红色,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这些都需要提前告知,并做好预防,另外,服用期间对用药物的使用次数和剂量也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劝导,避免患者胡乱更改用药,影响疗效。(2)心理护理:由于感染源主要来源于羊,患者多为牧民或从事相关加工行业的群体,对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对于治疗也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其内心的焦虑、担心、害怕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因此,适当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在和患者的接触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吐露内心的真实感受,组织合适的语言安慰和鼓励患者,适当的列举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3)健康教育:围绕布氏杆菌病搜索查询权威性资料,包括传染源头、传染途径、传染人群等,整理制作相关的宣传手册或者卡片,放置于患者病室供患者和家属阅读,在空余时间组织患者和家属一起学习布氏杆菌病相关的预防知识,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洗手用流动水,牛羊圈舍与人的居住区域分开,重视对牛羊圈舍的卫生清洁,养殖的牲畜需要按规定接种预防疫苗等。

1.3 观察指标

(1)护理的评价应用医院自制的问卷给予患者就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分,内容囊括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度、专业知识掌握度、护理中语言态度等,总分100分,若评分<60分,则表示不满意;若评分在60~80分,则表示满意;若评分在81~100分,则表示非常满意。(2)VAS视觉模拟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疼痛感觉的轻重,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将0~10刻度尺评估准则向患者解释清楚后,由患者自主评分,10分为最高分,代表疼痛非常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72.50%低于研究组92.50%,显然研究组的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更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价[n(%)]

2.2 两组的VAS评分对比

在护理前仅存在微小的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评分显著降低,而研究组的VAS评分相对更小(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s, 分)

表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6.89±2.30 4.58±1.06研究组 40 6.99±2.41 2.19±0.71 t 0.190 11.848 P 0.850 0.000

3 讨论

布氏杆菌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等畜牧业发展较多的地区,由于经常与牛羊这些可能带菌的动物接触,甚至一起生活,牧民成为该疾病最主要的感染人群[6-7]。虽然大多数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都能够获取较好的预后,但不能对此病菌产生永久免疫,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并且该疾病还可以通过病牛羊的肉制品经消化道感染普通食客,因此是国家CDC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临床医学报以高度重视的疾病之一。针对布氏杆菌病的护理要点,笔者引入了全科医学的理念,综合考虑了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康复、人文以及预防,围绕患者病情制定了全面性的护理方案,不仅对布氏杆菌病的常见症状进行了对症护理,还就该疾病的预防和人文关怀理念实施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研究结果,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72.50%低于研究组92.50%,显然研究组的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更高(P<0.05);两组的VAS评分在护理前仅存在微小的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评分显著降低,而研究组的VAS评分相对更小(P<0.05)。

总之,按照全科医学的护理要点,从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预防、康复以及人文社会等方面着手全面性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病痛的减轻,也是最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氏杆菌研究组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疼痛不简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